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完作業的同學們,請到隔壁的活動室去進行課外閱讀……”
這是沙市區勝利街道辦事處章華臺社區書屋的一幕:孩子們把學校布置的作業交給一群小志愿者檢查,遇到不懂的問題長江大學文學院,志愿者們會進行講解認真聽講。做完作業后,孩子們就開始開心地玩游戲、看書。
章華臺社區的“四點半學?!币殉蔀橹苓吷鐓^效仿的典范。周一至周五,轄區內的小學生只要符合條件,放學后就可以直接到社區的“四點半學?!鄙险n。沒有家長陪同的幼兒園安全問題、課外輔導問題、孩子興趣培養問題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社區居民紛紛稱贊。
服務這所特殊“學?!钡闹驹刚呤莵碜蚤L江大學藝術學院的年輕人,社區居民給他們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文藝青年志愿者”,頗有文藝青春的味道。
今年3月份起,每周三至周五下午,只要沒有義務課,高二學生彭慧君就會早早來到社區網校哪個好,給孩子們進行義務輔導。
盡管交通不便,但彭惠君和志愿者團隊依然熱情不減,三個多月來,無論刮風下雨,她們總是準時到達,從未失約。
為了辦好社區“四點半學校”,贏得孩子們的喜愛,彭慧君和同學們花了不少心思。
幫社區孩子檢查作業、輔導數學、拓展課外閱讀、陪孩子做游戲……這些原本是學校課堂上枯燥乏味的內容,卻被文藝志愿者們改變活動形式,將游戲與互動融為一體,并以寓教于樂的方式激發幼兒自覺參與。
經過三個多月的試辦,社區的“四點半學?!睒O大地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能力,讓很多孩子喜歡上了社區這所特殊學校。
學習中文的彭惠君是服務社區“四點半學?!弊顭崆榈闹驹刚?strong>長江大學文學院,因為她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教師。
彭慧君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社區留守兒童成長,她也感受到了作為一名志愿者和老師的快樂?!昂⒆觽兊某砷L和快樂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迸砘劬龑τ浾哒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