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報道,合肥工業大學招生辦石鴿婭老師在26日的高招直通車上透露,物理類考生若分數達到630分及以上,可沖擊合肥校區的三個創新實驗班;分數在610分及以上的,同樣有機會進入合肥校區;590分及以上的考生可申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而600分以上的考生則可考慮宣城校區。對于歷史類考生,588分以上者可申請合肥校區,582分以上者則可申請宣城校區。
依據既定方案,2024年該校計劃招收8500名學生合肥工業大學研究生培養處,這一數字相較于2023年增長了100人。具體來看,合肥校區將招收5700名學生,而宣城校區則承擔2800名學生的招生任務。石鴿婭特別指出,這兩個校區在所有省份(自治區、直轄市)的招生中均屬于第一批次錄取的院校;由于院校代碼存在差異,考生在填報志愿時需分別進行,各自占據兩個志愿名額,錄取時也將分別進行。兩個校區之間并無交流,然而在學科建設、教師團隊、學生管理以及招生就業等方面保持一致,畢業生所獲得的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均由合肥工業大學簽發。
值得注意的是,該校在高考招生中,對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智能車輛工程創新實驗班實行統一錄取。這些創新實驗班的學生,在大學的前兩年,會在合肥工業大學的國家示范性微電子學院接受教育,而在后兩年,他們則轉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國家示范性微電子學院繼續深造。在此期間,學生們將全程參與芯片的設計、制造、封裝以及測試等各個環節。具備免試研究生資格、有意在本校深造碩士學位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創新實驗班學生,可在本科第七、第八學期先行修讀本校電氣工程學術型碩士課程,且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將享有優先獲得碩博連讀機會的待遇。智能車輛工程創新實驗班與奇瑞、江淮、蔚來等業界領先企業開展緊密合作,針對智能汽車領域的產品和技術研發的實際需求,推行項目導向的教學模式。
合肥校區設立了針對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智能車輛工程三個創新實驗班的獨立院校專業組,而其他選擇“物理+化學”作為選考科目的專業則設立了一個單獨的院校專業組,宣城校區則是根據選考科目進行自然分組。
國際經濟與貿易(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已獲得教育部批準,并已被納入我國普通高等學校的招生計劃之中。該教育項目為學生提供了兩種不同的培養路徑,學生可根據個人意愿進行選擇。第一種是“4+0”的本科教育模式;第二種則是“3+1+1”的本碩連讀培養方式。在2024年,該項目的招生名額預計為100人,每年的學費標準為五萬元。在各個投放計劃的省份中,設立獨立批次,分別進行志愿填報、分數線劃定和投檔操作,錄取時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績從高到低順序進行。入學后,該專業學生不得轉至其他專業就讀。
除招生規定中明確指出不得轉專業的學生群體外,其他學生擁有申請轉專業的權利。若學生具備特定專業的特長或對某一領域有濃厚興趣,且轉專業后能更好地發揮其專長和興趣,他們可以在入學的第二或第三個學期末提出轉專業申請。對于希望從原專業或大類專業退出的學生,我們不對他們的學分績點或轉出人數設定任何限制。一年級學生有資格提出跨學院轉專業的申請,同時也可以提出院內轉專業的請求;而到了二年級,按照規定合肥工業大學研究生培養處,學生通常只能申請院內轉專業。
合肥工業大學網校頭條,作為教育部直屬的“雙一流”重點建設高校,自建校70余年來,始終秉持“工業報國”的使命。該校緊密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以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其畢業生中超過70%投身于高端裝備制造、信息技術等國家關鍵行業。同時,超過70%的畢業生加入各類500強企業。通過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合肥工業大學成功打造了一套具有鮮明特色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學校創新人才培養領域,"千人一名領軍人才"這一理念已聲名遠揚,成為響亮的品牌標志。畢業生就業率持續保持在96%以上。
(記者 史睿雯 張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