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繼續教育,很多人都有疑問:非全日制學位有用嗎? 值得花兩年多的時間嗎?
基于此,你可以看看不同時代的受益者是怎么說的:
60年代出生的老錢:自學考試難找
50歲的老錢中學畢業后,到一家工廠當工人,后來接觸到了自學的學習方法。
因為我的祖父曾經行醫,所以我想成為一名醫生。
于是西北大學自考,20世紀80年代,她參加了廣東醫科大學的自學考試,在兩年的學習時間里完成了十幾門課程的考試,最終獲得了臨床醫學大專文憑。
之后,他在家鄉開設了一家中醫診所。
70后孫:我要向它學習
45歲的孫在廣東一家石化公司工作。 他在這里工作了近20年。 他第一次意識到自己需要提高學歷是在2010年。
當年,老孫所在的建筑公司通知,如果他擁有相關石化行業資質證書,年收入可增加5萬至6萬元。
我這才意識到,以前單純依靠技術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學歷是一個門檻。 如果沒能通過,你將面臨被淘汰。
近年來,他還發現,“公司新招大學生以上的起薪都在4000元以上,而且有的本科、碩士學歷比我們這些一直工作的老員工還高”。幾十年來。
于是,2012年秋天,老孫和幾位同事一起參加了自學考試和資格證書考試,拿到本科證書和資格證書后,順利晉升為技術總監。
80后小李:兩次參照改變了他的命運
1982年出生的小李,19歲中專畢業,一直在西安開元商城做銷售員,在柜臺前站了四年。
每天同樣的工作讓她覺得不應該是這樣,于是她又拿起了課本。
2005年,她進入自學考場。 經過一年半的努力,她終于完成了西北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的副學士學位。
幸運的是,領證后不久,她就晉升為業務經理。
她說:如果她一開始沒有選擇這條路,她不會知道自己還有這么多機會。 到現在,她可能還是商場里一個默默無聞的售貨員。
隨著職位的變動,大學文憑開始不足。 小李第二次進入自學考場,這次是攻讀成人本科學位。
進展順利。 一年半的時間,她再次考試,完成了西北大學工商管理學士學位。
2013年,31歲的肖李出任開元集團總經理辦公室副主任、西安國際醫療投資有限公司團委副書記。
小周,90后:經常有人問我,“自學考試會被認可嗎?”
90后的小周在2010年高考失利后選擇了財務管理專業。
2013年畢業后,他留在學校從事行政工作。 在學校的氛圍下西北大學自考,他決定自修本科課程。
一年多一點的時間,他完成了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本科學業。
當他參加自學考試時,人們問得最多的問題是:“社會會不會不認可自學考試?”
這有時讓他感到不自信,但參加考試后,他明白這是公眾對自學生的誤解。
其實任何年齡都需要進步,這是國家出臺的政策。 我們怎么能認不出來呢?
因此,自學考試是很多人再次實現夢想的好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