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一:瀏陽市天心橋村鄉村振興總體設計及規劃
2021年7月11日,劉斌、齊小英、張小月老師帶領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視覺藝術學院學生組成“青春有愛隊”來到瀏陽市大義山鎮天心橋村參加“青春心向黨、夢想新征程”主題社會實踐活動。
本次暑期實踐參觀考察活動充分發揮學生們的專業特長和優勢,有效利用了村莊及周邊的合理環境,對村莊進行了整體設計與改造,以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改善整個村莊的環境。
經過調研,大家對天心橋村有了初步的了解,根據村莊的實際需求,在領隊的帶領下,同學們已經對天心橋村形成了大致的規劃設計構思。通過調研,我們可以更深入鄉村,了解鄉村的需求。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去建設鄉村,不僅提高了自身的實踐能力網校頭條,也為鄉村振興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項目二:湘西龍山新橋村文化旅游項目規劃
7月14日,“青春心系黨,夢想新征程”鄉村振興實踐隊在視覺藝術學院黨總支書記徐克靜、團總支書記鄒媛的帶領下,出發前往龍山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本次“三下鄉”活動主要包括《湘西龍山新橋村文化旅游項目規劃》、《美麗新農村墻繪》、《關愛留守兒童》和《太平山村小學校園環境美化設計》等。希望大家在這片廣闊的鄉村天地里增長知識、堅定信仰、增長才干,用專業知識改變鄉村環境,為建設美麗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力量。
墻繪隊志愿者充分發揮專業特長,用藝術化的表達方式,將黨建、傳統文化融入墻繪主題,傳播鄉村文化的豐富內涵,為鄉村環境注入文化活力。文旅項目策劃團隊在保留村落原有風貌的同時,注重人文風貌建設,夯實文化自信基礎,讓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在鄉村綻放生根。
在專業老師姜良燕、謝蓓的帶領下,“美麗山水”團隊的伙伴們來到太平山,利用專業設備勘察地形,與村民溝通了解當地人文地貌,查找資料了解當地風土人情湖南傳媒學院,為文旅規劃項目做了扎實的前期工作。“美麗山水”規劃團隊責任重大,負責整個新橋村及太平山二期項目的規劃設計,包括整體規劃、區域規劃,如布局規劃、道路交通規劃、園林休閑區規劃設計等。
鄉村振興從規劃開始,好的鄉村規劃對于村落面貌的改造、交通道路的合理設計、特色農業產業園區的打造等都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具有綜合的生態意義,也有利于我們“美麗中國”、“美麗鄉村”的創建和實現。相信在朋友們的設計下,這片精神圣地會更加美麗。
項目三:深入株洲市攸縣黃土嶺鎮
8月11日,在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視覺藝術學院工作室里,“青春心向黨、夢想新征程”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隊20余名學生正在認真撰寫暑期實踐報告,圖紙、照片擺滿了一整間屋子。
他們再次深入株洲市攸縣黃土嶺鎮,走過天臺山、太華山、雷坪峽谷等地。一個月的時間里,成員們在深山密林中留下了色彩、圖案、壁繪等“美的元素”。實踐歸來,他們還將根據實地調研報告,制作一系列后續“周邊”產品。
這是學院“依托專業群優勢,助推鄉村文化振興”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學院以動畫、藝術設計專業群為依托,致力于把更多創意元素融入山村,讓山村成為一道新的風景線,成為助力當地制定文化旅游發展設計規劃的好幫手。
“在項目實踐中,我們堅持把課堂帶進現場、融入村落,從交通配套、資源優勢等方面對項目的創意設計進行針對性研究。”學院現代學徒制項目負責人沈建飛教授介紹,成員大多來自室內藝術設計、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等專業,在專業教師和現代學徒制合作企業的雙重指導下湖南傳媒學院,共同對小鎮墻繪美化進行細致指導。學生團隊也遵循“在地性”原則,繪制出一幅幅精美的墻繪作品,讓村落更加豐富多彩。
濃濃鄉愁是文化之根,美麗村落是設計的靈魂。在實踐過程中,為了讓設計更具延展性和衍生性,團隊還為村民帶來了一系列與提升山村藝術氛圍相關的新知識、新技術、新作品,不僅開闊了村民的視野,也讓山村之美有了更深的內涵。接下來,團隊將在學校集中調研、畫圖,從環境、人居、文化等方面開展創意設計,為場地量身定制更適合的風格。
出品: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校園網絡傳播站
策劃:肖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