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紅星新聞記者從西華大學獲悉,該校在2022年計劃面向全國范圍內錄取共計8830名學生。
西華大學在川一本批次錄取了3482名學生,二本批次錄取了2558名學生,藝體批次錄取了698名學生。今年,該校77個本科專業面向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招生,涵蓋了工學、理學、管理學、法學、經濟學、藝術學、文學、教育學等多個學科領域,并新增設了一個本科專業。
招生規模總體持平 設四個招生代碼
據相關資料顯示,本年度該校的招生名額設定為8830名,其中57個專業在四川成都市的校本部進行招生,另外18個專業則安排在四川宜賓市的宜賓校區,而還有2個專業則是首次在成都市的彭州市設立的彭州校區進行招生。校本部招生名額設定為5770名,宜賓校區招生名額為2370名,彭州校區計劃招收210名,而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則計劃招收400名(涉及與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聯合培養項目)。
考生需留意,宜賓校區、彭州校區以及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在四川的招生均設有獨立代碼。校本部招生代碼為5109,宜賓校區招生代碼為5709,彭州校區招生代碼為5809網校頭條,而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招生代碼則為5509。
西華大學
新增1個本科專業 77個本科專業招生
據最新消息西華大學錄取分數線2020,西華大學在今年的本科招生中設有77個專業,這一數字與往年度相比有所降低。今年招生專業呈現出以下三個主要特點的變化。
第一,優化現有專業結構,19個本科專業暫停招生。
其次,學校致力于拓展新興領域的教育,成功增設了一個本科招生名額,即“應急管理”專業。此專業在彭州校區進行招生,學生將在西華大學與四川省應急管理廳共同建立的應急管理學院中接受教育。
第三,彭州校區共開設了兩個本科專業,它們分別是應急管理專業和應急技術與管理專業。宜賓校區共設有18個本科專業,涵蓋了焊接技術與工程、納米材料與技術、人力資源管理、物流工程、工業工程、工業設計、物聯網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國際經濟與貿易、汽車服務工程、新能源汽車工程、工程管理、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交通運輸、翻譯、數字媒體藝術以及文化產業管理等多個領域。
西華大學
部分專業按大類招生 藝體類文化成績有所提升
該校今年實施大類招生政策,涉及七個專業大類:信息類包括通信工程與信息工程;機械類涵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與機械電子工程;計算機類則包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及信息安全;設計學類涉及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與產品設計;航空航天類包括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與飛行器動力工程;中國語言文學類則包括漢語言文學與漢語國際教育;建筑類則包括建筑學與風景園林。在完成專業大類的基礎培養階段之后,學生需依照學校的相關規定,進行專業的劃分。
藝體類招生錄取需遵循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所設定的投檔標準。若相關機構未對投檔規則作出具體說明,則將依據專業成績由高至低進行排序,并從中擇優選拔。
同時,藝術體育類專業的文化成績有所提升,對于四川省的美術和設計類考生,其文化成績需達到省定控制線的40分或以上;而音樂學及舞蹈表演專業的考生,其文化成績需達到省定控制線的30分或以上;同樣,體育教育專業的考生,其文化成績也需達到省定控制線的30分或以上。
需特別關注的是西華大學錄取分數線2020,某些特定專業對報考者的語言種類有所規定,例如,英語和翻譯類學科僅接受英語母語的考生,而日語專業則僅限于招收日語或英語母語的考生。
服務特定考生群體 特殊批次招生分8類
除了針對全體高考考生的常規招生方案,西華大學還設有國家特殊招生項目、地方特色招生項目、區域振興計劃、扶貧援助招生計劃、定向就業招生項目以及少數民族預備班等共計八個不同類型的特別招生批次。
國家為專項計劃預留了50個名額,這些名額專門針對四川省內集中連片特殊困難縣以及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的農村和城鎮學生;地方專項計劃則分配了160個名額,旨在服務四川省的少數民族地區、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革命老區以及偏遠艱苦地區(共計119個縣、市、區)的農村學生;四川省鄉村振興專項計劃設有27個名額,面向該省已脫貧的縣(市、區)的考生;四川省屬高校幫扶專項計劃有20個名額,主要面向深度貧困縣的考生;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定向招生專項計劃同樣設有20個名額,專門針對兵團的考生;邊防軍人子女預科招生計劃面向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的考生,預科學習將在校本部進行;少數民族預科招生計劃則針對四川省的少數民族學生,預科學習地點包括阿壩師范學院、四川民族學院和西昌學院,預科學習結束后,考核合格的學生將有機會升入我校本科專業繼續學習;此外,還有88名高水平運動員名額,面向全國范圍內招收運動成績優異、學業成績良好、綜合素質出眾的考生。
紅星新聞記者 李宇欣 圖源西華大學
編輯 柴暢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