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在北方:4世紀末七上歷史書人教版課本,氐族苻堅建立的前秦政權強盛,統一了黃河流域。(王猛被任命為宰相)。 2.過程: (1)時間:公元383年 (2)交戰雙方:前秦-東晉 (3)結果:東晉以較小的兵力擊敗前秦。 3.影響:前秦統治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割據混亂網校頭條,東晉取得暫時的穩定,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這里涉及到的成語有:“甩鞭斷流”、“草木皆敵”、“狂風震耳欲聾”等。)(我們學過哪些以少勝多的例子?巨鹿、官渡、赤壁、淝水。) 三、 江南經濟的發展 1.江南經濟發展的原因: (1)自然條件優越; (2)大量北方人口南遷(移民人口帶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主要原因。 (3)江南戰亂較少,社會比較穩定。 (4)南北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 2.業績: ①大量荒地被開墾為農田。 ②大量興修水利。 ③農業技術的進步:開始使用綠肥,推廣牛拉耕、糞肥。 ④小麥推廣到江南地區。 3.影響:為經濟重心逐步南移奠定了基礎。 4.啟示:維持穩定的環境,引進人才,引進技術。 (二)北方民族大融合 1.北方的統一 439年,在東北崛起的鮮卑人建立的北魏,統一了黃河流域。 二、民族大融合 1.黃河流域民族融合逐漸成為大趨勢(孝文帝變法成功的原因之一) 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變法的目的:為了鞏固統治) (1)遷都洛陽:根本目的和原因是為了加強對中原的統治,接受漢族的先進文化。 (2)漢化政策:學習漢語;穿漢服;用漢姓;與漢人通婚;采用漢族的官制和法律;學習漢族的禮儀和法律,尊孔七上歷史書人教版課本,以孝治國,提倡敬老愛老的風氣。 (3)效果:北魏孝文帝的這些舉措,促進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加速了北方民族的封建化進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