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畢業生就業總體情況
1、近三年應屆畢業生薪資穩定增長。
就業與市場環境密切相關。近年來,不確定因素增多,宏觀經濟雖承壓,但總體平穩向好。反映在薪資方面,獵聘大數據顯示,與2022屆相比,2023屆大學畢業生的招聘薪資和預期薪資略有下降,但與2021屆相比有了明顯提升。
具體來說,2021級學生崗位平均月工資為9292元,2023級為10342元,三年來增加了1050元; 2021屆大學畢業生預期月工資為7417元,2023屆大學畢業生預期月工資為8033元,三年增加616元。總體來看,應屆畢業生的期望薪資低于招聘薪資,這說明應屆畢業生在求職時的薪資期望非常理性。
2、企業對碩士、博士學位的需求持續增長,對大學畢業生和無學歷應屆畢業生的需求明顯下降。
從連續三年應屆畢業生新崗位學歷要求分布來看,本科生需求始終處于較高水平,并呈現持續增長趨勢,從2021屆的28.8%上升至2021屆的42.9%。 2023屆畢業生的需求比例持續增長,從2021屆畢業生的2.2%增加到2023屆畢業生的6.3%。對博士學位的需求比例也在增長,而對大學生的需求比例,無學歷的專科生和應屆畢業生繼續下降。
從近三年應屆畢業生新崗位對不同學歷需求的增幅來看,學歷越高,增幅越明顯,學歷越低,下降幅度越大。其中,博士位居第一,增幅為202.1%;碩士學位增長142.6%;無學歷職位需求下降40%以上,要求大學及以下學歷的應屆畢業生職位也下降近40%。可見,企業對高學歷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畢業生招聘門檻不斷提高。
3、互聯網、機械制造專業本科生需求旺盛;醫療衛生領域碩士、博士學位需求旺盛。
通過觀察各主要行業2023年新生崗位對不同學歷應屆畢業生的需求情況發現,IT/互聯網/游戲對本科生需求最強,占比18.7%;機械/制造、科研技術/商業服務、電子/通信/半導體和醫療健康排名第二至第五,各占比8%以上。
碩士學位需求最強的行業是醫療健康,其次是IT/互聯網/游戲、電子/通信/半導體,占比均超過12%。金融和機械/制造排名第四和第五。
對博士需求最強的行業是醫療健康,占比超過20%; IT/互聯網/游戲、電子/通信/半導體、科研技術/商業服務、機械/制造排名第二至第五位。
4、互聯網、房地產行業應屆畢業生需求放緩。能源/化工/環保、汽車近三年應屆畢業生需求增速位居前兩位。
從近三年應屆畢業生新增就業崗位的行業分布來看,互聯網是持續釋放就業機會最多的行業。但近三年來下降幅度較大,從2021級的20.32%下降到2023級的17.7%。此外,科研技術/商業服務、房地產/建筑、交通/物流/貿易/零售三大行業對應屆畢業生的需求占比也呈現明顯下降。
相比之下,醫療健康、機械/制造、電子/通訊/半導體、能源/化工/環保、汽車、消費品等近年來重點發展的行業對畢業生的需求大幅增加。
近三年應屆畢業生就業需求增幅最大的前五個行業中,能源/化工/環保以108.5%的增速排名第一,汽車緊隨其后,增速排名第二101%。電子/通信/半導體、醫療健康、機械/制造增速也較高,均超過50%。從上述行業2023屆應屆畢業生新崗平均月薪來看,電子/通信/半導體為14300元;汽車12117元。
5、人工智能應屆畢業生招聘薪資領先全行業,其中養老服務行業平均月招聘薪資16992元,增長最快。
從各行業細分領域2023屆應屆畢業生新崗位平均月薪來看,人工智能以18592元排名第一;區塊鏈、養老服務、航空/航天裝備分別以17467元、16992元、16042元位居第一。第二到第四。
從上述行業近三年薪資漲幅來看,養老服務業以88.1%的增幅位居第一;新聞出版業緊隨其后,近三年招聘薪資漲幅超過80%;醫療外包、區塊鏈、人工智能、互聯網醫療、計算機硬件、航空/航天設備等領域招聘薪資近三年漲幅均超過40%。縱觀國外發達國家,養老產業已經成為一個成熟的產業。隨著人口老齡化,養老服務逐漸成為我國的消費熱點。未來,該行業將在國內不斷成熟。
6、上海、北京、深圳應屆畢業生職位空缺位列前三,北京應屆畢業生平均招聘月薪13283元,位居全國第一。
2023年應屆畢業生新增就業崗位前20名城市中,上海、北京、深圳、廣州位列前四,占比分別為11.54%、9.43%、6.94%、5.49%。杭州以4.54%的份額排名第五,在非一線城市中排名第一。成都緊隨其后,份額為4.08%。蘇州、武漢、重慶、南京、西安占比均超過2%,排名第七至第十一位。
從上述城市對應的2023屆應屆畢業生平均月招聘薪資來看,北京以13283元排名第一;深圳、上海分別以12783元、12317元位列第二、第三;杭州、合肥、南京、西安、蘇州排名第四至第八,均超過2023屆應屆畢業生整體平均招聘月薪(10342元)。
7、一線及新一線城市:合肥、西安、深圳、杭州近三年應屆畢業生招聘薪資漲幅位列前四。
從近三年一線及新一線城市應屆畢業生崗位薪資漲幅來看,合肥、西安、深圳、杭州薪資漲幅位列前四,漲幅均為超過20%。上海、寧波、蘇州、長沙、武漢近三年應屆畢業生就業薪資漲幅也較高,均超過15%。
全國范圍內的“人才爭奪戰”,讓畢業生這個龐大的人才群體成為城市爭奪的焦點。薪酬是最有利的搶人工具之一。尤其是近年來發展迅速的新一線城市,畢業生數量持續增加。其中,在合肥的產業結構中,汽車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智能家電、集成電路和電子信息產業已成為其支柱產業。優秀應屆畢業生需求巨大,愿意提供高薪招聘。西安還抓住歷史機遇,大力提升城市競爭力,培育大數據、人工智能、增材制造、機器人、衛星應用等五個新興產業,并持續提高工資、招收人才。
2. 大學畢業生求職行為變化趨勢
1、應屆畢業生派往新一線城市的比例呈上升趨勢。
獵聘大數據顯示,一線城市因其就業機會多、發展能力強,一直是大量應屆畢業生就業的首選。但從連續三年應屆畢業生派往不同梯隊城市的比例來看,一線城市整體呈現下降趨勢,從2021屆的53.99%下降到2023屆的48.67%。新一線城市的交付量從2021年的32.78%增長到2023年的39.87%。可見,近年來新一線城市的人才引進政策、發展前景、相對較低的生活成本和宜居的生活環境城市對大學生的吸引力繼續增強。
從近三年不同梯隊城市應屆畢業生增速來看,新一線城市以431.9%位居第一;二三線城市以299.7%的增速排名第二;一線城市以294.1%的增速排名第三。
2、上海應屆畢業生排名第一,蘇州、無錫在應屆畢業生增速前20名城市中位居前兩位。
縱觀2023年應屆畢業生前20目的地城市,上海、北京、深圳位列前三,占比均超過10%。廣州、杭州、成都、蘇州、南京、武漢、重慶占比均超過3%,排名第四至第十。
從近兩年上述城市應屆畢業生增速來看,蘇州排名第一,同比增長124.75%;無錫排名第二,同比增長117.68%;應屆畢業生輸送到濟南、深圳、上海、合肥、南京、青島的同比增長超過50%,排名第三至第八位。蘇州、無錫等城市近年來發展迅速,宜居性很高。他們對人才的吸引力持續上升。在2022年吸引人才百強城市中,上述兩個城市也躋身前十。
3、機械制造、電子/通信/半導體交付增長最為明顯,互聯網、房地產、金融下降最為明顯。
從2023年應屆畢業生輸送行業分布來看,IT/互聯網/游戲、醫療健康位居前兩位。機械/制造、電子/通信/半導體、科研技術/商業服務排名第三至第五。
從近三屆應屆畢業生比例變化來看,機械/制造上升趨勢最為明顯,從2021年的4.47%上升至2023年的9.14%;其次是電子/通信/半導體,從2021年的4.67%上升到2023年的8.75%;醫療健康從2021級的8.05%增長到2023級的11.04%。此外,能源/化工/環保、汽車、科研技術/商業服務等也呈現上升趨勢。
IT/互聯網/游戲、房地產/建筑、金融三大行業的應屆畢業生投稿比例呈現明顯下降趨勢。 IT/互聯網/游戲從2021年的28.92%下降到2023年的19.39%;房地產/建筑業從2021年的12.86%下降到2023年的7.85%;金融從10.10%下降到7.03%。
4、技術崗位熱度持續走高2024年大專升本科怎么考,取代運營、設計、出納等成為應屆畢業生最熱門的投遞崗位
對比近三年應屆畢業生排名前20的職位發布職能,管理培訓生、人力資源專家/助理、Java、會計師、數據分析師等仍然是吸引學生投稿的主要領域。然而2024年大專升本科怎么考,2021年應屆畢業生提交的運營專員、行業研究、產品經理、平面設計、出納、招聘專員/助理、英語翻譯、教師等8個熱門職位被WEB前端開發、機械工程師等取代。工程師,2023年嵌入式軟件開發。改為外貿專員/助理、材料工程師、審核專員/助理、電氣工程師、工藝/工藝工程師(PE)。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八個職能在2021年應屆畢業生投稿中也排名比較靠前。例如WEB前端開發和機械工程師在2021年應屆畢業生投稿中分別排名第22位和第25位。總體來看,上述八個職能中,外貿專員/助理、材料工程師的比例增幅最為顯著。前者與疫情放松后外貿行業的活躍有關,后者與近年來新材料的發展有關。
此外,從2023年應屆畢業生TOP20職能同比表現來看,材料工程師排名第一,同比增長323.1%;嵌入式軟件開發、生物制藥/工程、工藝/工藝工程師(PE)、電氣工程師的增長率排名第二至第五,同比增長超過100%。
技術崗位有一定的專業門檻,含金量較高,因此薪資和發展前景較好。尤其是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只有掌握一門技能,才能擁有更多的機會和出路。因此,技術崗位越來越受到應屆畢業生的青睞。 。
五、廣東、上海、浙江、四川、北京留住人才成效顯著。廣東畢業生本地求職率居全國第一。
縱觀2023屆應屆畢業生畢業省份求職率最高的前20名地方,廣東高校應屆畢業生畢業后申請廣東的比例為84.61%,全國領先;上海高校應屆畢業生來滬求職比例為69.44%,排名第二;浙江、四川排名第三、第四,本地求職率分別為64.21%、61.35%;北京、江蘇、重慶高校應屆畢業生本地求職率均超過50%,位居第一。第五至第七。這些省份高校集中,產業發展較快,應屆畢業生就業崗位較多。同時,浙江、四川、江蘇、重慶等城市擁有開放包容的人才招聘政策和宜居環境,因此受到當地高校畢業生的青睞。香港、澳門近年來在吸引人才方面也不遺余力,出臺了各種吸引人才的政策。因此,他們對本地大學畢業生也更具吸引力。
1、應屆畢業生求職情況分析
1、2024年應屆畢業生近50%選擇畢業后參加公考、繼續深造。
當2023、2024屆應屆畢業生(本報告調查對象均為2023、2024屆應屆畢業生)被問及畢業后的第一個去向時,超過60%的應屆畢業生來自2023屆畢業生選擇了就業。全職工作; 2024年應屆畢業生中有40.58%選擇全職工作。 2024屆應屆畢業生選擇參加公考的比例為25.12%,選擇繼續深造的比例為22.22%。兩者合計接近50%,2023屆的比例合計30%。
2、超過50%的理工科應屆畢業生認為容易找到工作,而不到40%的人文專業應屆畢業生認為容易找到工作。
通過對2023、2024屆不同學科應屆畢業生就業情況的調查,獵聘發現,理工科(理、工、農、醫)專業的應屆畢業生有55.3%認為更容易找到工作, 55.3%的社會科學類(經濟、管理、法律、教育)應屆畢業生認為更容易找到工作。認為就業容易的畢業生比例為44.6%,人文學科(文、史、哲、藝術)比例最低,為36.7%。
3. 超過60%的應屆畢業生后悔自己的專業。
調查中,當應屆畢業生被問到是否后悔所學專業時,表示后悔的總比例超過60%,其中超過55%的人后悔但坦然接受,7.1%的人非常后悔。很多。 。
從遺憾的原因來看,排名前三位的原因是學生太多,就業競爭激烈;對應職位少,找工作難;而且就業工資太低。得票率分別為59.4%、51.2%和50.4%。
4.近50%的理工科應屆畢業生對自己的專業感到滿意,其中人文專業的滿意度最低。
當應屆畢業生被問到是否對自己的專業后悔過時,理工科專業(理、工、農、醫)占比最高,達45.15%;社會科學類專業(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占28.26%。 ;人文學科(文學、歷史、哲學、藝術)占24.05%。此外,人文學科(文學、歷史、哲學和藝術)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后悔學業的比例最高。
2. 大學畢業生的求職偏好
1.超過70%的大學畢業生求職首選國企
當大學畢業生被問及求職時最看重的因素時,薪資和福利以83.3%的得票率位居第一;工作發展和晉升空間位居第二,達75.7%;穩定性、公司實力和規模排名第三。三、四。
受訪大學畢業生中,求職時選擇國企/央企的得票率最高,達到72.6%;政府機關/機構以34.6%的得票率位居第二。這與現在的人才求職時偏向于穩定有很大關系。
2、工資大于利息。大約70%的應屆畢業生更喜歡高薪工作。
當被問及求職時更喜歡高薪工作還是自己感興趣的工作時,70%以上的2023屆畢業生選擇高薪工作,69.1%的2024屆畢業生選擇高薪工作。不同學科應屆畢業生就業時選擇高薪工作的比例遠高于選擇自己感興趣工作的比例。其中,理工科畢業生選擇高薪工作的比例最高,達到72.6%;人文專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工作的比例最高。
3、2024年大學畢業生中,近50%期望第一份工作月薪超過8000元。
應屆畢業生第一份工作的期望月薪是多少?本次調查顯示,2024年應屆畢業生期望月薪5000-8000元的比例最高,為42.0%;期望月薪8000元以上的畢業生總比例為46.4%。
4、申請碩士,工資是最重要的,而申請博士,尊嚴是最重要的。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大學畢業生在求職時普遍認為薪資比尊嚴更重要。從大學畢業生對薪資和體面工作重視程度的得分來看,薪資整體平均得分為8.65分,體面整體平均得分為6.98分。
從不同學歷的應屆畢業生得分來看,只有博士生更看重尊嚴而不是薪資,而大學、學士、碩士應屆畢業生都認為薪資比尊嚴更重要。與其他學歷相比,博士職位市場提供的薪資處于較高水平。大多數博士主要是科研人才,自然更加注重尊嚴。
從不同學歷對薪資的評分來看,碩士對薪資的重視程度最高,醫生對薪資的重視程度最低。然而,各學位對薪資的總體重視程度仍處于較高水平。從不同教育背景對尊嚴的重視程度來看,有一個趨勢:教育程度越高,對尊嚴的重視程度越高。
5、應屆畢業生對藍領、銷售崗位的接受程度
1)超過60%的應屆畢業生在沒有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時會選擇做藍領工人
當被問及如果找不到自己喜歡的工作是否會選擇藍領工作時,超過60%的應屆畢業生表示會選擇,39%的人表示不會。其中,2024年應屆畢業生選擇藍領工作的比例為61.8%,略高于2023年。
2)應屆畢業生最想從事的三類藍領工作:餐飲、娛樂等行業的服務人員、送貨員、滴滴司機、快遞員、制造工人
當被問及愿意從事藍領工作的應屆畢業生更喜歡哪種藍領工作時,餐飲、娛樂等行業的服務人員得票率最高,為69.1%;外賣員、滴滴司機、快遞員得票率最高,為41.4%,排名第二;制造業工人以32.5%的得票率排名第三;農林工人以25.3%的得票率排名第四。
3)近60%的應屆畢業生愿意做銷售,59.7%的本科新生愿意做銷售。
對于是否愿意從事銷售工作,59.6%的應屆畢業生表示愿意。其中,2023級愿意的比例為61.2%; 2024屆畢業生的比例為58%。從不同學歷來看,學歷越高,從事銷售工作的意愿越低。其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比例最高,為76.5%;具有學士學位的占59.7%;具有碩士學位的占52.6%;具有博士學位的比例最低,為33.3%。
4)近20%的應屆畢業生在任何情況下都拒絕銷售工作
當被問及哪些情況下可以接受銷售工作時,不愿意從事銷售工作的應屆畢業生,50.3%的人表示只是為了過渡、短期目的; 31.5%表示只有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才會考慮; 18.2% 表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接受。
對于不愿意做銷售工作的原因,認為銷售需要會說話、不適合自己的人得票率最高,達83.6%;認為銷售業績導向性強、壓力過大的人得票率第二高,達67.9%;銷售收入不穩定,不是每個人都能賺到高薪,以55.8%的得票率排名第三。
6、近80%的應屆畢業生可以接受每天少于2小時的加班。
應屆畢業生入職后每天加班多少小時可以接受?根據招聘調查顯示,能夠接受1-2小時的人比例最高為63.7%;其次是2-3小時,占比18.1%;大約1小時,15.5%。
對于職場中常見的加班文化,49.5%的人表示每周偶爾加班幾天可以接受,但經常加班是不可接受的。 43.1%的人表示,如果工作需要,可以加班,但其他時間不接受。
七、應屆畢業生對職場整頓和職場霸凌的看法
1)90%以上的應屆畢業生認為職場需要整頓。職場酒桌文化、內卷加班文化、官僚主義位列需要整治的前三名。
當被問及職場是否需要整頓時,94.4%的應屆畢業生表示有必要,只有5.6%的人認為沒有必要。認為職場需要整頓的人中,86.2%的人表示愿意加入,13.8%的人表示不會加入。不加入的理由中,“保住飯碗比整頓職場更重要”和“職場有規矩,不能事事隨心所欲”,以69.8分并列第一。 % 的選票。
獵聘調查顯示,職場飲酒、飲酒文化在應屆畢業生認為應整改的職場現象中排名第一,得票率為76.4%;內卷化加班文化和職場官僚主義分別以71.4%和71.2%的得票率位居第一。排名第二、第三;職場形式主義以55.6%的得票率排名第四。
2)超過30%的應屆畢業生認為00后整頓職場會非常有效。
對于2000年后職場整頓是否有效,65.2%的應屆畢業生認為會,但效果不顯著; 31.1%的人認為會非常有效,3.7%的人認為不會有效。
3)超過80%的應屆畢業生在遭遇職場欺凌時會選擇通過法律手段維權。
當前,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懂得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談到職場欺凌的解決辦法時,83.6%的應屆畢業生表示會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利;向上級匯報得票率達61.5%,排名第二;直接現場報復和跳槽的得票率也較高,分別為41.2%和33.1%。選擇忍受這種情況的人的得票率只有2%。
當前,大學畢業生既面臨就業壓力,也面臨就業機會。獵聘就業顧問建議,大學生要盡可能提前規劃求職,在校期間通過各種實習和培訓強化專業技能。同時,在找工作時,充分利用應屆畢業生的優勢盡快找到合適的工作,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身價值,從而謀求更大的職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