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頓公學,全稱伊頓圣母國王學校,是英國著名的公立男子學校,位于英國溫莎,泰晤士河畔。
伊頓公學由亨利六世于 1440 年創立,為 70 名貧困學生提供免費教育,作為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的預科學校。伊頓公學早期是一所普通學校,但17世紀以后,學校逐漸變得貴族化。英國王室成員歷來送男孩到伊頓公學就讀,伊頓公學還培養了二十位首相。著名校友包括雪萊、喬治·奧威爾、亨利·菲爾丁、伊恩·弗萊明、亨利·賽爾(后來成為伊頓公學校長)、惠靈頓公爵凱恩斯、威廉王子等。 。
這所學校傳統上只招收1,480名13至18歲的男生,每個住校學生一學年(三個學期)的學費和住宿費約為26,490英鎊。伊頓公學的學生畢業后的成就非常突出,是英國王室、政界、經濟精英的搖籃。伊頓公學以其古老的傳統和獨特的校服而聞名。
伊頓公學制服最初是為了紀念喬治三世國王去世時穿著的,后來成為學校的制服,直到今天。其他古老的傳統包括伊頓公學現場游戲、伊頓公學墻游戲、伊頓公學五人制游戲和各種伊頓公學術語,例如稱老師為喙和稱課程為課程。對于一個 div。
值得一提的是英皇貴族學校,一戰中英國男性在戰場上的死亡率約為11%,而伊頓公學畢業的男性死亡率約為20.6%。俠義精神由此可見一斑。
BBC 鏡頭下的伊頓公學:
摘掉“貴族”光環,精英教育還剩下什么?
早在2013年,眼光獨到的BBC就選擇了伊頓公學作為紀錄片素材。這部紀錄片于2014年3月18日上映,豆瓣評分7.8。
大家都知道伊頓公學是一所貴族學校。如何以創意方式拍攝伊頓公學? BBC想出了一個主意:讓三個來自最普通英國家庭的男孩(黑人法拉、白人西奧和華人詹姆斯)去伊頓公學學習一個學期。
值得一提的是,伊頓公學每年在校學生約1300人,每年有250個獎學金名額。黑人法拉、白人西奧和華人詹姆斯是獲得獎學金的新生代表。
三個孩子都對在伊頓公學學習感到非常興奮。于是開學第一天,男主角西奧和他的家人在去伊頓公學匯報的路上進行了這樣的對話:
隔著屏幕你都能感受到。去伊頓公學上學對于西奧一家人來說就像是一個夢想一樣不可思議。
家長與孩子的對話也觸及了每個追求英國頂尖公立學校教育的家庭的痛點:渴望但門檻極高,甚至神秘無門。
然而,雖然三個孩子足夠幸運,但進入伊頓公學后,考驗才剛剛開始:
西奧在伊頓公學的第一個學期,他無法很好地管理自己。他上課總是遲到,因為他的遲到英皇貴族學校,教務處的老師在鏡頭前毫不留情地教訓了他。袖扣之類的細節,我得在教務處和宿舍之間來回三趟;
而目標導向、好學好學、競爭激烈的法拉,盡管以獎學金的優秀學生身份進入伊頓公學,但面對公立學校的課程,她仍然感到困難,只能被安排到伊頓公學。首先是最低級別的班級。為了趕上同學的進度,法拉不得不加倍努力,常常忙得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BBC的鏡頭下,除了法拉、西奧和一個平民孩子,自然也看到了伊頓公學的“男孩們”。除去“貴族”的光環后網校頭條,觀眾發現這些“天之驕子”在學校的生活非常清貧。
豆瓣上,一位著名觀眾感嘆道:
十幾歲的孩子每天必須步行六到七公里才能去上課。這不僅鍛煉了青少年的身體,也寓意著我們在探索知識之路時,不能怕困難,不能懶惰。這正是我們所忽視的。
當然,紀錄片展現的只是伊頓公學“精英教育”的冰山一角。
英國公立學校的精英文化:
充實、嚴謹、低調、精致
在英國,精英階層無論愿意與否都是顯而易見的。例如,演員湯姆·賽德爾森(Tom)、休·勞瑞(Hugh)、湯姆·霍蘭德(Tom )都來自同一所私立小學。
在英國,老牌公立學校的學生,如美國常春藤盟校、法國ENA國家行政學院的畢業生,被公認為“國家精英”。在英國,他們甚至被稱為“老男孩”。男童品牌:
這些畢業生有著相同的口音、相同的興趣愛好、相同的衣著和品位、相似的志向。這些無形資產使得民辦教育的學生在進入高等教育和以后的職業生涯時越來越凸顯。
而這種“代代相傳”的精英教育無疑吸引了很多家長——正如法國前文化部長、作家安德烈·馬爾羅所說:“近代以來,只有英國像羅馬一樣通過紳士教育培養了紳士。”精英階層。”
說了這么久,到底什么樣的教育才算“精英教育”呢?
2017年,英國獨立學校理事會(ISC)從自律、勤奮、突破和自信四個方面對私立學校(ISC)和公立學校(公立)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在這四項“軟實力”上,民辦學校學生明顯優于公立學校學生:
也就是說,“精英教育”除了學術課程外,還注重學生“品格”的培養。比如,有的公立學校規定不準穿校服在街上吃飯,還有的學校規定周五下午不準穿校服在商業街的咖啡館里與附近男校的學生吵鬧。 ..
這些看似“細心”的規則,教會學生如何過充實、嚴格、低調、精致的生活。這也是很多中國家庭想送孩子去英國留學的原因。
為什么伊頓公學如此重視體育運動?
01
體能訓練占據了近50%的課時
伊頓公學對體育教育到底有多癡迷?
想必各位家長都聽說過伊頓公學的名氣。它不僅是英國王室男孩的“女王中學”,還培養了20位首相。伊頓公學畢業的學生個個優秀,被譽為英國王室、政界、經濟界和文學藝術精英的搖籃。
(圖中20號是威廉王子,11號是奧斯卡影帝埃迪·雷德梅恩)
除了豐富的教育資源外,伊頓公學還非常重視體育運動,這也是奧德利破例錄取的原因。
現代賽艇運動起源于伊頓公學。早在1811年,伊頓公學就舉辦了第一屆8人賽艇比賽。距離賽艇運動于 1896 年成為第一屆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已經過去了整整 85 年。迄今為止,賽艇運動一直是伊頓的主打運動項目之一。
(伊頓公學早年舉辦的一項賽艇比賽)
為了招攬賽艇人才,伊頓不僅設立了全額獎學金,還專門聘請了溫莎郊區的萊克進行賽艇訓練和舉辦賽艇比賽。 2012年倫敦奧運會賽艇比賽和平水皮劃艇比賽在湖舉行。
(美麗的湖)
(伊頓公學賽艇比賽)
不僅是賽艇,11人制足球比賽也于1841年在伊頓公學誕生; 1860年,伊頓公學制定了最早的現代曲棍球規則;此外,伊頓公學還創造了許多獨特的運動項目,如伊頓墻球、伊頓五人制、伊頓野戰足球等。
(“伊頓五人組”在英國中小學非常流行)
如此輝煌的歷史是很多專業體育院校都不如的。那么,伊頓公學的體育教育是如何開展的呢?
伊頓公學專門為學生開設了8門體育必修課和27門體育選修課。其中,賽艇、曲棍球、伊頓足球、田徑、板球、網球、橄欖球等8門必修課分散在春季課程、夏季課程和秋季課程中。每個學生都必須學習和掌握。
體育課的學習訓練時間每周23小時,幾乎是文化課的一半(30小時以上)。每項運動賽事都配備專業的訓練場地和教練員。校園內運動場多達六七個,而普通學校一般只有一兩個。
(伊頓戶外運動中心)
雖然伊頓將體育稱為游戲,但每個學生都必須全心全意地參與,切不可“渾水摸魚”。
(曲棍球)
(擊劍課)
(伊頓壁球)
02
體育不僅僅是游戲
每個學生都必須充分參與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伊頓公學的體育項目大部分都是小組活動,需要小組之間的合作或者競爭才能完成。學生們不僅以個人的身份出現在賽場上,還為宿舍而戰,為伊頓公學而戰,甚至為祖國而戰。
(伊頓公學贏得阿布扎比 ARCH 板球錦標賽)
(英法賽艇比賽冠軍)
一些不喜歡運動的孩子,卻要為球隊效力,為了球隊的榮譽而提高自己,最終達到體育的目的。
伊頓公學還建立了40多個體育俱樂部,包括馬術、擊劍、賽艇、田徑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加入。冬季舉行橄欖球和足球比賽,夏季舉行板球和賽艇比賽,每周有3至4個下午進行訓練。
夏季,參加板球比賽的學生每天計劃花五到六個小時訓練,而校隊則往往需要兩天時間參加校外活動。
03
為什么伊頓如此重視體育運動
很多人把“身體素質發達”與“不聰明”聯系在一起,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事實上,體育教育對于青少年的智力開發和人格培養非常有益。
以板球為例。板球運動對體能要求不高,但非常考驗智力。它被稱為“智者”游戲。華明,我國國家板球隊隊員,曾就讀于伊頓公學。父親曾這樣評價他:“華明特別善于動腦子,喜歡思考,注重細節。”
(國家板球隊隊員 華明)
許多球類運動,如乒乓球、羽毛球、籃球等,都可以幫助孩子加快大腦的反應速度。研究表明,半年的羽毛球訓練可以將孩子的快速判斷時間從0.3秒縮短到0.1秒。
據國際專家調查分析,打羽毛球的孩子平均智力比普通孩子高20%。
當然,體育教育的好處不僅僅是智力開發。伊頓公學的教育宗旨是培養“君子”——強體質、有德行、有智慧、有禮儀、有知識的人才。
體育建設的意義不僅在于強健學生的體質,更在于培養學生的公平競爭意識和集體合作意識,磨練學生頑強的意志和品質,這也是21世紀人才所需要的素質以及未來。
英國教育家赫伯特·斯賓塞甚至在《教育》中將體育、德育和智育置于同等地位。他認為,體育不僅關系到一個國家的興衰、戰爭的勝負、商業的成敗。 ,或者說是個人心理發展的基礎。
正如伊頓公學官網對“游戲”的描述:
贏和輸,領導和被領導,推動和自己,作為團隊的一部分思考,知道什么時候該做,什么時候該做;這些都是人類的一部分。
學會贏和輸,領導和被領導,推動自己前進,你也許能夠超越自己的極限。學會作為團隊的一部分思考,知道何時努力推動,何時承認失敗。這些是我們作為人類的必修課。
輸贏、放棄拼搏、個人和團隊,這不僅是體育精神,也是我們待人處事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