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往年總是給學生講這講那,今年我們想以文字的形式給家長上一堂公開課,希望新學期里家長能夠更多地參與到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中……
我們經常會碰到家長問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是剛進入高一的新生家長,家長們往往比學生自己還要緊張……
報考國際高中需要做哪些準備?
如何讓孩子快速適應新環境?
我該如何順利過渡到A-Level課程?
A-Level科目英語該如何學?
…
我們總結了不少A-Level學校國際課程的學習經驗,希望家長能配合孩子做好以下幾點:
幫助新生熟悉課程體系,督促老生完成課程預習!
如果你的孩子是國際學校的新生,家長應該注意一點:公立/私立學校和國際學校的差別很大。在入學前,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做好準備,讓他們適應新的學習環境。
無論是A-Leve、IB還是AP,國際課程與院校高中課程完全不同,家長可以在入學前帶孩子深入了解課程體系,提前做好準備,做好過渡的準備。
如果你的孩子已經讀高二、高三,請督促他抓住暑假的最后時機,為下學期的課程做好準備。
在國際學校讀過一段時間的學生和家長應該都知道,國際學校的作業其實很多,老師主要還是以指導為主,并不像體制內的學生,老師會考慮各方面的問題,然后追著學生問問題。
如果孩子沒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意識,就很容易陷入國際課程可以隨便應付的誤區,最后等到考試的時候才發現成績不達標,就晚了。其實孩子玩很正常,只是要分清輕重緩急,比如現在快開學了,家長就要提醒孩子專心學習。
因此,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意識是在國際學校取得好成績的關鍵。
參與新生選課,尊重老同學選課!
選課問題是幾乎每一代父母都無法回避的問題。
為什么大一新生一定要參加,而高年級學生只要尊重就行了?因為高年級學生上過一段時間的國際課,對自己擅長什么、未來需要什么,會更清楚。
比如從 AS 升 A2,學生自己往往比家長更清楚該選什么,而且這個階段的學生對學校的師生已經很熟悉,會互相討論、交換意見,相比之下,已經到校外的家長似乎信息不足。
而對于新生來說,他們和家長一樣困惑,所以家長還是需要適度參與的。
很多家長陷入這樣的誤區:孩子還小,要優先培養孩子的興趣,這樣孩子才能更主動地學習。但其實,這個階段的孩子迫切需要家長的幫助什么是國際學校國際學校,有時孩子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么。如果孩子沒有想清楚,家長需要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什么是國際學校國際學校,找出未來目標大學、目標專業所需要的課程和科目。
興趣固然重要,但興趣是什么?怎樣才算找到了終身興趣?家長還是需要時刻關注,權衡興趣和實際需要,最終確定一個大方向。
新生不要忽視自己的正常成績,學長學姐們也要記得加強自己的課外活動哦!
進入國際學校后,不能只看重成績,在俱樂部和社團中的出色表現也會成為申請世界名校的因素之一。除了校內活動,還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尤其是開設 IB 課程的國際學校,社會實踐活動會被作為課程的一部分進行評估和評分。
國際學校的學生一定要重視日常成績,只要高考最終成績合格,高中成績如何無所謂。西方大學更看重高中階段的日常表現和課外練習。在修讀IB、AP等全英文課程后,采用全球通用評估和評分方式的國際學校在成績單的接受度上優勢明顯網校哪個好,但同時也需要足夠的日常活動來證明自己的綜合能力,這在未來的申請過程中非常重要。
除了以上主要工作之外,建議家長們還要花時間盡可能多地了解目標學校,確定感興趣的學校范圍,確認目標專業需要達到什么成績,及時補上所需的附加考試,這些都是需要提前準備的。
另外一個重點就是擴大英語閱讀的量和內容,這對標準化考試、文獻寫作、面試以及未來的學習都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