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經教育部正式批準設立,是一所普通本科院校。該學院始建于2002年8月,由武漢工程大學與武漢化院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發起,采用全新的機制和模式聯合興辦。學院以提供普通本科教育為核心,致力于培養化工、材料、通信、電子、經濟、管理和藝術等多個學科領域的高級應用型專業人才,是一所全日制的普通高等學校。
學院位于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武漢·中國光谷”的核心區域,四周環繞著秀麗的自然風光、宜人的環境、深厚的文化氣息、便捷的交通網絡以及完善的現代教學和生活設施,緊鄰南湖的湖畔,占據著地理位置上的優勢,環境亦十分宜人。
學院擁有超過800畝的校園面積,教學樓和行政設施總面積達16.8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量超過70萬冊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信息學院,教學與科研設備總價值高達6530余萬元。目前,學院共有教師659名,其中88.6%的教師擁有碩士學位或更高學位,80.3%的教師擁有中級或高級職稱,此外,還邀請了40余位專家學者及知名人士擔任學院的客座教授。
學院內設有機械與電氣工程系、化工與材料工程系、經濟與管理系、建筑工程系、藝術設計系以及公共學部等六個系部,這些系部涵蓋了工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和藝術學等七個學科門類,共設有39個本科專業和11個專科專業。目前,學院全日制本科和專科學生的人數接近一萬人。
學院設有三個重點扶持的本科專業,開設一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擁有兩門省級精品課程,參與四個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項目,實施五個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開展五個省級教學研究項目,承擔一個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設立一個省級重點(培育)學科,建設兩個省級實習實訓基地,并擁有一個國家地方所屬高校“本科教學工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在省級質量工程方面數量位居同類高校之首。通過了湖北省本科專業教學合格評估,擁有學士學位授予權。
學院師生在“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結構設計大賽、藝術設計大賽、外語翻譯大賽等多項國家和省市舉辦的課外競賽中表現卓越,屢獲殊榮。特別是在2017年的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學院師生榮獲的獎項數量和級別在湖北省同類高校中均位居首位。近年來,該機構榮獲國家級獎項超過100項,省市級獎項亦超過200項;同時,發表了100余篇省級優秀學士學位論文;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4%以上,考研錄取率更是高達14%。
學院打造了校園智慧教室,實現了教學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設立了羅克維爾自動化實驗室,旨在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技能;我們擁有國內領先的4G移動通信實驗室、高速大容量光傳輸實驗室以及政治理論課網絡工作室等特色實習實訓基地;此外,我們與包括中國電信、浙江物產化工集團在內的100多家國有大型、中型企業、外資企業以及民營企業建立了緊密的校企合作聯系,這些合作基本滿足了學生實踐需求,并實現了實踐環節與就業的緊密銜接。
學院中涌現出眾多省級乃至國家級的先進團隊與杰出人才,其中包括被譽為“湖北省高等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的集體,充滿活力的團支部網校頭條,師德典范陳輝老師,全國民辦高校優秀輔導員李承亮老師,自強不息的學子檀正聞與梅尤威,以及拾金不昧的郭亭同學等。優秀的學生在品德與學業兩方面均表現出色,他們有資格獲得國家級的獎學金,包括但不限于國家獎學金和國家勵志獎學金,同時還能爭取到學院頒發的綜合獎學金、單項獎學金,以及來自社會各界的獎學金。
社團活動、科技競賽、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多種課外形式,共同豐富了校園生活,同時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信息學院,它們助力于提升我們的個人綜合素質。這些活動傳遞著學院的文化精髓,助力我們實現自我價值,并回饋給他人及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