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4月19日(記者趙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傳來消息網校頭條,4月16日,該校沙河校區四號科研樓舉辦了工程實踐與創新中心的揭牌典禮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學,副校長吳江浩親自參加了這一儀式。
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以促進頂尖創新人才的培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不斷推動原有的工程訓練中心向更高層次轉型,并且已經將其名稱改為工程實踐與創新中心。該中心向全校各院系及沙河高教園區內的高校全面開放,共享資源。其教學理念為:扎根于綜合性平臺,針對工程實際需求,通過創新實踐來提升學生的工程素質與能力。中心已建立起一個面向全校的多學科交叉基礎工程實踐與創新平臺,并構建了包括基本工程認識、基礎工程實踐、前沿科技拓展以及綜合創新訓練在內的四個層次遞進式工程創新實踐教學體系。
為了進一步增強沙河高教園區共建共享平臺的作用,推動優秀教學資源的廣泛交流,深化政府、企業、學術界和研究機構的合作,工程實踐與創新中心攜手共建了“北斗”、“無人機”、“機器人”、“5G”以及“人工智能”五家校企聯合創新實驗室,同時開設了五門校企合作性質的工程創新與實踐課程。此舉旨在推動優質教學資源在沙河高教園區聯盟高校間的共建共享,構建一種新型的教學生態圈,從而提升沙河高教園區的創新實踐教學水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學,并提高人才培養的整體質量。
該機構將北航的傳統文化與創新制造理念相融合,以智能制造為核心,打造了“智造工廠”。在此過程中,深入整合航空航天工程的實際操作要素,設立了智能加工、智能檢測裝配、中央控制以及仿真實訓等三個平臺,共七個單元模塊。整體占地面積達到1008平方米,全面推動工程訓練向數字化和高質量轉型。
近期,工程實踐與創新中心攜手具身智能機器人研究院、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以及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共同研發的我國北航首臺人形機器人“工創一號”在校園內盛大展出。該機器人手臂關節連接件等關鍵部件的制造,正是得益于“智造工廠”的智能加工生產線。
儀式結束之后,與會者們一同游覽了“智造工廠”,對各類儀器設備的功能及其應用范圍以及資源共享狀況有了更為詳盡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