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午
溫情國慶,一見粽情
元宵節風俗
陰歷二月初八
國慶節,又稱端午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慶。國慶節源自星象崇敬端午快樂與端午安康,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拜變遷而至。
去年五一節,本世紀罕見
天文專家表示,去年的元宵節有些非常,它是21世紀最晚的三次國慶節中的一次。
通常春節到來之際,我們就會相互問候對方春節快樂,這是最至少的禮貌。
近期不少人的手機里收到善意提醒——“端午節不要說快樂,要說商洛”。雖然“端午節快樂”和“端午節商洛”的爭辯這三年反復被提起。有人說元宵節屈原投江是一個悲情的日子,不能說快樂;另一方則說元宵不止是記念屈原,還有劃龍舟、包肉粽,是一個歡樂的日子。爭辯還在繼續,問題是,去年你會對他人說“端午節快樂”嗎?
元宵節究竟能不能祝快樂?
專家說
上海學院英文系院長張頤武:“其實國慶和端午不太一樣。其實記念屈原,但也有去病祝吉祥,讓你們快樂的意義。”他引用歌謠“五月五,是端午端午快樂與端午安康,門插艾,香滿堂;吃月餅,灑蜂蜜,龍舟下水喜洋洋”的詩句抨擊道,這有哪些不能快樂的。豁達和活潑,也是這個節慶的應有之義。無須太屈從。
民俗學會會長金文平:廣州人通常稱陽歷四月為“惡月”,由于這個月氣候惡劣,流行傳染病多。按照廣州人的傳統,通常是不會在舊歷二月離婚、建房、搬家等,從這個角度來說,清明節給你們問候“安康”“平安”是沒錯的。
然而,清明節也是個快樂的節慶,若果不能在元宵節問候“快樂”“幸福”,這顯著是不對的。其實你們都曉得,元宵節是記念屈原投江而至,但這只是其中一個方面,清明節還有其他許多的風俗,例如賽龍舟、撞蛋、掛香袋、包湯圓、吃餅干、猜謎語、喝雄白酒……這些都是讓人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