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題主題就是指思維對象,也就是命題人要求你所答的內容。審清了這一要求,選擇的方向就確定了。2019年江蘇簡單學習網歷史簡單題及答案。
1.閱讀下面材料:
自唐天寶以來,方鎮屯重兵,多以賦入自贍……五代方鎮益強……厚斂以自利……帝始即位,猶循前制……及趙普為相,勸革去其弊。中命諸州度支經費外,凡金帛以助軍實。
悉送都下,無得占留。又,方鎮闕帥,稍命文臣權知……復置轉運使,為之條禁文簿,漸為精密,由是利歸公上而外權削矣。
——《續資治通鑒》
回答:
(1)文中“唐天寶”指哪個皇帝在位時期?(2分)
(2)文中“上”指哪個皇帝?(2分)
(3)文中“轉運使”的職責是什么?以文臣做方鎮守帥對誰有利?(4分)
(4)上述史料涉及的措施有何弊端?(4分)
答案:(1)唐玄宗。
(2)宋太祖趙匡胤。
(3)轉運使是中央派到地方管理財政的。文臣做方鎮守帥可以避免割據現象,有利于中央集權。
(4)增設官吏造成龐大的官僚機構,這是北宋中期社會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
2.以下兩段是恩格斯對西歐宗教改革的評論。
比較一般的歷史的運動常有宗教色彩,甚至在基督教傳播的范圍內,具有真正普遍意義的革命也只有在資產階級以往的解放斗爭的最初階段的歷史,即從13世紀起到17世紀,才常有這種宗教色彩;而且這種色彩……要用以往的整個中世紀的歷史來解釋,中世紀的歷史只知道一種形式的意識形態,即宗教和神學。
加爾文的信條正適合當時資產階級中最果敢的大膽的分子的要求。……,加爾文教卻在荷蘭創立了共和國。
——摘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編》
回答:
(1)資產階級“解放斗爭的最初階段”采取何種形式?為什么?(6分)
(2)綜合以上材料分析宗教改革的影響。(6分)
答案:(1)反對天主教神學的形式。中世紀的西歐,天主教是封建主階級進行精神統治的有力工具。
(2)打擊了西歐的封建勢力,摧毀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鎖,并成為尼德蘭革命的旗幟。
2.閱讀下面材料:
材料一公等而果欲自別于蔣氏,復欲自別于親日派,謂宜立下決心,接受張楊二氏主張,停止正在發動之內戰,罷免蔣氏,交付國人裁判,聯合各黨、各派、各界、各軍,組織統一戰線政府……
——《紅軍將領關于西安事變致國民黨國民政府電}1936年12月15日
材料二……在此情形之下,貴黨果欲援救蔣氏,則決非調集大軍討伐張、楊不能奏效,實屬顯然……如貴黨能實現上項全國人民的迫切要求,不但國家民族從此得救,即蔣氏的安全自由當亦不成問題……
——《中共中央關于西安事變致國民黨中央電》1936年12月18日
回答:
(1)材料中提到的“張楊”是指誰?(2分)
(2)結合所學知識,“張楊二氏主張”的核心內容是什么?(2分)
(3)從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確定的解決西安事變的基本方針是什么?(3分)
(4)從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對蔣介石的態度有什么變化?(3分)
答案:(1)張學良、楊虎城。
(2)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3)和平解決西安事變。
(4)起初要制裁蔣介石,后轉變為要保證蔣介石的安全和自由。
2.指出戰后美國推行“冷戰’’政策的主要事例,并概述其主要內容。(12分)
答案:主要事例有美國以希臘和土耳其受到威脅為由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發動“冷戰”、“馬歇爾計劃”、組成北約等。美國總統杜魯門以援助為手段,穩定西歐,控制西歐;美國與歐洲一些國家組成政治軍事集團——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針對蘇聯進行“冷戰”。
2019年江蘇
簡單學習網歷史簡單題及答案。其次是“立足材料,聯系課本”。材料所展示問題的角度不一定與課本完全相同,比如某一個歷史事件,課本可能主要敘述其積極性的一面,而材料可能展示其局限性的一面,聯系課本是必要的,應該把材料所反映的內容與課本所學的相關知識掛上鉤,運用所學的知識和觀點進行評論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