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西南部眉山市中心城區沙湖行南街上,有一座三蘇祠,是宋代著名文學家“三蘇”父子的故居。明洪武元年,此宅改建為祠,清康熙四年(1665年)在原址重建?,F已成為一座占地104畝的古典園林,歷來是文人墨客和廣大民眾祭拜圣賢的聚集之地。“三蘇”在中國文學史上的成就是不言而喻的。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三蘇祠”門上的這一副對聯:
一家有三名詩人,歷史上有四位偉大的文學家。
要說起這副對聯,就不得不提張鵬翮。張鵬翮,字云卿,四川遂寧順慶府人,清康熙九年(1670年)進士,康熙、雍正年間在位。他生活簡樸,為人耿直,關心民生,深受百姓愛戴。他革除舊風舊習,懲治貪官污吏,平反冤假錯案,但最為著名的還是治理黃河水患,是清代治河高手,理學名臣,是清朝268年間四川最顯赫、最有名氣的官員。 有《治河全書》、《信陽子注錄》、《治鏡錄》等書流傳。
清代楹聯作家梁章舉在《楹聯集》中說:“梅州三蘇祠楹聯甚多,好楹聯寥寥,唯大門上張鵬翚一聯,最雅致?!庇纱丝梢姡耙患胰姡Ч潘拇笪暮馈边@一聯是張鵬翚為三蘇祠所作網校頭條,是清代三蘇祠中最好的一聯。
同一家族的三位詩人
“一家三口”是指北宋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這句話不僅說明了他們之間的關系,也肯定了他們在文學上的杰出成就。蘇洵為父,蘇軾、蘇轍為子,蘇軾為長蘇,蘇轍為小蘇。他們合稱為“三蘇”,唐宋八大家之三人,與“三曹”齊名?!叭K”之名最早見于宋人王弼的《沔水煙談錄》:“蘇氏文章天下第一,其文號三蘇?!彼稳首诩味ǔ跄?,“三蘇”父子到河南開封,因善詩文,受到歐陽修的賞識和贊揚。 他們的文章很快傳揚于世,文人墨客競相吟誦,學者競相模仿。
蘇洵,北宋散文家,又號老泉、明云。其文章論古論今,富于評點,善于分析,邏輯嚴密,氣勢磅礴。代表作是《六國論》。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他性格豪放,豪放不羈,是宋代大文學家,善書畫,在詩、詞、散文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他的詞視野開闊,想象豐富,文筆奔放,雄渾豪邁,是宋代豪放派詞人的創始人。他的散文代表了北宋文學鼎盛時期的成就,他也是三父子中成就最高的一位。代表作有《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等。
蘇轍,字子游,自號迎賓儀老,曾任宰相。他的性格與兄長蘇轍截然不同,沉穩、誠懇、低調、內斂,是一位善于寫各種文章的散文家。他的文筆“曠達淡泊,深沉醇厚,溫潤如其人”。受蘇軾影響,詩風與蘇軾大不相同。代表作是《欒城集》。
史上四大偉大作家
這四個人,爭議頗多。有人說,既然是蘇祠楹聯,那么下聯“四大文豪”就應該是指三蘇賦最早見于誰的文章,即蘇洵文、蘇轍文、蘇軾文、蘇軾詞四大文豪,充分歌頌了蘇家父子,突出了蘇軾的貢獻。有人說“四大文豪”是指歐陽修、蘇軾、王安石、黃庭堅;也有人說是指歐陽修和宋代三蘇。至今沒有確切的答案賦最早見于誰的文章,但大多數人認為是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
韓愈,字推之,河南孟州市人,自號“昌黎郡人”,世稱“韓昌黎”。唐太宗李世明貞元八年進士,是唐代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被后世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被譽為“文章大人”、“千古文壇巨匠”。其主要成就是倡導古文運動,其“文道合一”、“氣勢磅礴、言辭得體”、“避免俗套”、“言行流暢”等散文理論對后世有重大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
柳宗元,字子厚,山西運城永濟人,唐德宗李適年間(793年)進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思想家,人稱“柳河東”,因終年在柳州刺史,又稱“柳柳”。柳宗元一生留下了600多首詩文,散文理性犀利,諷刺性強,成就大于詩作。宋代學者嚴羽說:“唐人中,唯子厚深諳騷學,柳宗元辭賦繼承和發揚了屈原辭賦的傳統?!彼摹毒刨x》和《十騷》不愧是唐代賦體文學的代表作。 不論是著眼于抒發感情,還是詠物詠物,都情真意切,內容豐富,有《河東先生集》及其代表作《江上雪》等。
歐陽修,又號永叔、醉翁、六義居士,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曾任翰林學士、樞密副使、侍郎,在政壇上享有盛名。歐陽修是宋代文學史上第一位開創新文風的文學領袖,他領導了北宋詩文改革運動,繼承和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他在散文創作上的高成就與他正確的古文理論相得益彰,從而開創了新文風。歐陽修在改變文風的同時,還革新了詩詞詞風。在史學方面,他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曾主修《新唐書》,著有《新五代史》,有《歐陽文中集》流傳至今。
歷史是一個永無止境的爭論?!叭K”問題的答案是正確的,但關于“四大名家”的文學研究存在很多爭議。希望通過更多的爭論和歷史研究,得到更準確的答案。不管怎樣,前人在文學領域做出的杰出歷史貢獻,對我們后世的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們需要進一步發揚他們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