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GPA 怎么算?”“大學接受哪一種算法?”“我可以只提交最高分的成績單嗎?”這些是我們在計算 GPA 時遇到的最常見的問題。
今天就來詳細說一下各個留學國家的GPA計算方式,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01
GPA 是什么?
GPA 是 Grade Point 的縮寫,即平均績點(平均成績,平均績點),是大多數大學和高等教育機構用來評估學生成績的制度。
GPA的計分體系有很多種,比如4分制、5分制等,計算方式也有很多種,不同的計分體系、不同的算法得到的最終分數會有所不同,當算法分數不一致時,可以選擇分數最高的GPA算法。申請留學時必須提供合格的GPA,GPA是大學招生官評估學生水平和學習態度的重要指標,也是申請留學的硬性指標,所以GPA對于留學來說非常重要。
02
GPA國內算法
一般來說,國內學校頒發的正式成績單上常見的兩種評分方式,一種是加權平均分,一種是算術平均分。
1. 算術平均數公式=課程成績總和÷課程數
2.加權平均成績公式=(每門課程學分乘以成績加總)÷總學分
例如:課程 A 有 4 個學分,成績為 91,GPA 為 4.0;課程 B 有 3 個學分,成績為 82,GPA 為 3.0;課程 C 有 2 個學分,成績為 85,GPA 為 3.3。則 GPA = (4.0×4+3.0×3+3.3×2) ÷ (4+3+2) ≈ 3.51
除了這兩種常規算法外,現在國內很多學校都有自己特殊的GPA算法,主要分為4分制和5分制。例如:
單門課程 GPA 采用 5 分制:60 分 = 1.0 及格 GPA,每增加一分增加 0.1,例如 81 分 = 4.1 GPA
公式:平均GPA = 課程總GPA ÷ 課程數量
四點制
因為每個國家,甚至每個學校的評分體系都不一樣,所以在申請國外學校的時候,需要把它們轉換成他們習慣的形式。
02
按國家/地區轉換
英國
英國的GPA算法比較特殊,及格分數線設定為40分,不同的GPA會對應不同級別的學位證書。
英國大學通常采用等級制來劃分學生的成績,具體劃分方法如下:
1. 頭等艙
70分以上績點3.3算什么水平,通常只有10%左右的學生能拿到一等學位。對應國內成績90+網校頭條,對應國內GPA 3.8-4.0。
2. 二等學位(Class)
60-69分,二等一,是絕大部分學生能拿到的分數,也是申請英國好學校碩士的基本要求。對應國內分數為80-90分,對應國內GPA為3.3-3.79。
3. 下層階級
50-59分,這個水平對應申請的好學校很少,只有少數專業能接受。對應國內分數線是75+分,對應國內GPA 3.0-3.29。
4. 三等艙
40-49分相當于剛通過考試,勉強拿到學士學位,對應國內分數在60分以下,對應國內GPA為2.0。
英國大學申請主要參考百分比制平均分,以申請者所在學校出具的成績單或平均分證明為準。若無百分比制平均分,則以平均績點作為參考。少數學校會按照統一算法重新計算學生的GPA。
需要注意的是,英國對中國大學的分類是有自己的,對985大學、211大學、非985大學的劃分是不一樣的。同等條件下,如果你是985大學,對應的分數是83,也就是3.3。如果你是211學生,同樣的分數可以適當降低0.1~0.2,也就是84就是3.3;如果你是非985大學,一般來說,平均分數85對應3.3。
美國
在美國,學生的成績分為A、B、C、D、F五個等級,其中A為4分,B為3分,C為2分,D為1分,F為0分。
例如:3.5,3.54。那么中國成績轉換成美國4分制GPA的方法如下:
例如某學生的5門課程的學分及成績為:
4門A類課程學分,成績為92(A);
課程B三學分,成績達到80分(B);
兩門 C 級課程學分,成績為 98(A);
6 門 D 類課程學分,成績為 70 分(C);
三個 E 課程學分,成績 89(B)。
以上五個成績的GPA為:GPA=(4*4+3*3+2*4+6*2+3*3)/(4+3+2+6+3)=3.00
如何利用GPA成績選擇美國大學?
1. GPA成績3.7以上:建議選擇排名前50的大學;
2. GPA成績3.0-3.7:建議選擇Top 50的大學;
3. GPA分數低于3.0:建議選擇3.0左右的大學;
澳大利亞
澳洲大學的GPA具體計算方法每個學校都不一樣,一般來說A級記4分,B級記3分,C級記2分,D級記1分。有些學校是按照7分制來計算GPA的,比如昆士蘭大學、麥考瑞大學,澳洲國立大學今年也公布了新政策,表示采用7分制GPA算法。
具體的轉換方法可以參見下圖:
申請澳大利亞本科課程:
1.國內重點中學,平均成績75分以上
2.國內普通中學,平均成績80分以上
申請澳大利亞研究生課程:
1. 211大學,大學平均分75分以上
2. 非211大學,平均分80分以上
加拿大
加拿大一般采用4分制、4.33分制、12分制、AC制,按照加拿大大學通用算法,中文百分制分數可以換算如下:
90分以上,A+級,GPA 4.3
85-89分,A級,GPA 4.0
80-84 分,A- 級,GPA 3.7
75-79分,B+級,GPA 3.3
70-74,B級,GPA 3.0
65-69 分,B- 級,GPA 2.7
60-64 分,C+ 級,GPA 2.3
本科申請要求
加拿大本科申請時,學校針對不同國家有專門的GPA要求,中國學生的GPA要求一般在80分以上,熱門專業的要求就更高了。加拿大學校一般認可中國高中成績,如果想申請名校,高中三年平均成績必須在85分以上。當然不同專業對成績的要求也會有所不同。
碩士學位申請要求
在申請碩士的過程中,由于學生在大學最后兩年會修讀較多的專業課程,學校會同時看整體水平和最后兩年的成績,因此申請要求一般要求整體GPA達到3.0(或最后兩年成績達到3.3)。
我們以幾所加拿大大學的GPA要求為例:
1.4分制
例如麥吉爾大學對中國學生的最低GPA要求是80%,錄取一般要求GPA在3.3以上。
2. 4.33分
例如在英屬哥倫比亞大學,90%的成績相當于UBC體系的GPA 4.33;而對于中國大學生來說,常規成績要求在80%以上,也就是GPA 3.7以上。
3. 12分制
例如卡爾頓大學,90%的成績相當于卡爾頓評分系統中的GPA 12,而中國學生的最低申請要求是GPA 9.0,相當于B+,相當于中國大學平均分數的77%-79%。
香港、新加坡
香港學校并沒有統一的GPA計算方法。
例如香港大學采用4.3分制,B級對應3.0,也就是說80分對應3.0。
香港中文大學采用4.0分制,B級對應3.0分。另外,香港學校基本沒有百分制,而是以GPA來體現成績。
香港直接以申請人學校的標準進行評核,主要看平均分數或平均績點,亦參考評分制度(),因此不同的評分標準在應用上也有差異。
舉例來說,申請人A的加權平均成績是85分,而學校的評分標準是80分代表良好;申請人B的加權平均成績也是85分,但學校的評分標準是85分代表良好,那么香港學校一般會認為申請人A的成績優于申請人B,因為B才剛達到“良好”的水平,而申請人A已大幅超過“良好”。
如果你本科絕對成績不高,但學校給的分數太低,那么可以開出排名證明來證明成績。比如B申請人先提供排名證明,那么香港學校會認為B的成績相對更有價值。
新加坡的大學并沒有統一的GPA算法績點3.3算什么水平,對于申請者GPA的評判標準和香港基本相同,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04
如果我的 GPA 不夠高該怎么辦?
各個學校的評分標準和考試難度都不一樣,所以以 GPA 作為錄取標準的劣勢也很明顯。對于國內考生來說,這一點尤其不利。GPA 低一般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解決:
1. 努力提高標準化考試成績。標準化考試成績能直接反映你的學習能力。如果你的 GPA 不夠,提高其他標準化考試成績是一個好方法。
2. 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招生辦希望招收的是在學業之外,在生活方面也表現優異的全面學生。因此,在分級篩選階段,體育類學生的 GPA 較低,而學業類學生的 GPA 較高,可以同時被錄取。
3. 書面解釋:這是最重要、最正式、最有效的方式,你可以在寫作中酌情解釋。因為不同學校的評分習慣不同,適當的解釋,輔以班級排名的證明,基本可以減少這方面的不利影響。或者如果你在某個階段出現了特殊情況,暫時影響了你的 GPA,但其他方面還是很優秀的,這種解釋是一些教授可以接受的。
4. 刪除部分低分課程。一般來說,國內很多學校在成績公布的時候,是允許學生刪除部分課程的,因為國內本科的學分普遍比美國的最低要求要多,所以要跟學校了解清楚哪些課程可以刪除,哪些課程必須保留。在此基礎上,刪除一些不重要的低分課程,但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像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毛澤東思想、體育課等課程,不能全部刪除,畢竟人不是傻子。
TIPS:一般來說,申請人需要提供中文成績單和英文成績單,中英文成績單的格式需要一一對應,保持一致。成績單翻譯件推薦的方式是學校直接出具英文成績單,因為學校直接出具成績單翻譯件省時省力,而且可以直接加蓋學校公章。
教育咨詢:
電話:
梁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