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理念
實施崇文教育
做最好的自己
在深化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我們形成了自己的主張,用今天的教育成就學生的未來,用今天的事業成就教師的尊嚴。引導教師追求“欣賞自己、學習他人、做最好的自己”,引導學生追求“相信自己、天天向上、做最好的自己”,形成了“崇文教育”的教育思想。
崇文教育以教育學生尊重優秀文化為重點,加強民族文化啟蒙教育,提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加強現代文明教育,強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努力為培養具有民族精神、通曉國際規則的創新人才奠定基礎。
我們把培養學生自主發展作為實施崇文教育的根本著力點,把自主發展具體化為自主的道德修養、自主的學習、自主的體育鍛煉、自主的藝術、自主的管理(簡稱“五自”)。自主發展是現代人最基本的素質,培養學生自主發展,為學生幸福人生奠定基礎。
我們的課程體系包括基礎課程和延伸課程,課程實施的過程就是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過程,讓課程成為學生精彩的舞臺,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這里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鍛煉自己的自信和勇氣、快樂交流、快樂成長。
基礎課程
強調基本素養
體現最基本的要求
基礎課程包括單學科專題課程和跨學科專題課程,強調促進學生基本素質的形成和發展,體現國家對公民素質的最基本要求,由體現各學習領域共同基本要求的學科課程組成。
單學科主題式課程依據學科的邏輯體系網校頭條,圍繞主題進行學科學習,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學科知識的間接經驗。
跨學科主題課程打破學科界限,圍繞學科需求圍繞主題進行探究文明禮儀小報,注重學生面對現實世界的真實體驗,旨在讓學生獲得直接體驗。跨學科主題整合又分為平行學科和基于“根學科”的跨學科主題整合兩種類型。
平行學科跨學科主題整合,是同一年級內圍繞同一主題進行多門學科的整合,從多門學科入手,采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和表現形式,靈活安排教師、時間和空間進行系統學習。例如,四年級音樂學科《歌唱臉譜》與美術學科《精彩戲曲》進行整合,避免同一主題下的碎片化、孤立學習。
基于“根學科”的跨學科主題整合,是同一年級內圍繞同一主題進行多學科整合,形成相對完整的認知結構,可以由一名教師獨立完成,也可以由多名教師共同完成。例如,美術和數學老師共同講授四年級美術課程《傳統吉祥圖案三折剪紙》。
延伸課程
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體現學校教育特色
延伸課程主要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促進學校特色形成,完善學生認知結構,提升學生自我規劃和自主選擇能力。延伸課程以國家課程為基礎,由落實“五個自強”培養目標的綜合實踐學習領域、學校文化活動、國家規定的各類特色教育等構成。
以道德修養為核心,凸顯教育的主體性品質。
修身課程共分五類:第一類是品格養成與情操修煉課程,培養學生的民族情操和世界視野。第二類是兒童品德教育課程,將地方課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讀本》與校本課程《兒童品德教育讀本》融合,對學生進行如何做人、做事的教育。第三類是文明禮儀課程,將地方課程《人與社會》與校本課程《文明學生手冊》融合,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第四類是主題班會課,通過“做最好的自己”等活動,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第五類是環境教育課,通過體驗式探究的方式開展,讓學生參與收集證據、觀察現象、實地調查、撰寫小型調查報告等活動。
以自主啟蒙為重點,形成沉浸式的素養教育。
自主啟蒙課程主要有四類:一是生活中的數學。課程以國家課程數學為基礎,通過數字游戲等內容,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二是小小作家課程。課程以國家課程語文為基礎,通過童話世界、兒童教育、快樂繪本等內容,啟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懷,培養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三是虛擬世界課程。課程以國家課程信息技術為基礎,通過網站、微信、數字海報、魔術機器人、3D打印等內容,培養學生的信息應用能力,適應智能化社會的需求。四是快樂英語課程。課程以國家課程英語為基礎,通過英語兒歌、英語配音節目、英語小報、英語教材劇等內容,培養學生良好的發音、語感和較強的閱讀能力。
它以自主身體素質為基礎,體現基礎身體素質教育。
學校體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強身健體的習慣。學校以國家體育課為基礎課程,課程體系為“4+X”。“4”指網球、足球、柔韌性、圍棋,為必修課;“X”指學生選擇一個體育項目,包括毽子舞、花式跳繩、籃球、飛排球、快樂輪滑、精彩獨輪車等項目,為選修課。這種課程類型培養學生對運動的熱愛,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以自主藝術教育為平臺,突出個性化藝術教育。
藝術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獨立創作的習慣,課程體系以國家藝術課程為藍本,為“1+X”。“1”為剪紙,為必修課;“X”為創作繪畫、歌唱、民樂、戲劇表演等課程之一文明禮儀小報,為選修課。此類課程培養學生的觀察與感知、創作與表達、欣賞與評論能力。
以自我管理為載體,實現形成性行為教育。
該類課程超越學科界限,立足學校生活,結合課外生活,體現學習內容的融合,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課程獲得豐富的體驗。第一類是勞動體驗課程。包括家務自理課程、崗位體驗課程、社會實踐課程,在實踐體驗中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第二類是活動體驗課程。一是中華記憶課程,通過中國新年、中華音樂、中華風味、中華節日、中華智慧、中華心六個年級主題學習傳統文化,還包括四季課程、主題節日課程、禮儀課程、少先隊團隊建設課程、快樂游學課程。這些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教育學生學會管理自己的目標、自己的事務、自己的時間、自己的行為。
崇文教育的實施,給學校帶來了諸多榮譽,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遼寧省課程改革示范學校等。在浩瀚的教育海洋中,我們要勇敢地乘著課程改革的浪潮,揚帆起航,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中心小學)
中國教育報 2019年9月26日 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