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強專業=冷門專業?
事實上,自2022年起,“強基”計劃已不再“冰冷”。強基高校擴招、高校招生專業開設等都體現了“強基”計劃落地力度的加大。部分高校招生專業突破單純基礎學科的限制,增設交叉學科、強勢學科。如北京理工大學增設了智能無人系統技術專業;西北工業大學增設了航空航天專業,這也是西北工業大學的王牌專業。
一些高校還增設了自動化、飛行器動力控制、智能無人控制系統技術等專業,充分說明強基計劃招生專業并非所謂的“冷門專業”。
目前國家急需基礎學科人才:
強基計劃的初衷是為了緊跟國家戰略需求,培養國家重點領域的人才,因此這些被納入強基計劃的基礎學科非但不是冷門學科,而是國家和社會的“香餑餑”。
而且從近三年強基計劃的調整來看,未來強基計劃還會繼續抓住國家戰略需求的重點,很有可能新增更多的學科和專業,強基計劃的未來前景可期。
針對目前已開設的9大基礎專業(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工程學、基礎醫學、歷史學、哲學、漢語言文字),我們還整理出了各專業的特點和發展方向,供大家參考:
數學
強基計劃招生的數學專業主要包括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兩大類,其中數學與應用數學為基礎學科,信息與計算數學和基礎數學科學為交叉學科。
①銜接學科
數學具有基礎性,又廣泛應用于各專業,所以數學可以和大量的理科、工科、經濟學專業相銜接。
比如你學數學,研究生階段可以讀金融、金融工程、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這些都是就業前景非常好的熱門專業,也被納入很多高校的碩士、博士培養計劃,強基計劃的學生比普通版的學生更容易獲得推薦資格。
②就業方向
社會對數學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層次的,無論是從事理論研究、科研數據分析、軟件開發,還是在金融保險、國際經濟貿易、工商管理、通信工程、建筑設計等行業工作,相關的數學專業知識都是必不可少的。
其應用范圍也極其廣泛,基礎扎實的數學人才可以是專業的數學家,也可以是各類學校的數學教師,還可以成為某些領域(如金融、統計)的數據分析師,或從事軟件設計、工程計算、網絡安全、國防科技等技術工作。
據統計,畢業后收入高、工作相關度高、晉升快的專業主要集中在計算機、金融、信息安全、軟件工程等相關行業。數學專業的畢業生大多從事相關行業的技術崗位,如精算師、銀行、證券業工作者、程序員、數據分析師等。
對此,無論你希望找到一份高薪工作,還是從事科學研究,或是教書,學習強基礎的數學專業都是不錯的選擇。
物理
強基計劃招收的物理學專業主要包括物理學和應用物理學。
①銜接學科
能和物理通的專業相對于和數學通的專業要少,但是很多物理課程是其他專業的核心科目或者考試科目,考研率很高,這也是物理專業的優勢所在。
②就業方向
物理學專業的就業與大多數基礎專業相同,主要在高等院校、國防部門、科研機構等從事教學研究和相關的科研管理工作。
國內有很多物理相關的研究機構,比如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論物理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等等,這些都是物理專業畢業生深造和就業的好去處。
在就業領域,該專業畢業生遍布互聯網企業、能源行業、傳統制造業以及其他基于物理學的領域,如信息、能源、航空航天、軍工、材料、交通、經濟、生命科學等。
化學
強基計劃招生的化學專業主要為化學專業,屬于基礎學科。
①銜接學科
化學可以對接的學科主要是材料相關的專業和生物醫學專業,例如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科學、化學工程等。
②就業方向
化學專業畢業生就業范圍比較廣,化學系畢業生主要從事化學及相關領域的生產和科研工作,如化工、生物、醫藥、材料、環境、農業、食品、檢驗檢疫、環保、國防、能源、信息等行業,例如近期新能源相關企業高薪招聘化學博士就是一個縮影。
生物
強基計劃開放招生的生物專業有三門: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態學。生物專業和醫學專業類似,也可能進行動物解剖實驗,所以申請前一定要確認自己是否能接受。
①銜接學科
生物專業對科技含量要求較高,所以對于該專業的學生來說,選擇繼續深造,以便將來從事專業的科學研究,可以對接的學科有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等。
②就業方向
大部分家長和學生對生物專業都有一個誤區,那就是“生物專業就業難”。這個誤區可能和這幾年國內生物專業就業難有關,就業范圍比較窄。如果想進入高校或者科研機構從事科研工作,需要讀完博士學位。如果本科生選擇直接就業,很有可能會去藥企或者轉行。
生物學專業領域廣泛,可以進入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從事科研或教學工作,也可以進入工業、醫藥、食品等行業的企事業單位、行政部門從事與生物技術相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目前,國內杭州、上海、北京等地的多家跨國及國內知名生物醫藥公司都需要優秀的生物人才。
近年來,生物信息學和生物統計學也展現出了良好的就業前景,這兩個領域與信息科學、統計學有交叉,因此生物專業的學生也可以考慮接觸更多跨學科的知識領域。
工程
強基計劃招生的工科專業主要包括核工程與核技術、工程力學,以及航空航天、飛行器推進工程、智能無人系統技術、自動化等新工科專業。
就業方向
力學專業本科生就業方向以土木工程方向為主,與土木工程方向有些相似,本科畢業生可到土木水利、機械控制、能源交通、航空航天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工程計算機軟件開發與應用,也可從事教育工作。
核工程就業單位除傳統的理工科、核工程部門外,主要集中在與現代物理技術、IT密切相關的部門,如在核電站工作從事核電設備行業網校哪個好,研究生最受歡迎的兩個領域是核電和火電。
航空宇航工程技術人員可以從事與航空有關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程設計、測試、制造、使用、維護和教學等工作。
航空動力工程專業畢業生可在航空航天發動機設計院、研究院、大專院校、軍隊單位、企業等設計、試驗、科研部門從事飛行器推薦系統、熱機系統理論研究、技術開發、總體論證等工作。
智能無人系統技術專業適應軍事高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武器裝備無人化發展需要,畢業生可在兵器、航空航天等相關領域從事系統設計、技術研發、產品制造、實驗檢測、技術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自動化是工科領域中就業相對容易的專業,學生畢業后可進入科研、設計、化工、工商、外貿、稅務、海關等各個領域,也可涉足新能源行業、電子技術行業、儀器儀表行業,主要從事工業自動化、集成電路、電子商務、機械設備等行業,可擔任機械、電氣、軟件測試工程師等職務。
對于學生來說,新工科專業的就業前景要好于文理科專業,這也將吸引更多學生選擇強基計劃。強基計劃實施已進入第三年,正在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和認同。
基礎醫學
強基計劃招收的基礎醫學專業不是臨床醫學,你不可能當醫生做手術,也不可能轉臨床醫學。
①銜接學科
基礎醫學是醫學門類的一級學科之一有前景的專業,與臨床醫學不同,主要面向基礎醫學領域,服務于感染與免疫學、分子腫瘤學、衰老與再生醫學、腦醫學等領域。基礎醫學專業,繼續深造也是常態,醫學專業大多為8年制,一般基礎醫學專業的學生出國次數較多,前景較好。
②就業方向
基礎醫學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如果不選擇出國留學,大部分會去各個科研院所從事科研工作,相當一部分學生會留在學校當老師,從事教學工作,當然也有少部分會去藥企做藥物研發或者做醫藥代表。
歷史
歷史學作為社會學領域的基礎學科,對應的是“國家缺少人才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
①銜接學科
歷史學作為社會學領域中的基礎學科,與其他學科尤其是哲學、民族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學、社會學、教育學等關系密切有前景的專業,有些領域幾乎覆蓋全,未來的聯系可以從以上領域中選擇。
②就業方向
陽光高考平臺統計數據顯示,歷史專業畢業生規模為1.6萬—1.8萬人,就業率連續兩年都在65%—70%之間。
從專業匹配上看,歷史專業需求相對較少,最知名的還是教師或者往歷史研究方向發展。
總體來看,當前歷史學專業畢業生主要在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博物館、檔案館等單位從事研究工作;在高校從事教育工作;在出版社、雜志、網站等媒體擔任編輯、記者等職務;應聘政府部門公務員職務;報考研究生繼續深造等。
哲學
哲學學科旨在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素質和系統的專業基礎知識,能運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分析當代世界和中國實際問題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
根據教育部統計,哲學專業就業率連續三年都在75%左右,處于中等水平。與熱門專業相比,哲學專業雖然沒有那么熱門,但穩定性較高。
無論從地域還是領域來看,哲學專業畢業生分布廣泛,主要就業方向為:教師、高校專門從事哲學研究的研究人員、企業政策決策者和管理人員、公務員。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公務員考試明確要求哲學專業,哲學專業在參加公務員考試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
漢語言文學
漢語言文學是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涉及語言學、考古學、古代文學、歷史學等多學科。
①銜接學科
與一般學科相比,漢語言文學人才成長周期更長,培養難度更大。雖然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取得了突出成績,涌現出不少學術大師和一批學術骨干,但總體研究實力不足、后備人才不足的問題依然突出。如果以后想從事語言或文學研究,一般要選擇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增加專業知識儲備。
②就業方向
只要是與漢語相關的工作,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的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進行選擇。畢業后,可以選擇在傳媒公司、出版社、文化產業等相關部門就職;也可以在各大高校、學術研究單位、文化機構等相關部門就職。此外,還可以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工作。近年來,“漢語熱”席卷全球,學習漢語的外國人越來越多,因此,這一崗位的市場需求量很大。
以上就是我們對強基計劃專業特點及發展前景的分析解讀,這也是我們強基系列文章的第四篇,接下來我們還會陸續發布強基計劃校考難度、高校真題等內容,有需要的家長和學生請繼續關注公眾號:雙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