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后甲午戰爭簽訂了什么條約內容,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
(2)1894年,日本趁朝鮮之機進行侵略,并蓄意挑起戰爭。
答案:(1)明治維新 (2)東學叛亂
2、主要事件:海戰(戰爭爆發)——大戰(日軍控制黃海)——戰役(北洋艦隊全殲,戰爭結束)。
答案:鳳島、黃海、威海衛
3.結果:1895年,清政府被迫簽訂
答案:馬關條約
(一)主要內容:
①將遼東半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
②向日本支付2億兩軍費。
③開放沙市、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
④ 投資于中國通商口岸及運往中國大陸銷售的產品,免征大陸稅收。
答案:①臺灣 ③重慶 ④設廠
(2)危害:
①列強侵略勢力深入中國內陸。
②擴大了列強剝削中國的途徑,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③刺激列強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掀起狂熱。
答案:②資本外流 ③分裂中國
4.影響:中國半殖民地地位大大加深。
故障排除
一、甲午戰爭對當時國際形勢和中國社會的影響
(1)對當時國際局勢的影響:打破了東亞地區短暫的政治平衡,中國的國際地位急劇下降,日本的實力增強,以日俄為代表的大國在遠東的競爭更加激烈。
(2)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①列強侵略進入新階段,以資本輸出為主甲午戰爭簽訂了什么條約內容,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機加深。
②經濟結構進一步變化。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初步發展,為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奠定了基礎。
③洋務運動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思想失敗,西學東漸進入新階段,中國先進人士主張學習政治制度(維新思想、民主共和)。
④促進了民族群體的覺醒,大大加快了中國現代化的步伐。政治上,民族資產階級發動維新運動,農民階級發動義和團運動;經濟上,出現了實業救亡、興辦私廠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