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后階段,飲食變得尤為重要!
孩子吃什么可以抵抗疲勞?
飲食如何幫助緩解孩子的考試壓力?
還有什么最好不要吃?
…
父母是子女的后備軍。
您必須對孩子的飲食負責。
高考備考常見飲食誤區
高考臨近,一些考生家長存在“事事要補考、重大考試要補考”的誤區,常見誤區有以下四個:
誤區一:一日三餐吃很多肉和魚
肉類、魚類等食物含有大量酸性物質,攝入過多會導致體內酸堿失衡,引發記憶力下降、身體疲勞等癥狀。因此,合理的一日三餐應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在適當補充優質蛋白質的同時,也要保證一定量的蔬菜、水果。
誤區二:飲食習慣發生了很大變化
考試前不宜改變飲食,因為飲食變化很大,腸胃需要一定的適應期網校頭條,容易影響身體狀況。最好不要改變作息,保持正常飲食,尤其是考試前三天,不要突然吃一些不熟悉的食物或不常吃的食物。
誤區三:隨意喝清涼飲料
有些考生在備考期間會喝咖啡、濃茶等飲料來提神,雖然這樣做有一定的效果,但其實是在透支體力,如果喝多了,會影響營養的吸收,還可能影響晚上的睡眠。茶和咖啡中的咖啡因還可能引起尿頻,影響考生的臨場發揮。
誤區四:迷信保健品,讓孩子大量服用
高考臨近,不少考生家長都會選擇給孩子購買健腦安神保健品,幫助孩子應對考試高考期間一日三餐食譜,一些號稱具有“增強學生記憶力”、“提高注意力”、“抗疲勞”等功效的保健品銷量火爆。
一位營養師表示,目前流行的健腦產品其實更多的是家長和考生的安慰劑,任何一種營養素的攝入量如果超過人體所能承受的最大攝入量,都會增加胃腸道的負擔,產生毒副作用的可能性也會增大,從而影響學生的正常考試成績。
此外,我國目前尚未批準任何“健腦”保健食品,考生家長也不要把孩子考好成績的希望寄托在保健食品上,只要孩子不挑食、一日三餐均衡,大腦一天所需的營養就一定能得到滿足。
高考期間三大飲食原則
食品衛生最重要
天氣漸熱,食物容易變質,家長首先要注意孩子的飲食衛生,最好自己選擇、準備食物。
烹飪方法以煮、燉、燜、焯為主,容易消化,飲食宜清淡,避免煎炸、辛辣等食物,切記不要吃過多寒涼食物,以免刺激胃腸道。
如果必須外出就餐,最好不要點涼菜。
不要改變日常飲食習慣
對于考生家長來說,越臨近考試,越要保持理性,不少家長不惜花費巨資購買昂貴補品,或盲目相信“偏方”,陷入營養誤區。
不要吃太多或不吃
鐘南山院士曾分享自己的養生秘訣,稱不吃太多是關鍵,吃太多容易讓更多血液進入消化系統,影響腦部供血,讓人犯困,影響考試。
但不吃飯也不可取,考試時大腦壓力很大,所以高蛋白、易消化的早餐也很重要。
正確的做法是每餐吃到七分飽,并適當搭配蛋白質、肉類、水果、蔬菜、堅果等。
高考期間參考菜譜
早餐:足夠的蛋白質
推薦食物:牛奶、雞蛋、豆腐花、面包、酸奶等。
推薦搭配:
1. 自制三明治:孩子們喜歡的簡單組合
一片面包裹著一個煎蛋,一片蔬菜,一杯熱牛奶。
2. 八寶粥、蝦仁炒黃瓜、肉包/菜包/花卷
午餐:足夠的能量
推薦食物:瘦肉、牛肉、魚類、豆制品
推薦搭配:
1.米飯、青椒牛肉、肉末豆腐、炒莧菜
2. 山藥枸杞排骨湯 蝦仁西蘭花蒜蓉茄子
3. 白飯、蒸桂魚、芹菜、豆腐干、排骨、海帶湯
晚餐:適量、易消化
推薦食物:饅頭、雜糧粥、酸奶
推薦搭配:
1. 綠豆粥蝦米冬瓜包菜
2. 雜糧飯青椒土豆絲香菇雞湯
建議:
?減少晚餐主食的量,不要食用過多的肉類,多吃水果和蔬菜纖維;
?兩餐之間補充堅果和水果;
?依身體需要補充水分。
以上食譜僅供參考,需根據考生個人體質進行調整!
祝愿考生考試期間吃得舒心、開心。
星星值得旅人
絕對無敵
達到理想效果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