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四個截然不同的個體,在各自的突破與邂逅中不斷前行,他們不僅是大家眼中的超級學術大師,更有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和社會實踐經歷。
他們是朱柯臣學院2017屆畢業生:張靜、李步彥、沉偉宇、陳逸飛。
宿舍成員介紹
張靜
人文社科類1702班 金融專業
創新創業管理輔修密集課程
考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學碩士
曾獲國家獎學金、一等獎學金、永平獎學金、優秀學生、優秀團員等榮譽稱號。浙江大學互聯網協會會長、浙江大學投資協會理事、浙江大學ASES理事、浙江大學創業聯盟理事。曾獲KPMG企業社會責任項目創新大賽全國冠軍。曾在騰訊投資、中金投行、螞蟻集團旗下高捷資本、達晨創投、貝恩咨詢、德勤咨詢等公司實習。曾參加過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學期交換項目和劍橋大學暑期交換項目。
李步燕
數學和應用數學混合專業1705名
考入清華大學數學科學系、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基礎數學直博
曾獲竺可楨學院優秀獎學金(優秀學生獎學金)、浙江省政府獎學金、校一等獎學金,大一下學期以工科實驗班(航空航天與過程裝備)第一名的成績入選竺可楨學院混合班,主修數學與應用數學。曾參加美國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暑期交流項目,曾擔任浙江大學MOOC協會會長,參與新生養成教育MOOC制作。
陳逸飛
混合班 1706 主修統計學 輔修金融學
考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碩士
曾獲國家獎學金、省政府獎學金、浙江大學一等獎學金、竺可楨學院優秀學生獎學金(試點獎學金)等。大一下學期由理科實驗班轉入竺可楨學院混合班。是求是潮技術研發中心、統計學家學術小組、INA成員。多次參加云南紅河暑期支教等社會實踐活動,獲一等獎或優秀團隊。曾參加英國牛津大學暑期交流項目,獲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F獎、浙江大學數學建模競賽三等獎。
沉煒鈺
統計學專業混合1701班
獲得新加坡國立大學量化金融專業錄取
學校三等獎學金獲得者。竺可楨學院學生會權益服務部委員、女子素質協會會員,多次參與舉辦女大學生領導力培訓班。參加英國牛津大學寒假交流項目。協同團隊成員榮獲浙江大學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省級三等獎。
我的竹園,我們的竹園
或許是緣分吧,四位同學在大一之前就分屬四個不同的類別,在各自的領域默默耕耘。大一開始,原本來自社科、工科、理科類別的張菁、李步燕、陳逸飛被選中轉校到朱學院。再加上從入學起就扎根在朱學院混合班的沈煒宇,四人的道路開始交織在一起,實現了從“校友”到“校友”的第一次跨越。
此后,張靜除了學習專業之外,還加入了竺可楨學院開設的輔修課程創新創業管理密集班(ITP),在創新創業的氛圍中茁壯成長。ITP不僅連接了一批在各個專業領域熠熠生輝的同年級學子,更整合了建班二十多年來在各行業從業的各級校友。張靜十分感謝學院創辦ITP,回憶起自己在騰訊雙百投資實習時,還推動過ITP學長的創業項目,并順利通過了立項會。陳逸飛在“工科人才、理科訓練”的混班寬口徑培養模式的錘煉下,形成了扎實全面的理工科基礎,在新的考驗中迅速成長; 李步言轉專業學習數學、應用數學,以堅韌不拔的決心和永不后悔的意志一頭扎進純數學研究的深淵,徜徉在別人認為枯燥無味甚至有些痛苦的學科里,品味著數學獨特的藝術與魅力;沈煒鈺則繼續在祝學院學生會工作,在每一個可愛的小Q身下散發著全福霞般的溫暖。
大二下學期,得益于朱學院允許學生自由選擇室友的政策,四個人的軌跡再次重合清華大學宿舍,實現了從“大學同學”到“室友”的第二次跨越。
缺少三個人的宿舍
雖然被稱為“室友”,但四人其實很難“同處一室”度過足夠的時間。大三上學期,張靜前往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進行長學期交換,大三下學期更是被疫情“偷走”的半年,大四時,李步言因課程原因將宿舍搬到了玉泉。
線下“三缺一”仿佛已經成為這間宿舍的日常狀態,交流很多時候完全依賴網絡。因此,無論是跨過太平洋的無線電與腦電波的共鳴,還是疫情將九州大地分割成獨立小單位時順著網絡爬過來的關懷,升學求??職的壓力、未來選擇的糾結、八卦八卦的分享、社會新聞的思考,都緊緊編織在了這份關系錯綜復雜的網絡中。
也許正是因為在一起的時間少,分開的時間多,大家才更加珍惜他們在一起的時光,四個性格、生活習慣各異的人在為數不多的相處時間里互相影響、互相包容,逐漸培養出別樣的默契。
在室友的影響下,習慣熬夜的夜貓子們偶爾也會注意身體健康和頭發安全。在專家的指導下,性格內向的女生也開始嘗試慢慢走出自閉、破圈。過去對吃辣避之不及的“典型溫州人”,如今可以一邊開心地吃著辣,一邊歪著頭喝著一瓶1.5L農夫山泉。有機會的時候,大家常常會抽空聚在一起。在密室里探索解謎、在桌游場上一展身手,當然,尋找杭州各地的美食也是必不可少的?!拔覀兩踔烈欢劝讶好某闪恕龇市牡媒涣魅骸保齻冋f。
宿舍參觀蹦床公園
即使看似沒有機會,她們也會努力創造機會。在上海實習時,沈煒鈺和張靜特意住在同一家酒店;互聯網協會(INA)招收新會員時,張靜作為會長,積極邀請室友加入。
今年3月,三位“留守”杭州的同學,到深圳看望在騰訊實習的張菁,一起在廣東旅行。從稀云星空下的潮汕牛肉火鍋夜宵,到巍峨雄偉的騰訊濱海大廈,從世界之窗精致微縮景觀的一角,到夜晚珠江兩岸金碧輝煌的燈光。由于疫情再度復發,這成為他們四人唯一的一次旅行,并帶著無數記憶碎片留在每個人的心里。
各自突圍,頂端會合
仿佛體現出“三個缺一”的主旋律,在升學方面,張靜、李步燕、陳逸飛三人選擇回國留學,沈煒鈺則選擇出國留學。
但故事一開始,四名學生的計劃都是出國留學。依托學校的平臺,四名學生在本科期間都獲得了出國交流的機會。其中,沈煒鈺、陳逸飛通過朱學院項目前往英國牛津大學參加暑期交流,李步言則在美國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參加暑期交流,張菁則在英國劍橋大學參加暑期交流。這也幫助張菁在大三時申請到了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一個學期的交流。
張靜與賓大教授合影
交往的過程,也是在國際環境中尋找自己位置的過程,全球格局也在這個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形成。“有些人把生命限制在相互監視、猜疑、傷害之中;有些人把生命釋放到大地、天空、遠山和浩瀚大海之中。”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會和那些看得見的榮譽、頭銜一起,記錄在我們的生命之中。
然而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很多原有的計劃,四位同學也不例外。
憑借著對數學純粹的熱愛與執著,李步言在今年4月率先獲得清華大學數學系、丘成桐數學中心直招博士錄取資格,立志在代數領域繼續探索數學之美。在張菁的影響下,陳逸飛選擇報考金融方向,在收到北大金融數學直招博士、上海交大高金金融碩士、北大光華金融學院金融碩士錄取通知書后,他選擇了光華,希望未來有機會繼續攻讀博士。張菁8月底才從出國留學轉為保研清華大學宿舍,在和室友溝通后,她很快了解了保研的流程和事項。由于時間緊迫網校哪個好,張菁只有兩天時間準備保研面試,在這個過程中,室友們不斷鼓勵她,并根據自己的經驗幫助她模擬面試。 在室友的幫助和鼓勵下,張靜成功“報一報二”,在九推階段拿到了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學碩士的錄取通知書。幾個月后,一直立志出國的沈煒鈺也收到了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碩士錄取通知書,主修量化金融專業?!霸疚以诖髷祿徒鹑谥g糾結”,她坦言。但在與室友的交流中,沈煒鈺感受到了數學與金融交匯的魅力。她希望遠渡重洋,追尋這些碰撞產生的火花,希望它們最終能綻放成一片繁花似錦的景象。
此時,沈煒鈺已在新加坡國立大學開啟了新的征程。當她寫下在異國校園求學的第一頁筆記時,同一片星空下,她的三個國內同學或是在投行實習中埋頭搭建模型,或是在數學論文中努力證明某個定理,或是在金融測度中專注某個變量的選取。今年9月,三名同學還將赴北大、清華繼續深造,再次各自突破。
祝福這美好的宿舍,希望他們未來能在巔峰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