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人們享受外賣、快遞等便捷服務的同時,快遞員、騎手因是否進入小區、電動車亂騎、亂停放等問題,與社區保安發生沖突的情況屢見不鮮。
一名快遞員騎著電動車進入小區,被兩名保安攔住檢查網校哪個好,雙方在溝通中發生爭執,隨后升級為肢體沖突;一名送餐員因自己的送餐被擋住,與保安發生爭執,送餐員拿著滅火器向一名保安噴射,保安隨后被數名保安按住,用安全帽猛擊頭部;一名送餐員將電動車停在小區停車位,保安上前阻攔,雙方發生爭執隨后互相推搡……
近日,山東青島市李滄區某小區門口,據稱因保安不讓一名送貨員騎自行車進入小區送餐,雙方發生沖突,送貨員被保安捅刺數刀,最終救援未果,此案引發公眾廣泛關注。
一方想要為用戶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務,另一方想要維護安全、有序的社區環境,由此產生的矛盾糾紛屢見不鮮,甚至還發生過上述極其惡性的案件。
這讓很多人反思:為何會發生這樣的悲劇?我們是否應該允許外賣騎手、快遞員進入社區?為此,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可以送貨進社區嗎?
物業公司做法不一
1月10日上午10點半,外賣小哥張峰(化名)將車子輕松停在路邊,然后帶著外賣快步走進天津市河西區一處居民小區鄒城衛生網地址和入口,將訂單信息給保安看,登記好后,張峰便快步小跑前往客戶家。
“每次看到這個小區的訂單,我都要提前規劃路線,這個小區不讓外賣車進,保安還要檢查,光是進大門都要好幾分鐘。而與此同時,我可以直接騎車去其他小區,甚至到了樓下就可以直接上樓。”張峰抱怨道,剛開始送外賣時,在這個小區送一單要十幾分鐘;如果顧客一次點很多東西,一路扛著太麻煩;電動車停在小區大門外,很容易丟失食物。
記者發現,各個小區物業管理公司對外賣、快遞員的態度并不一致,有的完全允許外賣員、快遞員及其電動車進入小區,不問任何問題;有的允許外賣員、快遞員進小區,但不允許其電動車進小區;有的則徹底禁止或限制送貨員、快遞員及其電動車進小區。
1月3日晚10點左右,湖北武漢的劉潔(化名)在自己小區門口看到一名送餐員被保安攔住。送餐員提出下車走進小區,但保安說不行,隨后雙方發生爭執。據稱,制定這條規定的原因是有業主抱怨送餐員可以隨意進出小區,人太多不安全。于是送餐員打電話給下單的顧客,讓他出來取貨,但顧客堅決不同意,要求將餐食送到家門口。最后,送餐員未能送達訂單并憤然離去。
“一年來,我們為了送貨司機、快遞員能不能進小區,來回折騰了好幾次,有時候可以進,有時候不讓進,丈夫有丈夫的理由,妻子也有妻子的理由。”劉潔說,她曾問過小區保安,為什么不讓送貨司機、快遞員進小區?保安稱,物業公司讓他們干什么,他們就干什么,如果發現送貨司機進小區,會受到處罰,罰款。
1月5日晚11點,陜西銅川市的王寧(化名)加班后想訂外賣,沒想到送貨員卻讓她親自到小區門口取。
“之前只是電動車不讓進,送貨員可以進,沒想到現在送貨員也不讓進。保安告訴我,從上個月開始,小區晚上11點后禁止送貨員進出,并建議我別再訂外賣了。”王寧抱怨道。
那么,物業公司是否有權禁止外賣司機、快遞員進入小區?如果發現外賣司機、快遞員非法進入小區,保安能受到處罰嗎?
北京盛馳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劉煒表示,根據《民法典》的有關規定,建筑區劃內的道路屬于業主所有,但屬于城市公共道路的除外;物業服務公司應當在服務合同中約定向業主提供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環境衛生和相關秩序的管理維護等物業服務。因此,住宅小區、辦公樓等包括住宅小區內的道路,不屬于公共空間,業主或業主委員會有權按照相關程序決定是否允許送餐司機、快遞員進入。物業公司是否有權禁止送餐司機、快遞員進入,要看業主或業主委員會是否就此達成共識。
“一般來說,物業公司和保安之間是勞動關系,是雇主和雇員的關系,作為雇員,你有義務遵守雇主的規章制度,服從雇主的管理,但通常認為雇主無權對員工進行經濟處罰。如果員工失職給雇主造成損失,雇主可以要求員工賠償,甚至扣工資,但無權。因此,物業公司因發現外賣快遞員非法進入物業而對保安進行罰款,沒有任何法律依據。”劉偉說。
逆行騎車、隨意停車
影響社區環境和秩序
外賣員與快遞員、社區保安之間不斷發生沖突,不少網友表示不解:大家都有苦衷,都在努力謀生,為什么要互相刁難?也有網友呼吁,大家多一點包容和理解,多一點溫暖和笑容,矛盾就會少一點。
同時,在采訪過程中,也有不少小區業主表示支持禁止外賣騎手、快遞員進入小區,理由除了安全環境問題,還包括部分外賣騎手、快遞員逆向騎電動車、亂停車、堵塞交通道路等。
“你這是在拿生命開玩笑鄒城衛生網地址和入口,在小區里騎那么快,也不看路。”1月13日中午12點左右,駕駛網約車在天津市河東區某小區行駛的司機李歡(化名)向記者投訴,剛才,一輛送餐電動車從車身上“擦”過,把他嚇了一大跳。
“路上違反交通規則的人很多,進了小區之后還這樣騎車,不僅逆流騎行,還不減速。”李歡說,自己經常在小區看到不顧一切、肆意狂奔的騎手,自己的自行車就被送餐電動自行車追尾過。
在北京朝陽區某小區,道路本來就狹窄,兩邊停滿了汽車,經常有外賣、快遞車輛來回穿梭,速度非常快,一位小區居民告訴記者,他們總是貼著內側行走,生怕被飛馳而過的外賣車或者快遞車撞到,這對老人和小孩的安全隱患很大。
張峰對此感到很委屈:“我們在小區里騎得快,但有時候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小區里有些樓宇的招牌很小,晚上就更難看見,送餐時找不到樓宇走走,走錯路線是常有的事,騎得快就是為了留出時間改正錯誤。而且不看人、在小區里亂跑的送餐員很少。”
某小區物業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不讓外賣、快遞車輛進入小區是多數業主的意見,物業公司只是代為管理而已。此前,有外賣配送員在小區內騎電動車速度過快,劃傷了小孩,但沒有人管。由于存在不顧他人安危等諸多行為,物業公司接到不少業主投訴。為保障小區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制定了規定,配送人員必須步行進小區送餐。
北京英合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子坤認為,安全性是住宅和寫字樓管理者考慮的重要因素。一些住宅和寫字樓擔心外賣司機和快遞員的自由進出會造成交通擁堵和混亂,尤其是在高峰時段。在此期間,大量的配送車輛和人員可能會給周邊道路帶來不便和安全隱患。住宅區或寫字樓周圍配送員和快遞員的頻繁進出也影響了他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有些寫字樓或社區可能沒有明確的外賣、快遞配送區域或停車位,導致外賣騎手和快遞員很難找到合適的停車位或配送地點。這種情況下,外賣騎手和快遞員可能會將車隨意停放或穿過,給居民帶來不便。”王子坤說。
劉偉表示:“外賣作為重要的新型就業形式,給零工經濟帶來了活力,滿足了不少人的就業需求。但這種就業形式對效率要求非常高,對外賣員尤其如此。配送速度和收入水平直接掛鉤,是典型的‘多勞多得’模式。在速度至上原則下,外賣員和快遞員難免會為了速度而犧牲穩定性,從而違反交通規則,甚至引發交通事故。這種現象發生在居民區,會影響居民的人身安全和正常生活,引發居民的反感情緒,最終演變為物業公司與快遞、外賣的直接對抗。”
積極完善管理措施
合理解決配送問題
多位接受采訪的騎手和業主表示,不讓配送員進小區是可以的,只要合理解決配送問題。
受訪專家認為,居住小區、寫字樓可以制定相應標準對其內部秩序和安全進行管理,包括禁止外賣、快遞車輛進入,但這些規定的目的是為了維護社區或辦公空間的安全和管理效率,并不意味著業主或租戶不能享受外賣、快遞服務。作出禁止性規定的居住小區、寫字樓應當確保外賣、快遞能夠順利送達消費者手中。
為了使外賣配送更加便捷,一些城市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近日,在江蘇南京多個小區,不少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發現,小區門口豎起了一塊大牌子,寫著“快遞員、外賣員兄弟們看這里,跟我來不迷路”,標明了小區各棟樓的路號和配送位置。在安徽宿州某小區,小區物業公司專門采購了自行車,擺放在小區主要出入口,供快遞員、外賣員“接送”。山東省鄒城市總工會協助相關平臺統一發放首批1000張外賣員出入小區工作證,對于需要身份登記的小區,外賣員憑證無需登記即可進入,有效提高了通行效率。
交通法律專家、北京凱亞律師事務所主任董來超告訴記者,從實踐操作來看,需要在社區寫字樓設立獨立的外賣柜臺,實行生活區、工作區與外賣車輛相對分離,避免互相干擾,或者購物者到小區門口或寫字樓指定區域自行取貨是更好的做法。
如何保證外賣、快遞車輛能在社區內安全行駛、安全送達貨物?
配送時效關系到每一位外賣小哥的安全和權益。2021年7月,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網信辦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關于落實網絡餐飲平臺主體責任切實維護外賣小哥權益的指導意見》,要求不得以“最嚴算法”作為考核要求,應通過“算法取中間”等方式合理確定訂單量、準時率、在線率等考核因素,并適當放寬配送時效限制。
記者了解到,2021年以來,部分外賣平臺已采取相應措施,推動算法規則公開和完善,積極落實“算法選擇”。比如將“預計送達時間點”改為預計送達時間段。如果騎手遇到一些異常場景,如:高峰期等電梯難、電動車不允許進小區等,平臺會從訂單角度識別、預測此類異常場景的發生,通過“單次補償+系統糾偏”的方式糾正此類異常場景的發生,讓騎手送餐更加輕松。如遇送餐地址被堵等異常情況,騎手可在App上舉報,獲得更多送餐時間。同時,平臺會根據歷史數據識別送餐地址的送餐難度,在聯系用戶、步行等方面為騎手提供幫助,為等電梯等場景提供時間補充,給出更合理的送餐時間。
2023年7月,天津濱海新區上線自主研發的“騎行碼進門”APP,可在身份認證、測速提醒、軌跡監控、違章停車等方面規范騎行者行為。騎行者在小區內騎行速度需控制在100公里每小時以內,限速15公里每小時,并按規劃路線騎行。騎行者超速,會收到APP提醒,如果騎行者持續超速、不按規定路線騎行、逃避監控,將被禁賽。
在劉偉看來,外賣、快遞車輛在小區內的安全行駛,不僅需要物業公司在管理手段上做出努力,比如在限制行駛速度、規劃專用行駛道路、停車位等方面做出明確要求,還需要物業公司與快遞公司、外賣平臺協商、達成一致,比如基于小區地理位置,平臺可以通過修改后臺設置的方式,延長外賣、快遞的配送時間,避免給配送員、快遞員造成過大壓力。
王子坤表示,要保持社區內道路暢通整潔,對破損道路、人行道進行修復,保障送餐司機、快遞員安全行駛,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性,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樓宇等場所可建立居民反饋機制,及時了解居民意見建議,有針對性地改進管理措施和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