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高專院校在專業設置上與區域產業需求緊密結合,這一舉措是推動高職教育與地方產業同步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只有當專業設置與區域產業進步相契合,高職教育才能找到發展方向,凸顯自身特色,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本研究旨在從專業建設與區域產業融合的必要性、具體內容以及實施路徑等多個維度進行深入分析,旨在為高職院校的專業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第2 9卷第 1期21 0 1年 1月
泉州師范學院學報,編號為Junl fun huan No. 1,是一本學術期刊。
Vo . 9 No 1 12 .
Jn 0 1 a .2 1
高職高專院校專業建設與區域產業融合問題——
以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為例
陳增明,來自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工商管理系,坐落于福建福州,其聯系方式為301。
高職高專院校的專業建設與區域產業的緊密結合,構成了高職高專教育與區域產業協調發展的關鍵一環。
只有專業結構調整與區域產業發展相契合,高職教育方能找到發展的道路,并展現出其獨特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本文在探討專業建設時,將深入分析這一關鍵性問題。
對區域產業與學校專業建設融合的必要性、具體內容以及實現方式等關鍵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旨在為院校的專業發展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撐。關鍵詞包括:高等職業教育院校;學科建設;地方產業;融合策略。分類號:G785。投稿時間為:2000年7月21日。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0 98 2,期號:010—00010—2421,頁碼:15—50。
作者簡介:陳增明,男,出生于1994年1月6日,系福建長樂人氏,擔任副教授職務。
教育部《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
該文明確指出,針對2016年《區域經濟發展要求》的規定,靈活調整和設置專業,這無疑是高等職業教育的一大特色。這一特點凸顯了職業高等院校的靈活性和適應性。
在調整區域產業結構和明確主導產業架構的基礎上,需重新審視和研究區域內的專業布局。高職高專院校應致力于使專業設置與區域產業結構實現緊密對接與整合,以此推動地區經濟的增長。此外,高職高專教育若要煥發生機與活力,必須走區域化發展之路,形成自身特色。這一觀點在我國高職高專教育界已達成廣泛共識。
專業建設與區域產業融合的必要性
當前全球經濟發展呈現出一個顯著特點,那就是決定經濟水平和品質的核心要素已轉變為勞動者的素質與決策能力。眾多國家的實際經驗同樣證實,一個國家或某一地區的經濟增長網校頭條,其關鍵因素已非資金與土地,而是越來越依賴于人力資源,依賴于人們的知識技能,依賴于對新技術掌握程度的提升以及勞動者素質的增強。高等職業教育致力于培養具備高素質的技能人才,這些人才將在生產、建設等領域的一線崗位發揮關鍵作用,同時也是滿足社會對理性和務實人才需求的關鍵。
味著高管服這
職業教育在推動地區經濟增長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實際上,作為一種高等教育形式,職業教育在我國已占據了相當比例,達到六成之多。它和區域經濟之間形成了緊密的關聯,雙方相互促進,共同成長,構成了一個利益共享的共同體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分數線,進而成為影響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以福建省為參照。自20世紀90年代末起,福建省的高職高專教育經歷了迅猛的增長。截至21世紀初,獨立設置的高職高專院校數量增至5所,在校學生人數也從3000多人增至3萬至30萬人。經過近十幾年的規模擴張,我省的高職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占比已超過一半。高職高專教育在福建,尤其是海峽西岸區域,對經濟的迅猛增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
在探討高等職業教育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時,一方面,福建的高職高專教育為該地區的經濟發展輸送了大量具備高技能和高素質的人才。在“一五”計劃期間,福建省高職招生的規模持續擴大,招生人數從“十五”末期的七萬余人增至“一五”時期的十余萬人,至“十末”時,共為社會培養了三十余萬畢業生,這些畢業生的平均就業率超過了九成。高等職業教育在塑造具備高技能素質人才方面的功能和成效愈發凸顯。同時,這類教育的辦學規模和專業設置等方面,大體上與福建省的產業結構發展需求相契合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分數線,并且已經帶來了顯著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