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汕頭大學發布了2024年度各專業的錄取分數線信息。其中,歷史類護理學專業的最低錄取分數線為463分,這一分數比2023年減少了77分。同時,錄取的排名也從1.92萬位大幅滑落到6.52萬位,排名降幅高達4.6萬位。
這一情況不僅刷新了該校近年來的最低錄取記錄,而且也成為了廣東省內眾多高校冷門專業招生難題的一個鮮明代表。
汕大醫學院的臨床醫學5+3一體化班在眾多專業中依舊維持著606分的高錄取分數線,與此同時,護理學卻淪為了最低錄取線的專業。這種明顯的專業差距反映了考生對于未來就業前景的理性考量,“寧愿選擇名校中的冷門專業,也不愿踏入就業風險較高的領域”這一觀念已逐漸成為新的趨勢。
該校護理學科受到冷遇,這一現象源于多方面因素。長期以來,護理學一直背負著“伺候人”的標簽,而公眾對于護理這一職業價值的理解2024年全國大學2024錄取分數線(所有專業分數線一覽表公布),依舊停留在傳統的觀念中。
2024年的調研結果顯示,在廣東的考生群體中,僅有23%的人認為護理專業具有較好的發展潛力,與此同時,在那些選擇臨床醫學的考生中,有高達78%的人將“社會地位較高”視為一個關鍵因素。這種認知上的差異顯著影響了他們的報考傾向,進而使得護理專業在眾多選擇中成為了調劑的首選。
汕頭大學護理學專業在2024年將首次對再選科目提出新的要求,即限定為歷史和化學。這一變化直接引發了報考人數的顯著下降,特別是歷史類考生中,同時選擇化學的考生比例非常之低。據統計,全省符合這一條件的人數大約只有3000人。與此同時,汕頭大學護理學專業的招生名額僅有5個,競爭激烈程度極高,競爭比例達到了600比1。
廣州中醫藥大學的護理學專業,其選科條件設定為“歷史與生物”,這一要求使得報考人數保持在一個相對固定的水平,而錄取的排名也僅僅下降了2579位。
該學校系省部共建的院校,一直以來致力于成為“高水平的科研型大學”,然而,其護理專業的定位卻不夠清晰。盡管在臨床醫學、藥學等領域表現出色(10個學科躋身ESI全球排名前1%),但作為應用型學科的護理學,未能與地方醫療行業實現有效的對接與融合。
相較之下,深圳大學以及廣州醫科大學等高等學府采納了“醫教結合”的機制,實現了護理專業與附屬醫院的資源共享,從而在就業方面展現出明顯的優勢。
教育部近期積極推動護理專業的招生規模擴大,然而,就業市場并未相應地增加容納能力。此外,一些知名的教育博主在公開場合多次對所謂的“無門檻專業”的就業風險提出質疑2024年全國大學2024錄取分數線(所有專業分數線一覽表公布),這一行為進一步降低了考生報考該專業的積極性。
汕頭大學在歷史類招生中僅設置了一個護理學專業組,并且與諸如臨床醫學等熱門專業結合不夠緊密,這導致考生們缺少了“沖刺高分同時確保底線”的積極性。相較之下,深圳大學將護理學與醫學技術專業合并進行招生,成功地減輕了專業錄取的斷檔風險。
汕頭大學護理學專業招生遭遇挫折,這一現象既是考驗也是啟示。它提醒高等教育機構:只有緊密對接產業實際需求、創新人才培養方式,才能有效解決專業冷門的問題。對于考生來說,做出理性的專業選擇勝過盲目追逐熱門,在時代變革的大背景下,下一個熱門領域或許正隱藏在今天的冷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