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大學,簡稱SCU,始建于1900年,由基督教監理會在蘇州創立,是我國最早采用西方教育模式的學府;1951年,該校在臺島省重新開學,成為該省首所私立高等教育機構,其歷史源遠流長,被公認為省內最優秀的私立大學之一。與江蘇蘇州大學同宗同源,兩校互為姊妹院校。目前,學校設有外雙溪和城中兩個校區,它們分別位于臺北市的文化教育、政治經濟繁華地帶。文、理、外語三學院坐落于外雙溪,該地乃一處文化景觀區,與臺北故宮博物院相鄰;而法學院、商學院及推廣部則設于政治經濟核心的臺北市城中區;這兩個校區周邊交通便利。
1951年,東吳旅臺同學會提出在臺復校的提議,首先在臺北市漢口街設立了東吳補習學校。三年后,經臺灣當局教育主管部門批準,恢復了東吳大學法學院的辦學資格,成為臺灣島上第一所私立大學。該校設有法律、經濟、會計、政治、外文等多個學系。到了1956年,學校在外雙溪的新址擴建了校舍,并繼續增設了新的學系。1961年,全校搬遷至外雙溪校區,再經過八年的發展,最終恢復了大學的完整建制。1972年,臺北市城中校區第一大樓落成,從此學校增設了第二個校區;截至目前,學校已擁有二十二個學系、二十一個碩士項目以及六個博士項目,在校學生人數大約為一萬三千名。
東吳大學恪守中西方校訓“涵養天地正氣、效法古今完人”的理念,致力于打造一所精致、獨具特色、具有遠見卓識的優質綜合性教育機構,培養既具備專業知識又通曉人文素養2024年臺灣東吳大學錄取分數線(所有專業分數線一覽表公布),富有創新精神和執行力的社會棟梁之才;校園環境優美2024年臺灣東吳大學錄取分數線(所有專業分數線一覽表公布),師資力量雄厚,內涵豐富,實乃特色鮮明且體系完備的綜合性大學。
2016年,提出了組建“優久大學聯盟”的倡議,聯盟成員囊括了銘傳大學、世新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臺北醫學大學等12所歷史悠久、創校時間均超過半個世紀的知名私立高校。
東吳大學設有外雙溪和城中兩個校區,它們分別坐落在臺北市的文化教育、政治經濟活躍地帶。文學院、理學院和外語學院設在外雙溪校區,該地是文化景觀區,緊鄰臺北故宮博物院;法學院、商學院和推廣部則位于政治經濟核心的臺北市城中區;這兩個校區周邊的交通十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