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沖刺階段已經來臨,考生們對于自己的成績和排名有了較為明確的了解。在2024年,浙江省分數達到600分及以上的考生已經超過了五萬人,要想順利進入理想的大學網校頭條,確實是一項挑戰。
在浙江省內,若想進入985、211工程或省內的重點本科院校,所需的分數和排名位次分別是多少呢?為此,小編已經整理出了不同級別高校所要求的分數區間,快來一探究竟,看看你與心儀的大學之間還有多長的距離。
985大學的名稱起源于我國高等教育領域的一項關鍵項目——"985工程",該工程于1999年正式拉開序幕,是國家為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大學所做出的重大戰略選擇。
截至目前,我國擁有39所985重點高校,其中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等知名學府,這些985高校在公眾心目中象征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
以下是全國985大學的具體表單:
注:排名不分先后
2024年985高校在浙最低投檔分&位次
本表格所列錄取信息未涵蓋“高水平大學綜合評價招生”及“強基計劃”等多元化招生錄取情況。
2.此表未包含醫學部錄取分數和位次。
3.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在浙江提前批招生,暫無錄取數據。
表格中的數據表明,2024年有39所985高校在浙江的錄取最低分數線普遍落在645至660分這個區間。考慮到高考的整體人數,要想進入這些985高校,至少需要在全省排名中位列前10%。
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最高投檔分數線均為707分,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則是最低的,其分數線為621分。在浙江省內,浙江大學是唯一一所985高校,其去年的投檔分數為664分,位次排在6791名。
“211工程”學校正式被稱作“211大學”,這代表的是我國針對21世紀,致力于打造約100所重點高等學府及一系列重點學科的專項建設工程。自1995年項目啟動以來,至2008年2019高考大學錄取分數線,共有112所高校被納入“211工程”的建設行列。
以下是全國211大學的具體表單:
注:排名不分先后
2024年211高校在浙一段線最低投檔分&位次
中央音樂學院、空軍軍醫大學以及國防科技大學這三所高等學府均參與了提前批次招生,然而,關于它們的具體錄取情況,目前尚無確切的數據公布。
浙江省內,116所211工程高校(其中4所大學設有兩個校區2019高考大學錄取分數線,故總數達到116所)在一段線錄取分數線中,上海財經大學取得了最高分,而最低分數線為655分;西南交通大學則位列最低,其最低投檔分數線為492分。
2024年的特控線定在595分,這一標準相較而言,平均分達到了625分,這進一步表明,浙江省的考生若欲進入211高校,他們的分數需比特控線高出大約30至40分。
省重點建設高校
浙江考生如果想留在省內讀大學,不妨參考這份名單——
第一批省重點建設高校
2015年4月,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對外發布了首個省級重點建設項目的高校名錄,其中中國美術學院、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師范大學、寧波大學以及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等五所院校成功入選。
第二批省重點建設高校
2017年8月,省政府作出決策,正式開啟第二批省級重點高校的建設工程。此舉中,省教育廳推薦的浙江理工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浙江農林大學、溫州醫科大學、浙江財經大學以及杭州師范大學被認定為第二批省級重點建設高校。
第三批省市共建高校
2019年12月,在省政府的批準下,省教育廳與溫州市、舟山市以及義烏市達成共識,三方共同簽署了協議。該協議旨在通過“省市共建”的模式,為溫州大學、浙江海洋大學和中國計量大學的學科建設提供支持,具體包括溫州大學的生態學、浙江海洋大學的海洋科學以及中國計量大學的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
2024年省重點建設高校在浙一段線最低投檔分&位次
浙江省內重點大學中,浙江工業大學的錄取分數線位居首位,達到了599分,緊隨其后的是浙江理工大學,分數為598分,寧波大學的分數線為593分。而其他省份的重點高校,其錄取分數線大致介于570至590分這一區間。
請注意:去年一些高校在錄取過程中未能招滿計劃,這或許與考生所選科目與院校要求不匹配,或是志愿填報存在偏差等因素相關。考生們應密切關注目標院校的選考科目規定,合理規劃志愿填報,區分不同層次的院校,設定“沖刺、穩妥、保底”的志愿梯度,以降低落選的風險。錄取結果以各高校官方公布為準。
考生應如何根據自身分數劃分區間,來決定是先挑選學校還是專業?杭州市教育考試院的錢國良老師提出了這樣的建議:對于成績較高的考生,應優先考慮學校;對于分數居中的考生,則應優先考慮城市;而對于分數較低的考生,則應優先考慮專業。
浙江省的特招分數線是根據考生總人數的前20%來確定的,對于浙江的考生來說,被重點本科院校(包括985、211或雙一流)錄取的幾率不足20%。對于成績優異的考生,建議參考浙江大學“三位一體”的招生錄取標準,其成績需達到前8%(包括8%)以上,而高分考生在選擇學校、城市和專業時,應優先考慮。
我國東部發達地區分布著全國39所985高校,這些高校的招生專業普遍采用大類招生方式,學生在入學后仍有機會進行專業選擇。以浙江大學為例,其招生計劃主要針對試驗班,采用融合多個細分專業的統一招生模式,這樣的做法更能滿足考生的個人志愿需求。
分數居中的學生更傾向于選擇特定城市、院校及專業。這類學生群體通常包括特招線附近的后10%以及超過10萬名考生,他們的選擇順序為城市、學校和專業。當院校的性質和地位相當時,城市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校的發展潛力。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在短期內難以發生根本變化。一般而言,普通大學追求全面發展的目標,但實際上全面性往往難以實現。考生應優先考慮那些在院校中享有較高聲譽的專業,例如國家級的一流本科專業或被重點扶持建設的專業。
低分考生應優先考慮的專業、城市和學校。對于這一群體,我們建議他們依據個人興趣挑選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專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避免短板,投身于自己既喜歡又擅長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