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財產損失保險:火災保險、運輸保險、工程保險3.責任保險:公眾責任保險、產品責任保險、雇主責任保險、職業責任保險(六)我國保險法中財產保險的理論分類和保險業務的法定分類財產保險合同,是由保險合同當事人事先確定保險標的的價值,并在合同中載明,以確定保險金額的最高限額。定額保險合同成立后,發生保險事故,造成財產全部損失的,不管保險標的的實際價值是多少,保險人應當以合同約定的保險價值作為計算賠償金額的依據,而不必對保險標的重新估價。如果是部分損失,只需確定損失的比例,此比例與雙方確定的保險價值的乘積,就是保險人應賠償的金額。 在實際操作中,定值保險合同多適用于海上保險、國內貨物運輸保險、國內船舶保險以及一些以價值難以確定的藝術品作為保險標的的財產保險。不定值保險合同是指保險當事人事先不確定保險標的價值,而是在保險事故發生后對其價值進行估計、確定損失的保險合同。僅以保險金額作為保險事故發生后賠償最高限額的保險合同。實踐中,多數財產險保單為不定值保險合同形式。不定值保險合同中,保險標的價值是在保險事故發生后才進行估計的,其價值在保險合同成立后至保險事故發生前期間可能會發生變化,這就引發了保險價值確定標準的問題。
保險實踐中,保險價值通常以市場價格確定。保險人支付賠償的最高金額,以保險事故發生時保險標的的市場價格為準。當不易以市場價格確定保險價值時,也可采用重置成本減折舊法或其他估價方法確定保險價值。但不定價的保險合同中也會對保險金額有明確的約定。保險事故發生后,以約定的保險金額作為最高賠償金額理賠員考試,在保險標的估價范圍內確定損失和實際應賠償的數額。換言之,損失高于定額的,以定額為限;低于定額的,以實際損失為準。 3.按承保范圍不同分為:財產損失保險(承保的是有形財產及有關利益的)、責任保險(承保被保險人依法應當對第三者承擔的民事損害賠償責任的)、信用保險(承保債務人的債權的)、保證保險(承保人的債權的)。 4.按保險標的的性質分為:實物保險(現存的有形財產及有關利益的)、負財產保險(因被保險人的過錯行為造成人身傷害、第三者遭受的財產損失,依法應當承擔的民事損害賠償責任的)。 財產保險業務包括:財產損失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險、保證保險和其他業務。 人身保險業務包括:人壽保險、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 3、確定保險金額的依據不同(根據保險價值確定-雙方約定) 基本功能(保險原有的、固有的功能):一種觀點:分擔損失和補償損失,另一種觀點:經濟補償 衍生功能(在基本功能上產生的):防災防損、融資功能。
保險利益原則、最大誠信原則、近因原則、損失補償原則、代賠原則、重復保險分攤原則。未決賠款準備金:是會計年度決算前尚未決定賠付或應付而仍未支付的賠款,所以要從當年的保費收入中提取準備金。未決賠款準備金的估算方法有逐筆估算法和平均值法(根據公司前期損失數據計算平均值,再根據對未來賠付金額變動趨勢的預測進行修正,將平均值乘以已報案件數,得出未決賠款金額)。賠付率法:選取一定期間的賠付率,對某一類業務的最終賠付金額進行估算,從預計的最終賠付金額中扣除已支付的賠付及賠付費用,即為未決賠款金額。 4、財產保險合同理賠省級集中的目標是:通過建立賠付中心,依托省公司理賠管控運營平臺,實現對規定模板的集中理賠,對理賠關鍵風險點進行省級集中運營。實現賠付成本降低、數據準確真實、費用清單規范、專業能力提升、運營風險可控的目標。定損權限:車險超權限案件、賠付比例高的案件、省內一般賠付的超權限案件、使用自定義車型或自定義配件/工時超過規定金額的案件應報送省分公司進行集中定損。估價權限:車險省級集中估價業務范圍為所有涉及更換費用的案件估價。省級集中估價形式包括對省分公司已保持本地化價格的配件進行自動估價網校頭條,超過上述條件的任務由省分公司進行人工估價。 理賠權限:省分公司應在新車險理賠業務系統中制定規則理賠員考試,將以下車險案件報送集中理賠:1.盜搶險案件、自燃險案件、車輛全損事故案件一律報送省分公司集中理賠。
2.省分公司應在《保險法》規定的范圍內確定車險案件理賠時限和總公司理賠時限,凡未在規定時限內結案的案件,一律報省分公司集中理賠。3.根據本地區賠付情況,對超過一定金額的理賠、高風險客戶理賠以及其他應嚴格控制報送集中理賠的理賠案件,可制定業務規則。醫療復核:對地市分公司受理的涉及意外傷害的車險和非車險理賠,省分公司應在新車險理賠業務系統和新非車險理賠業務系統中制定規則,將超過規定權限的案件所涉及的醫療費用、死亡賠償金、傷殘賠償金或相關費用(如被撫養人生活費、誤工工資、護理費等)報送集中復核。直接理賠費用是指與某一具體理賠案件直接發生的相關費用,包括:1.專家費用;2.律師費及訴訟費;3.驗損費; 4.估價。間接理賠費用是指保險事故調查過程中發生的無法分攤至具體理賠案件的相關費用,包括:1.理賠調查車輛在理賠調查過程中發生的燃油費、過路費、修理費等;2.理賠調查人員在理賠調查過程中發生的電話、電報、傳真、電子證據收集歸檔費、膠片購置及沖洗費用等郵電費用;3.理賠調查人員前往外地調查理賠的交通、住宿、餐飲和補貼費用。省分公司要按照總公司要求,集中辦理遲報、撤案、重審理賠及寬大理賠審查管理等工作。
應報總公司審批的,省分公司應認真審核上報。對于應加強的拒賠、追償、訴訟案件、車險越權案件待處理預估損失金額調整,省分公司應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確定歸口范圍和權限,制定業務規則,報省集中處理。省分公司應在新車險理賠系統中配置相關業務結算規則。對符合條件的案件,數據采集員發起結算任務后,系統自動結算并報送審核,實現小額案件快速自動結算,提高理賠速度和結算業務規范化。待處理理賠指報案后尚未結案、撤銷或拒賠的理賠,包括未立案和已立案未結案的案件。目前該業務只統計未結案的待處理理賠,以理賠審核通過為結案標志。 未決賠款指綜合業務處理系統(以下簡稱業務系統)中的未決賠款,指未決賠款未來可能發生的賠付費用,包括已報案未立案的未決賠款和已立案未結案的未決賠款。目前業務只統計已立案未結案的未決賠款,已報案未立案的未決賠款由精算部門采用精算方法計算。未決賠款指業務系統中的未決賠款(含跨省未決賠款)。當只有一張賠付計算單時,若該賠付尚未結案,則按預計損失金額(含直接賠付費用)確定未決賠款;若該賠付已經結案但尚未核準,則按結案金額(含直接賠付費用)確定未決賠款。當有多張計算單時,若部分計算單已核準,部分計算單正在編制中,則未決賠款指所有已核準的計算單的預計損失金額(含直接賠付費用)減去結案金額(含直接賠付費用)。 該金額不能為負數,否則必須先調整預計損失金額。
公估人或驗損員提交的各期中估計損失金額發生變化; 有新證據(如財產損失或人身傷害事故評估報告)表明估計損失金額發生變化; 理賠效率指標:包括理賠周期、立案率、立案周期、報告年度內結案率、案件處理率 理賠管理指標:包括時限立案率、未結案率、損失估算偏離率/賠款估算偏離率、取消追償率。詳情請參閱《車險理賠實務》2009年版 六、相關法律制度 A 定額保險合同 B 定額保險合同 C 非定額保險合同 D 非定額保險合同 7.人身保險中的各類財產保險合同及健康保險合同的醫療費用合同均屬于(B) A 定額保險合同 B 補償性保險合同 C 給付性保險合同 D 特定保險合同 8.投保人對保險標的應當具有保險利益。 如果投保人對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保險合同無效,這樣規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投保人利用保險合同從事投機、賭博等不法行為,減少(B)發生的概率。A社會風險B道德風險C經濟風險D政治風險9、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或事件發生后,保險人應當承擔的保險賠償或給付責任是(B)A保險賠償B保險責任C保險給付D保險索賠A深度B規模C范圍D限額11、責任免除,是指保險人按照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的約定不承擔保險責任的范圍,是對保險責任的一種(B)界定A界定B限額C確定D擴大12、保險期間,是指保險人向投保人規定的(D)保險期間的起止日期,即保險合同的有效期間。
A 風險控制 B 風險管理 C 保險合同 D 保險保障 13.如果事先沒有約定,發生糾紛后,一方也可以直接發起(B)。 A 調解 B 訴訟 C 仲裁 D 談判 14.附加條款是對基本條款的修改或變更,其效力(C)是基本條款。 A 低于 B 等于 C 優于 D 相似 A 相似 B 相同 C 不同 D 無法比擬 16.保險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以(A)的規定為準。 A 保險單 B 保險條款 C 投保單 D 保費收據 17.保險雙方當事人協商、修改保單內容的文件是(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