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大學”
臺軍“三軍大學”前身為“國防大學”,2000年改名,為培養臺灣三軍高級軍事指揮人員的最高軍事教育機構,隸屬于臺灣“國防部”。1969年由原三軍聯合參謀大學、陸軍指揮參謀大學、海軍指揮參謀大學、空軍指揮參謀大學合并而成,下設陸軍指揮參謀學院、空軍指揮參謀學院、海軍指揮參謀學院、戰爭學院等。
國立中正科技學院
中正技術學院是臺灣軍隊培養軍事科技人才、進行武器裝備研發的最高學府。中正技術學院的歷史可追溯至1917年在湖北漢陽創辦的陸軍工學院,1949年遷臺。1968年,臺灣當局將陸軍工學院、海軍工程學院、陸軍軍械學校和聯勤測量學校合并,成立了這所綜合性工學院。
鳳山陸軍軍官學校
鳳山陸軍軍官學校前身是1924年創辦的著名黃埔軍校,學校經廣州、南京、成都遷臺,1950年復辦,招生對象為陸軍“本級班”(本科生)、預備軍官班、專科生,學校教育沿用臺灣教育部“四年制大學制”,學生需四年八個學期修滿128個學分。
入學第一年,學生不分科目接受“通識教育”(通常包括外語學習、文史學習、政治學習),還要修讀一定量的軍事必修課程,如測繪、讀圖等。第二年以后,學生主要根據畢業后所服役的兵種選擇科目和課程。第三年以后,開始學習“領導與指揮”科目,提高未來軍事生涯中的領導和管理能力。第四年,強調課程內容要注重思考與實踐,增加實踐比重。鳳山陸軍軍官學校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對學生的科技訓練,使畢業生能適應未來戰場的高科技環境。學校的體育訓練內容比較豐富,除了一般體育項目外,還增加了拳擊、抓俘、擒拿等格斗項目。
左營海軍學堂
該校位于臺灣南部海港左營,前身是1867年沈葆楨創辦的船政學堂,1946年在四川重慶正式成立,1949年7月在臺灣復辦,目前是臺灣海軍軍官的主要來源。招生方式為軍民聯招、中正預備學校入學考試、報考入學。軍校學部設電機系、輪機系、海洋科學系、資訊管理系、應用科學系。第一年學生主要學習基礎學科和軍事基礎知識,第二年逐漸增加專業課程,第四年軍事學科重點為“頓牧航海”,先繞島一周,再遠航臺灣外海。左營水師學堂實行新老生混合管理制、民間“大家庭”制。 通識教育與其他軍事院校相同,設有外語系、文史系、政治系,重視科學技術和學科專業技能的訓練。
岡山航空學校
岡山空軍學校前身是1924年孫中山在廣州創辦的航空學校,1949年在臺灣岡山復校專科軍校有哪些,1960年開始招收飛行軍官。學校招生以報考和與軍事院校聯合招生為主。系部設航空工程系、航空機械工程系、航空電子工程系、航空管理系、通識教育中心。新生入學第一年分系學習。飛行軍官班通常實行9周集中訓練。岡山空軍學校“本專科生”(本科生)畢業后需服役14年,專科生畢業后需服役10年。
臺灣軍事學校教育現況
臺軍軍事院校教育基本沿襲國民黨軍事院校“三級??五段”教育體制,聯合院校主要承擔三軍軍官的進修和繼續教育,軍事院校承擔軍種的軍官教育和士官教育,其他院校為非軍事學校,主要培養聯勤人員、預備役部隊和憲兵。
軍官教育
臺軍軍官教育分為基礎教育、進修教育、進修研習三個教育層次(三個階段),軍官訓練以基礎教育、進修教育、指揮(指揮)參謀(參謀)教育、戰爭(戰略)教育、軍事研究五個階段(五個科目)實施,沿著“通才”與“專才”兩條教育路線發展,采取分段分類的方式,依干部經驗與興趣,分階段實施。
基礎教育:臺軍基礎教育又稱訓練教育,以訓練基層軍官為目的,招生對象為高中(職)畢業生,普通生(本科生)訓練年限為4至7年,專科生(專升本)訓練年限為2至3年。課程設計以“教育部”所定本科、專科課程為主,軍事基礎學術課程為輔。學生教育課程安排緊湊,學生自修時間較少。
繼續教育:臺軍實行訓練與晉升相結合的原則,軍官一般先到相應級別的學校接受繼續教育,再晉升,畢業后再分配到更高級別的職務。臺軍繼續教育又稱專門教育,主要招收在職中尉級軍官,培養少校級軍官。臺軍繼續教育比較齊全,多數軍校設有專門班、普通班、研修班和特長班,普通班訓練期為6個月,海軍、空軍軍校以短期特長班為主。臺海軍已開始設立普通班,并規定特長班訓練時間超過15周,遠見局普通班、臺空軍各軍校參謀班與普通班相同,訓練期為15個月。
進修:臺軍進修以“注重質量追求卓越、選拔高階人才”為指導方針,以訓練團級以上指揮軍官、技術軍官及高級參謀人員為主,著重提升受訓人員軍事戰略及總體戰略水平,以及勝任高級職務的能力。進修一般由“三軍大學”承擔,分為指揮參謀教育及戰略教育兩個階段。指揮參謀教育由“三軍大學”的陸、海、空軍指揮參謀學院承擔,主要班型為普通班,招生對象為三軍學校普通班畢業的校級軍官,訓練師級以上指揮軍官及各級參謀人員。教育課程結合軍事理論與指揮參謀教育,以軍事戰略、野戰戰略為主。 技術軍官的進修,由“政治戰爭學校”的政治戰爭研究所、“中正技術學院”的科技研究所、“國防管理學院”的國防醫學院和資源研究所兼任。臺軍最高軍事人才的培養,則由戰略研究院(原“軍事研究院”)承擔。
士官教育
臺軍通過三軍學校的士官班訓練士官,形成了比較系統正規的士官教育體系。臺軍士官教育分為基礎教育和繼續教育。基礎教育分為常備士官班和預備士官班。常備士官班招收國中畢業生,實行完整高中(職)教育,訓練期為兩年。預備士官班招收高中(職)畢業的軍人,訓練期為8至22周。繼續教育分為短期訓練班、領導士官班和高級技術士官班。技術士官班招收高中(職)畢業生,訓練期為1年,之后隨著軍事經驗的積累,繼續接受教育。
預科教育
臺軍預備教育為陸、海、空軍及政戰學校學前教育,由中正預備干部學校統一負責。中正預備干部學校高中部招收并訓練國民初中生,實行完整高中教育,學生畢業后可依意愿直接入陸、海、空軍及政戰學校正規班就讀。初中部招收小學畢業生,實行完整初中教育,畢業后可直接入高中部就讀。
臺灣軍事院校的教學特色
堅持“通才”與“專才”并重培養,對軍官隊伍更加重視“通才”教育。
臺軍認為,國防科技越先進,軍種專業劃分越細,越需要軍事“專才”;但只有將這些“專才”發展為“通才”,才能更好地適應未來作戰的需要。因此,在高校教育中,臺軍采取多種形式培養“通才”軍官。如,科目安排、實習科目盡量豐富多彩;在軍事院校的學術研究和學術交流活動中,強調加強戰略戰術戰術研究,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除了高校教育,軍官上任后也有多種手段培養“通才”。一是重視軍官任用,在業務部門間調整、調動有發展前景的軍官,鼓勵各級軍官在各自崗位上建功立業;二是鼓勵軍官通過專職、在職、職后等多種渠道,參與國防科技人才培養和軍事訓練。
重視英語教學,學生的軍事生涯與英語學習成績密切相關。
近年來,臺灣軍官赴美留學受訓的人數逐年增多,因此臺灣各軍事學校都十分重視英語教學,英語成績優異的學生可以獲得赴美留學的機會。目前臺灣當局在任命高級軍官時,有兩種傾向,一是本土出生的軍官晉升率較高,二是高度重視在美國受訓過的軍官,這種傾向逐漸影響到軍校教育,通識教育中很大一部分被安排英語教學。
總體來看,經過多年運行,臺軍軍事院校教育已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教育體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臺軍軍事院校每年培訓各類軍官、士官7000余人,基本能滿足部隊需求。臺軍軍官絕大多數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專科軍校有哪些,在指揮參謀專業訓練和戰略研究方面,師級以上軍官基本完成相關理論訓練網校頭條,旅級軍官也已達到40%,營級軍官接受指揮參謀專業訓練的比例已達62%。士官中大專以上學歷占16.52%,高中(職)學歷占7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