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秋陰沉,鳥鳴不再,或許一夜之間,霜飛千里,葉飄萬里。
讓我帶你去欣賞最美的霜雪詩歌,去感受白露成霜的深秋吧!
二十四節氣詩:九月中旬霜降
唐朝元稹
風吹散了所有的晴云,天空覆蓋著一層霜凍。
野豺拜月先,仙菊迎重陽。
秋色令稀樹凄涼,雁鳴令思故鄉。
誰知一瓶酒,竟致百年死命。
唐代詩人元稹有一組有關二十四節氣的詩,這是一首有關霜降節氣的詩。
霜降時節,秋日蕭瑟。古代把霜降分為三時:“一時,豺狼祭祀;二時,草木枯黃落;三時,螫蟲俱臥。”
這意味著,此時豺開始大量捕獵小動物,把自己養肥,以度過難以找到食物的冬天。
這里詩人用了豺狼祭祀的典故,再加上樹木稀疏,愁思鄉愁,此時,喝一杯好酒,忘了異鄉的故土,忘了憂愁愁,忘了往昔歲月。
攀登九號李明大廈北樓
唐朝-劉長卿
第九天,我登上高處,放眼望去,遠處的樹木顯得很低矮。
湖草邊有人煙,縣樓西邊青山環繞。
霜降時節雁鳴聲凄厲,旅人思緒萬千
不用再為白葡萄酒煩惱了,陶玲會給你送來。
劉長卿的這首詩寫的是一個秋日里旅人的思緒。他登上高處,向遠方望去,樹木繁茂,人跡罕至。霜天的雁叫聲格外凄涼,旅人的思緒也格外憂郁。
南宋譚道鸞《續晉陽秋》云:“陶潛九月初九日無酒,自摘一捧菊花,坐于旁,久見一白衣人來,乃是王弘送酒,即飲,醉而歸。”
詩人不需要白衣男子給他送酒,他自帶酒,喝得酩酊大醉。
晚年
唐代-白居易
霜降水回谷,風吹葉落歸山。
臨近歲末,萬物歸元。
這位來自南方的移民為何五年沒有回來?
緣分已定,時間久了心也就安寧了。
亦嘗心與口,靜思私語。
離開祖國并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回國也未必是一件快樂的事。
為什么要讓自己受苦呢?放棄很容易,尋求困難也很容易。
秋季萬物蕭瑟,令人心寒,霜降時節,天氣更是寒冷。
離開祖國,思念家鄉,本身就是一種悲哀網校哪個好,更何況是像白居易這樣經歷了人生大起大落的人呢?
在這首詩中,詩人的心境仿佛已到老年,如同霜降的時節,覺得自己的命運已定,無需多言。與寒冷天氣相對應的,是作者對人生的灰心喪氣的態度。
盱眙泊地
唐偉建
泊淮船于水邊,賞霜暮清水。
夜幕降臨,潮水涌向海岸關于白露的詩詞,天空寒冷,月亮靠近城市。
大雁棲息在平沙上,公雞在候鳥屋里啼叫。
故鄉在云外關于白露的詩詞,誰受得了旅人之感?
這首詩給人一種凄涼、孤獨的感覺,潮水鋪滿江岸,月色如雪,覆蓋著平沙,飛雁盤旋,客棧里雞鳴聲不絕于耳。
這種凄涼的感覺,是因為強烈的思鄉之情!
列秀閣
宋代-蔣鼎齋
我倚著欄桿,望著遠方,稀疏的樹木通向遠處的村莊。
深秋山有骨,霜天水無跡。
天地提供了詩歌沉思的場所,云霧提供了陶醉心靈的場所。
驀然回首,云霧散去,新月當空??。
這首詩寫的是深秋霜降時節的山景。倚欄遠眺,村外樹林稀疏。秋氣漸濃,山色更顯蒼勁,江上水淺淺。
詩人感覺天地煙塵與自己融為一體,驀然回首,已是新月黃昏。
南祥子:重陽節在寒暉樓贈許君友
宋-蘇軾
霜凍過后,水的痕跡已經消失,遠處的大陸露出了淺淺的藍色。
酒精的藥效漸漸消退,風變得柔和而呼嘯。
破損的帽子令人傷感卻依然縈繞在頭上。
如果說節日是一種獎賞,那我就用一杯酒來結束這個秋天。
一切終究只是一場夢,所以放輕松吧。
明天,黃花也會讓蝴蝶傷心。
詩的第一部分描寫了從樓上望去的景色。河上水淺,這是深秋霜季的景象。天空高遠,空氣清澈,明亮而莊嚴。酒的藥效漸漸消失,皮膚敏感,于是感覺到了“風”。
晉代孟嘉在龍山丟斗笠,這是唐宋詩詞中常見的典故,蘇軾把這個典故反過來用,說這頂破斗笠牢牢地依附在他的頭上,任憑風怎么吹也不會掉下來。
詩的后半部分寫涵暉樓的宴席,表達了詩人的心情,詩人借蝴蝶的悲哀來說明美好的時光易逝,美麗的花朵很少能長久,世間萬物不過是一場夢,轉眼間就消失了。
榮辱得失、富貴貧賤,都是過眼云煙,不必為世事紛擾而煩惱,此時,就該盡情地飲酒賞菊吧。
新英小寨地爐
宋代-歐陽修
霜降期間,一切工作停止,大家都呆在室內。
關上門,避免最初的寒冷,打開爐子取暖。
霜降時節到來,戶外工作全部停止,人們開始為過冬做準備,用泥土封住門窗縫隙,在屋內點起火爐,以防天氣變暖。
舟上雜詩十首
元末明初:王冕
古樹投于夕陽下,民居環抱,竹林傍水。
露深則花寒,霜降則蟹黃肥美。
買酒的心情激動得看著山都想飛走了。
有一位吳國姑娘,搖著小船,雙槳劃槳,歌唱著歸來的歌聲。
這首詩描寫的是霜降時節船上的景象。與蕭瑟的氣氛相反,秋天的優美在詩人的筆下顯得生動。
老樹閃閃發光,水邊的房屋,秋花露珠,霜降時節肥美的螃蟹。買酒望山,讓人心情愉悅。連船家姑娘回家時也唱歌。
霜月
唐代李商隱
初聞大雁鳴,已無蟬鳴,百尺樓南面水天一色。
青女與素娥均耐寒,與嫦娥爭月霜。
這首詩描寫的是深秋時節,站在高樓俯瞰水面,霜月交輝的夜景。
秋季,草木凋零,眼見萬物枯黃,黯淡無光,唯有清夜的月光和霜痕,顯得格外明亮清晰。
“藍夫人和白娥都耐寒,月下霜中爭艷。”雖然“玉樓宮中寒氣逼人”,但夜露越冷,那一頭霧水、風吹亂發的女子就越顯得美麗。
她們之所以有著曼妙如仙的容顏,與普通女子不同,是因為她們耐寒能力強,經得起寒冷的考驗。
宛如夢境
黃婉娟 清
黎明時分,我望向那棟高樓,遠處的樹枝上沾滿了紅酒。
當我朦朧的醒來,看見蓮花剛剛綻放。
霜來了。霜來了。那是在丹鳳河上。
黃婉娟是嘉慶、道光年間有名的才女,她彈琴好手,指法精妙,很多女子都跟隨她學琴,她的書法優美,她的詩文在當時尤為著名。
詩人登上高樓,看見樹上開著鮮紅的花,以為是芙蓉花盛開。
細看之下,原來是霜葉紅遍,正是霜葉落葉,這首詩與杜牧的“霜葉紅于二月花”有異曲同工之妙。
每天分享美麗的詩歌和文章,一起游歷詩意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