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人們通常所說的魯南,狹義上指的是濟寧、臨沂、棗莊三個地級市,廣義上指的是日照、臨沂、棗莊、濟寧、菏澤五個地級市。 小編這里提到的魯南經濟區,是山東省“兩心三圈一組”總體區域發展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臨沂、棗莊、濟寧、菏澤四市。 它不僅僅是狹義上通常理解的魯南。 這是菏澤,但缺乏陽光。
這里所說的“一批、兩心、三圈”,是指支持濟南、青島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提高綜合承載和輻射帶動能力。 以城鎮化為方向,培育發展濟南都市圈、青島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山東半島城市群。 實施省會、膠東、山東三大經濟圈區域發展戰略,推動形成全省區域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省會經濟圈包括濟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濱州、東營7個城市。 以濟南為核心,推動淄博、泰安核心圈融合,輻射帶動聊城、德州、濱州、東營聯動圈協同發展,打造沿黃文化旅游生態帶打造“泰安-濟南-德州”和“淄博-濟南-聊城”發展支點,構建“一中心、兩圈、一條帶、兩個支點”的發展布局。
膠東經濟圈包括青島、煙臺、威海、濰坊、日照等地。 以青島為核心,依托高鐵、高速公路等交通軸和沿海發展帶,培育壯大泛膠州灣區、泛芝罘灣區、泛萊州灣區,構建“中心引領、軸心帶動、灣區帶動、多點支撐”的陸海總體發展布局。
魯南經濟圈包括臨沂、棗莊、濟寧、菏澤四個城市。 依托魯南高鐵(日東高速),大力發展臨沂新區、菏澤新區,建設沿黃生態經濟帶、南部山地經濟帶、蘭草(魯南段)高鐵加快開發區建設,建設濟廣至德商高速公路發展走廊、濟徐高速公路(大運河)發展走廊、京滬高鐵(京臺高速)發展走廊、京滬高速公路發展走廊,打造發展大通道布局“一軸驅動、兩區引領、三帶協同、四廊支撐”。
看了一遍又一遍,很多人可能不相信,甚至感到驚訝。 印象中比較落后的魯南四個城市,其實可以組裝成一個經濟圈。 這怎么可能? 例如,省會和膠東經濟圈分別由濟南和青島兩個中心城市組成。 魯南經濟圈連中心城市都沒有。 根據2020年公開的GDP數據,臨沂市4805億元,濟寧市4494億元,菏澤市3483億元,棗莊市1733億元,確實不算太高。
即使不談經濟,魯南地區連好大學都沒有。 省會和膠東分別有山東大學和中國海洋大學。 魯南真正的大學只有兩所——“曲阜師范大學”和“臨沂大學”。
最后回到我們的主題,魯南經濟圈的大學是什么樣的?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濟寧大學、菏澤大學、棗莊大學這三所與所在城市同名的地方大學,看看它們從哪里來,現在發展得怎么樣。
過去的師范學院和現在的學院都是在不到20年前晉升為學士學位的。
如前所述,魯南經濟圈包括四個城市。 今天我們只講三所與城市同名的“學院”。 原因是臨沂學院更名為“大學”。 正如之前提到的,今天我們重點對這三者進行比較。 同一年級、同一命名規則的大學。
回顧學校的歷史,這三所學院的前身都是師范學院。
濟寧學院的前身是1951年創辦的藤縣區干部文化輔導學校,前身為濟寧師范學院。 2007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集寧學院。 2008年11月,始建于1905年的百年名校曲阜師范學校并入學校。
菏澤學院前身是河北、山東、豫區第二師范學校,始建于1949年初,1958年8月改制為菏澤師范學院。2004年5月,教育部批準菏澤學院為普通本科院校。
棗莊學院前身為創建于1971年的棗莊師范學校,1984年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棗莊師范學院。 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棗莊學院。 2012年,并入棗莊師范學校(原名1908工業中學,創建于2001年)。
作為一個局外人,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這些學校升級改名時,都去掉了“普通”二字。 這可能與更名時山東省已有山東師范大學和曲阜師范大學兩所師范大學有關。 與煙臺師范大學等師范本科院校有關,可能也希望往綜合性院校方向發展,不管怎樣,“師范”二字已經被去掉了。 在山東,他們并不是唯一三所這樣做的大學。 山東南部的臨沂大學、再往北一點的聊城大學、煙臺的魯東大學在更名時都去掉了“師范”二字。
那么,為什么大家都這么有信心,直接稱之為XX學院呢? 因為他們所在的城市確實是相當有名的。 例如,濟寧市是著名的孔孟之鄉。 曲阜位于濟寧,全世界華人都敬佩不已。 菏澤市被譽為牡丹之鄉,常與河南洛陽相提并論。 世間爭吵不斷; 棗莊市也不容小覷。 因鐵道游擊隊與臺兒莊的戰斗而聞名中外。
了解了以上兩點,你就明白為什么原濟寧師范學院、菏澤師范學院、棗莊師范學院升格后分別稱為濟寧學院、菏澤師范學院、棗莊師范學院了。 與鄰近的河南省不同,XX師范學院步行街遍布。
已經積累了堅實的發展基礎,未來的前景都是應用型大學。
前面提到,濟寧學院本科升學時間比菏澤學院、棗莊學院晚三年。 但從綜合實力來看,三所學校其實都差不多。 可以說,這三所大學都取得了快速的發展。 不過名氣還沒有那么大,不信的話我們先看一下排名。
從最簡單直觀的排名來看,他們的排名并不算太高,而且在不同榜單中的位置也略有不同。
濟寧學院在軟科、校友會、武術聯排名中分別位列第510位、第465位、第656位。 菏澤學院在軟科、校友會、武術聯排名中分別位列第522位、第451位、第663位。 排名中,棗莊學院在軟科、校友會、武術聯三項排名中分別位列第555位、第451位、第585位。
雖然三所大學在不同的榜單中交替領先排名,但基本上都排在400名以下。在這個排名段,人們對排名變化不再那么敏感,所以沒必要那么在意排名。
從“建筑物”或者所謂的硬件來看,確實有以前不存在的建筑物。
濟寧大學占地1613畝,建筑面積56.91萬平方米。 圖書館藏書紙質圖書187萬冊,中外文期刊1200余種,電子圖書98萬余冊,電子期刊192萬種,電子資源數據庫46個。 校園綠樹環繞、假山環抱、池塘環繞,環境優雅,風景秀麗。 人們。
菏澤學院現有4個校區,占地總面積1436畝,建筑面積59萬多平方米。 圖書館藏書豐富,其中紙質圖書216萬冊,期刊800余種,電子圖書248萬冊,數據庫44個。 亭臺水榭、花木綠樹相得益彰,賞心悅目。 是讀書學習的理想場所。
棗莊學院正在建設新校區,占地1142畝,校舍建筑面積42萬平方米; 正在建設的新城校區占地1885畝,規劃總建筑面積79萬平方米; 圖書館藏書151.67萬冊網校哪個好,電子圖書202.11萬冊。 冊,電子期刊91.95萬冊。
對于本科學習來說,三所學校的資源確實足夠了。
“大師”自然不少,但高級職稱當然也不多。
學校現有教職工1216人,其中博士126人,碩士學位536人,高級職稱81人,副高級職稱274人,兼職研究生導師58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5人。山東省教學名師、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濟寧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1人。
學院現有教職工1625人,其中專任教師1140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教師896人,高級職稱教師446人。 擁有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培養計劃專家5人,省本科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山東省教學名師8人,獲批省級“青年創業人才引進培養計劃”1人。 ” 施工隊。
棗莊學院現有教職工1360人,其中專任教師1039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300余人,教授、副教授400余人,專兼職博士、碩士生導師80余人。 雙聘院士、長江學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國家級人才14人。
從介紹來看,三所大學雖然高級職稱教師不多,但都擁有大量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 這應該是升學士后引進大量教師的結果。 山東省外籍人才眾多,全省高端教育資源也十分雄厚。 相信未來三所大學的師資隊伍素質將會進一步提高。
在未來的發展中,三所大學將攜手并進。
不久前,山東有關方面正式發布的《魯南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指出,要實施高等教育協調發展工程。 成立山東大學聯盟,打造發展規劃、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多位一體的合作平臺,促進優勢教育資源共建共享。 重點加快青島科技大學臨沂校區和濟寧大學城建設,推動臨沂學院、棗莊學院、濟寧醫學院、濟寧學院、菏澤學院建設應用型大學。 符合國家“雙一流”建設標準,支持曲阜師范大學與臨沂大學聯合開展“雙一流”建設。 支持高校跨地區共建共享學術研究實驗室、研發中心、產學研基地和實踐基地。
如果聯盟真的成立,對于三所大學來說將是一次難得的機遇,有利于協調彼此的重點發展方向,避免陷入同質化惡性競爭。
考生應該選擇誰?選擇你最喜歡的城市和專業
從前面的介紹可以看出,濟寧大學、菏澤大學、棗莊大學的前景都不錯,目前還沒有哪所大學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
從錄取分數來看,三所大學也非常接近。 以2021年為例,全省山東普通段,濟寧學院、菏澤學院最低錄取分數線為478分,棗莊學院為479分。 2021年山東省三所院校最低分及排名可以看下面三張圖。
濟寧學院2021年山東省錄取分數線
2021年山東省菏澤學院錄取分數線
2021年山東省棗莊學院錄取分數線
如此接近的分數線,對于大多數考生來說可能會有些困難。 他們應該選擇誰? 在小編看來,其實很簡單。 關鍵是看兩個因素。 這是小編反復強調的。 一是城市,二是職業。
說到城市,三個城市各有千秋,沒有明顯的區別。 如果與濟南、青島這兩個山東地方龍頭相比,則有著天壤之別。 這個時候就看你自己的情況了。 例如,山東本地考生要綜合考慮是否有親屬居住在那里菏澤學院經濟系介紹菏澤學院經濟系介紹,以及交通等因素; 河南的考生可能選擇菏澤學院的概率較高,畢竟離家較近。 一點。 簡而言之,就是喜歡。
從專業上來說,前身都是師范院校,所以師范專業很受歡迎,尤其是在山東。 我們看到,三所學校2021年各專業最低錄取分數線普遍高于非師范專業。 為什么這么多考生選擇教師專業,可能與教師招聘考試的火爆有關。 師范專業的畢業生還是有一定優勢的。
如果你仔細閱讀小編摘錄的三所學校部分專業的錄取分數線,你可能會發現考生在選擇專業時非常謹慎,并不是隨便查的。 因此,作為考生和家長,在填寫專業申請表時應該非常謹慎,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深入考慮后做出決定。 要知道,在我們國家,無論從事什么工作,很多人都是通過本科專業認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