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我省省招考中心發布了本年度普通高校招生錄取的具體時間表,提前批次錄取從4日開始。隨著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各高校本科專業目錄也在持續調整,據教育部數據,自2012年起,已有265個新專業被納入本科專業目錄之中。在這些新專業中,以“智慧”、“智能”等詞匯命名的“新工科”專業尤為突出,成為眾多考生的熱門選擇。
近期,記者進行了深入的調查與訪問,發現我省多所高校陸續開設了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興的“新工科”專業。這些專業借助學科間的交叉與融合網校哪個好,成為推動新專業布局優化的“催化劑”,并為新興產業的發展輸送了大批人才。
高校專業上新 “智能”“智慧”成高頻詞
連續多年保持100%的就業率,這讓你心動了嗎?不妨加入北方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與那些曾參與設計‘冰絲帶’和‘火神山’項目的杰出工程師們成為同窗!近期,晉城理科考生朱海辰(化名)一直在關注北京日報客戶端的“決勝高考”直播節目,聆聽高校教授們深入剖析熱門專業的亮點、培養機制以及就業前景等相關內容。我對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尤其是低碳科學與技術領域,抱有濃厚的興趣。這一專業緊密圍繞“雙碳”戰略目標,畢業后有望為家鄉在“煤炭”產業方面作出貢獻。朱海辰向記者透露,班上大多數同學也對云計算、區塊鏈、智能科學與技術等新興的“工科”專業表現出濃厚興趣,“人工智能+”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
新工科專業主要針對新興產業發展,聚焦于互聯網和工業智能領域,涵蓋了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虛擬現實以及智能科學與技術等眾多工科分支,旨在培育適應未來新興產業和新經濟需求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在對比了近年來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后,我們發現,在新增的高校專業中,諸如智慧能源工程、智能運輸工程、智慧林業以及空天智能電推進技術等,這些名稱中帶有“智慧”或“智能”二字的“新工科”專業,已然成為了主流力量。
當前太原理工大學2019錄取分數線,眾多高等院校正在對專業結構進行優化調整,積極引入“新工科”領域。在本省,今年共有50個本科專業獲得備案,這些新增專業中涵蓋了“新工科”領域,如山西大學開設的“人工智能”與“合成生物學”,太原理工大學的“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智能測控工程”以及“區塊鏈工程”,還有山西農業大學的“農業智能裝備工程”等。
實際上,自2018年起,太原理工大學便率先成立了“山西省高等學校新工科建設聯盟”,該聯盟吸納了包括中北大學、山西農業大學、太原科技大學在內的7所高校,這些高校均獲得了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批準。此舉旨在構建新工科建設的示范區,推動一流本科教育、一流專業建設以及一流人才培養的進程,同時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以引領并推動山西省高校工科人才培養的創新發展。
專業定位精準 融合創新培養人才
我省多所高校新設的“新工科”專業,緊密對接了前沿技術領域的人才需求。記者經過調查了解到,這些高校開設的“新工科”專業目標明確,專注于培養適應新興產業發展需要的創新型人才,且特別強調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
高考臨近之際,百度推出的《百度熱搜·2022高考大數據》報告指出,在當年最受歡迎的十大專業榜單中,“人工智能”專業高居榜首,其搜索熱度較去年同期增長了54%,并且連續三年成為搜索熱度增長最快的專業。
今年,山西大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新開設的“人工智能”專業正式開啟招生工作。該學院院長王文劍表示,此專業旨在通過教授計算機組成與結構、數據結構與算法、自動控制理論、優化理論與方法、模式識別與機器學習等核心課程,培育出一批具備國際視野、創新思維和實踐技能的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發、設計、應用與管理人才。五月,山西大學成功搭建了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產教融合的新平臺,旨在為人才培養提供前沿的創新實踐基地。王文劍指出,這一平臺旨在為學生打造深入實地的實習機會,并確保產業對人才的需求與專業人才的供給能夠實現精確對接。
區塊鏈技術同樣是為新興產業賦能的助力。太原理工大學信息與計算機學院的副院長強彥指出,該校新設的“區塊鏈工程”專業旨在為我省培養適應新興技術產業領域發展需求的新型創新人才。該專業將重點關注涉及我省產業轉型發展的“數字金融”、“能源互聯網”等關鍵領域,致力于滿足地方經濟建設和區域發展的實際需求,同時構建一種產學研緊密融合的人才培養新機制。
太原市第四十八中學的應屆畢業生劉語捷(化名)對太原理工大學信息與計算機學院的歷年錄取分數線進行了詳細查閱。她向記者透露,她的志向是攻讀“區塊鏈工程”這一專業,希望能成為家鄉新興技術產業發展的有用之才。
新工科新趨勢 就業前景被看好
人工智能以及智能制造等新興工科領域或許將引領高等教育學科建設的未來趨勢。然而,這些熱門專業的成長潛力與未來的就業前景,同樣成為了眾多考生及其家長關注的焦點。
6月26日,來自北京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的山西籍學生高斯彤受邀重返母校山大附中,向即將參加高考的同學們進行高考志愿填報的講座。在講座中,她詳細介紹了人工智能專業的培養模式,強調其靈活性,并提到學生可以掌握智能感知、智能控制、大數據分析與決策等多個領域的理論知識與技術技能。高斯彤提到,她對該專業的科研實力和未來的就業形勢持樂觀態度,在當初選擇專業時,她考慮到人工智能這一領域具有較廣泛的就業領域。
名為“真果粒”的高三學子在網絡上發起了求助帖:“臨近志愿填報,我打算選擇英語專業,但父母卻認為‘人工智能’是熱門領域,希望各位能幫我做個決定。”眾多網友紛紛留言回應,“人工智能yyds”、“務必選擇人工智能,這是順應時代潮流的明智之舉”、“從就業前景來看,人工智能似乎更有優勢”……
王文劍指出,“人工智能”正逐步重塑我們的日常生活太原理工大學2019錄取分數線,過去人與機器直接互動,如今已演變為“人—智能機器—機器”的模式。另外,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與進步,勞動力結構也將經歷深刻變革,某些職業或許將面臨挑戰。
強彥指出,人工智能領域固然如此,實際上所有“新工科”領域的專業在社會進步中都扮演著愈發關鍵的角色。當前,制造業中超過九成的中小企業,在設備數字化采集方面尚存在不足。而“新工科”專業所造就的具備全面素質、創新力出眾、面向未來且能引領產業持續進步的新型復合型人才,必將在推動制造業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過程中,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來源:山西日報 作者:劉聰 郭子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