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來,中國的科學技術與西方國家相比差距很大,包括船舶制造技術、海洋工程技術等,相應的學科研究和人才培養也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直到新中國成立后,中國才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科研和人才培養體系,綜合實力日益增強。
經過70多年的發展,國內高校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實現了從追趕到超越的巨大轉變,成為該學科領域的世界領先者,以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為代表的6所高校躋身世界前十名。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中國大學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實力如何。
上海交通大學
船舶與海洋工程
船舶與海洋工程是工程門類下的一級學科,研究各類船舶的設計、結構、性能、制造、檢驗及海洋開發技術,主要培養從事船舶與海洋開發的高級技術人才。
當然,該學科的研究對象并非僅僅船舶,還包括各類海上運載工具,例如水面艦船、海上移動固定結構物、水面平臺、水下潛水器等,涉及的專業內容涵蓋力學、材料學、輪機工程、船舶設計原理等。
半個世紀以來,國內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的快速發展與整個產業的崛起密切相關。
中國擁有1.8萬公里海岸線和300萬平方公里海洋面積,海洋資源十分豐富。海洋相關產業,無論是海上運輸、海洋漁業、海上旅游,還是海上油氣開發、海洋工程建設等,都與船舶制造和海洋工程學科密切相關。
在實際生產中,船舶工業有“綜合工業之冠”的美譽。在國民經濟116個行業中,與船舶工業直接相關的行業多達97個,其中冶金、機械、電子等行業關聯最為密切。據行業統計,建造一艘萬噸級船舶一年可以為船舶及上游產業提供3000多個就業崗位。
原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
國內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實力
新中國成立前夕,國內高校才正式設立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至今也不過七十余年,但我們已經追上世界高校的步伐,如今網校頭條,國內高校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已經遙遙領先。
目前,全國有20多所高校開設船舶與輪機工程專業,各高校實力參差不齊船舶與海洋工程排名,各高校在專業發展、師資隊伍、專業科研設施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但基本上各高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優勢。
從學科劃分上看,船舶與海洋工程為一級學科船舶與海洋工程排名,下設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與制造、輪機工程、水聲工程三個二級學科。國內高校中,哈爾濱工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天津大學等4所高校擁有船舶與海洋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有4所高校被評為國家二級重點學科:大連理工大學的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與制造,大連海事大學、海軍工程大學的輪機工程,西北工業大學的水聲工程。
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實力最強的哈爾濱工程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均獲評A+,海軍工程大學獲評B+,其次是天津大學和大連海事大學,均獲評B,武漢理工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獲評B-。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沒有一所院校獲得A或A-,可見哈爾濱工程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的實力遙遙領先。事實上,在2022年第二輪“雙一流”建設中,哈爾濱工程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也入選了世界一流學科名單。
國內高校在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處于世界領先水平,2022年軟科學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共有21個國家和地區的50所高校上榜該學科,其中中國大陸高校上榜18所,數量居世界首位。
其中,國內有6所高校躋身世界前十,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分獲第一、第二名,表明我國高校在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領域處于絕對領先地位。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世界一流學科排名
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實力
總體來看,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綜合實力最強的是上海交通大學和哈爾濱工程大學,其次是天津大學、大連海洋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我們來詳細看一下。
1.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系始建于1943年,至今已有近80年的歷史,是我國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教育和科研的發源地,其實力自然是無可比擬的。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系擁有一批功能齊全、配套齊全的重大實驗設施,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在世界高校中名列前茅。2006年被選定建設船舶與海洋工程國家實驗室。
無論是在世界一流學科創建、國家重點學科建設、全國學科評估,還是在全球學科實力競爭中,上海交通大學都沒有讓人失望。80年來,這里涌現出一大批行業技術和管理人才,包括第一艘航空母艦總設計師朱英夫院士、第一艘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院士、第一艘萬噸級艦總設計師陳新龍等,為國家船舶工業和海洋探索提供了人才、科研、技術的全方位支撐。
國家海洋工程重點實驗室
2.哈爾濱工程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堪稱國內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的“雙子星”,兩校勢均力敵,相媲美。
好工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前身為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簡稱“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海軍工程系船舶工程系,下設船舶工程、海洋工程兩個專業方向,現已成為國內相關領域重要的學科培育和科學研究基地。
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和創建世界一流學科的強勢力量,擁有世界領先的實驗設備和技術實力,其中“風、浪、流海洋環境模擬池”擁有國內唯一的XY航行器系統,擁有我國唯一認定的船舶與海洋領域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船舶與海洋工程力學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牽頭成立了全球首個船舶與海洋工程創新合作組織()。
多年來,哈爾濱工程大學取得了一大批優秀的科研成果,設計了我國第一艘水翼試驗快艇、第一艘小型水動力試驗潛艇、第一臺軍用智能水下機器人、第一座艦船試驗臥式循環水池等。
哈爾濱工程
3. 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也是我國最早設立船舶與輪機工程專業的高校之一,設有輪機工程與智能航海、高技術船舶與海事裝備智能設計與管理、國際航運與船舶與海洋工程智能管理3個專業培養方向。
天津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被評為B類,與大連海事大學并列第四,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學科擁有2名雙聘院士、1名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等學科帶頭人,以及水利工程仿真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水利工程仿真與安全監測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重大科研平臺。
天大
4.海軍工程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是一所船舶工程領域實力雄厚的高校,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海軍工程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獲得B+評價,位列國內高校第三名,該學科船舶工程學科為二級國家重點學科。
海上大學
5.武漢理工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創建于1946年,歷史悠久,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學校建有國家水運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高性能船舶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10個國家級、省級科研基地,成為進軍學術前沿的利器。同時,學校擁有船舶運輸實驗實訓教學中心等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并與外高橋造船廠、江南造船廠等行業骨干船舶企業達成合作,成為大學生實習基地。
武漢理工大學
6.大連海事大學
為建設世界一流研究型海事大學,大連海事大學整合相關優勢專業組建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與制造為國家二級重點學科,擁有船用小型燃氣輪機技術實驗室、救助打撈工程實驗室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成為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的實力雄厚的學院。
大連海事大學
近年來我們在船舶技術、海洋探測等領域取得了長足進步,這與這些名校源源不斷的高水平人才輸送密不可分。希望我們的高校能夠走得更遠,打造出更多世界一流的學科,為國家建設培養更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