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課本上,有一個戴眼鏡的男孩,他的名字叫“吳亦凡”課本WuYifan改名,原本,這個名字并沒有什么不妥。
但去年,娛樂明星吳亦凡因涉嫌強奸被拘留的消息曝光后,小學英語教科書中的“ ”字引發了網絡熱議。家長們在網上抱怨,該角色的名字與藝人的拼音相同,擔心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
這件事曝光之后,確實引起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關注,甚至還做出了回應。
01
人民教育出版社回應稱吳亦凡與涉案藝人無任何關聯
人民教育出版社當時回應稱,隨行教師教材中“吳亦凡”對應的中文名字是“吳一凡”,這個拼音名字從2001年第一版教材審批通過后就一直沿用,至今已有20年,與近年來才出現在公眾視野的涉案藝人沒有任何關系。
02
英文書中的“”已更名
近日,不少家長在網上曬出自己家最新的小學英語教材,教材里一個戴眼鏡的小男孩的名字由“吳亦凡”改成了“吳”。
課本中的“致同學們”,由“吳亦凡”改為“吳彬彬”。
03
網友對改名有不同的看法
一些人支持改變英語教科書的名字,但很多人認為沒有必要。
支持者認為,此舉確實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畢竟吳亦凡在年輕人中還是挺有名氣的,如果在文中提到他,容易讓學生產生混淆,起到不好的示范作用。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改名會顯得自己很愧疚。其實大家都明白,這只是同音異義課本WuYifan改名網校哪個好,不是指同一個人。而且,國內叫“”的人還有很多。那么按照這個邏輯,其他叫“”的人也要改名嗎?
你怎么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