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4個專業共招1080人
2016年,中青院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內計劃招收本科生共計1080名,其中某些專業的招生名額與上一年相比有所變動。在本校,2016年的招生專業設置并未發生調整,共有14個專業設有招生名額,并且所有專業都已取消專業方向的招生。具體的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請以教育部發布的指令以及各省市招生辦公室公布的為準。
招生錄取原則:報考考生需為共青團員
中青院進行本科提前批次招生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分數線,若考生未能在該批次被錄取,這并不會影響其在其他批次招生中的正常錄取機會,實際上這相當于為考生提供了額外的機會。根據歷年的錄取數據,學校通常錄取的二志愿考生數量較少,因此我們建議有意向報考我校的考生將我校作為第一志愿進行填報。學校對于省招辦在投檔過程中所采用的投檔成績(包括加分或降分)表示認可。在安排錄取考生的專業時,學校遵循分數優先的原則,依據高考成績的總分(不包括附加分)進行排名。某些專業領域,例如英語、漢語言文學、經濟學、國際經濟貿易以及財務管理等,對于相關科目成績設定了特定的標準。
學校對報考者的政治身份有特定規定,要求必須是共青團員或者中共黨員(包括預備黨員)。同時,在同等條件下,各專業將優先錄取那些在高中階段曾擔任班長、團支部書記等職務的學生干部,以及省市級三好學生、省級優秀學生,其中中共黨員(含預備黨員)同樣享有優先錄取資格。
其他相關招生信息詳情,可以查閱該校招生章程。
錄取參考分數線
該校在各省歷年錄取分數線均位于一本線上,2015年北京地區文科錄取平均分為601分,理科則為574分。如需了解其他省市近年錄取分數,請訪問我校本科招生官方網站查詢。
四大特色專業
該校設有教育部認定的特色專業共四個,涵蓋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工作、法學以及政治學與行政學等領域。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這一專業是我校歷史最悠久的本科教育項目,同時也是學校的代表專業。目前,全國有超過200所高校開設了這一專業。然而,我校始終堅持“青年”與“實務”兩大培養方向,即著重于青少年教育特色,并因此擁有顯著的優勢。在培養模式上,我們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技能。通過設立學術創新獎勵學分、創立“尚著學社”等學術團體,我們引導學生投身于讀書分享會、本科生科研創新訓練項目等活動,以此調動他們投身科研的熱情。同時,我們高度重視專業實習實踐,已建立多個實習實踐基地,其中包括新華社等多個簽約基地,以及國資委等二十余個長期合作伙伴。
社會工作專業領域:近年來,開設此專業的院校數量有所增加,然而,在我校,社會工作與管理系乃是我國大陸地區最早設立的社會工作專業教學系,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我校更是率先成立了全國首個社會工作學院。該專業在國內較早設立了達到一流標準的社會工作實驗室,此實驗室專門用于社會工作專業的實驗教學及其他實踐教學活動;此外,依托于北京市教委的“蒲公英”青少年生命教育基地,開展了一系列實驗和實踐活動;同時,在香港及內地多個地區設立了實習實踐基地或社會工作共建基地,其中還包括了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委托建設的基地。自2014年起,我院與美國福特漢姆大學合作開展了針對社會工作專業本科生的“3+1”培養計劃,該計劃為學生提供了前往美國學習與深造的寶貴機會。
法學專業強調以法學理論為核心,構建起一個以司法技能提升和外語應用能力為突出特點的教學框架,并特別設立了法學案例資料中心、中青法律診所等專門機構。最高人民法院的專職審判委員胡云騰大法官,身為二級大法官,同時擔任法學院院長一職,法學院還邀請了數十位來自法律實務領域的專家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分數線,擔任兼職教授和校外碩士研究生導師。此外,通過檢學合作等多種途徑,建立了教學實習基地,旨在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我校與海外多所高等教育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并相互派遣師生進行學術交流。自2012年起,我校榮幸地成為首批獲得國家認定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畢業生們普遍具備優秀的綜合能力,其中不乏全國范圍內的優秀公訴人、偵查監督領域的佼佼者,以及全國青聯的委員等杰出人才。
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著重于培育那些具備國際視野的研究型與應用型人才。該專業設置了眾多專業著作導讀課程,增加了思想史課程的比例,同時推出了專業導師輔導制度,并輔以研究方法和論文寫作的相關課程,旨在激發學生的學術熱情,加固他們的學術根基。同時舉行“國家治理與社會管理論壇”、“新銳青年政治學者論壇”等活動,邀請了國內外眾多知名學者、政府官員等,他們對相關思想和國家政治形勢進行了深入的解讀與分析。此外,在實踐教學方面,我們建立了涵蓋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多個領域的廣泛且層次豐富的實踐基地。設立了一套職業導師體系,邀請了來自政府部門、非政府公共機構、企業等領域的眾多成功人士擔任導師,他們會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實施定期的職業生涯開發與指導。通過組織職業輔導講座網校頭條,幫助學生們對心儀的行業有更為透徹的了解,從而能更有效地制定個人職業規劃。
轉專業政策、獎助學金政策
為了培育具備綜合能力的專業人才,學校致力于優化學生的知識體系,并確保學有余力的學生能夠拓展更廣泛的知識和技能,特此建立了輔修專業制度,允許在校生依照學校規定提出申請。
大一新生入學后,若個人提出申請,并順利通過相關專業的考核,經學校審核批準,便有機會對所學專業進行調整。
我校提供不同級別的獎學金及專項助學金,旨在資助那些家庭經濟條件不佳的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就業情況:就業率均超過92%
學校在過去三年里,其畢業生的總體就業率連續超過九成二,其中2015年更是達到了九成五以上。我們學校不僅重視就業率的提升,更注重畢業生就業的素質。眾多畢業生成功進入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機關、共青團以及其他社會組織,以及眾多大型企業單位工作。近年來,學校積極鼓勵并推動學生投身于西部基層、選調生、村官等國家及地方重點扶持的就業項目中。學校考研錄取率持續穩定上升,且畢業生普遍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國內外著名高校錄取。同時,出國留學的機會也相當豐富,不少學生成功進入世界知名學府深造,例如2015屆畢業生中就有同學考入了哈佛大學、紐約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學、多倫多大學以及澳大利亞的悉尼大學等。
報考建議:報考專業要與自身素質匹配
在填報志愿前,考生務必仔細研讀各高校的招生規定,掌握其錄取標準和特別規定,同時關注該校近年來的錄取分數線;此外,還需深入探究心儀專業的具體要求,評估個人條件與專業需求的契合程度,并根據自身的學業與職業規劃做出決策;最終,建議考生在挑選學校與專業時,應保持理性與個性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優選擇。
學校聯系方式
本科招生咨詢電話:
學校網址:
招生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