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唐洪波在媒體見面會上介紹蔣新林:“他是裝甲兵工程學院飛行員雙學士畢業的,現在又當航天員。我經常跟他開玩笑,你現在有坦克駕駛證、飛機駕駛證、航天器駕駛證,什么時候去航母上學習,考個航母駕駛證?到時候你就什么都有了。”
有網友評論道:“他從貝塔變成了舒克,然后又當上了宇航員。”
從一名坦克兵到空軍飛行員,再到宇航員,這段“三級跳遠”的特殊經歷背后,是他飛得更高、更努力的人生。
01
坦克駕駛員→飛行員
“駕駛飛機更刺激!”
35歲的蔣新林出生于河南開封一個農村家庭,他從小就有一個“從軍夢”。“在家鄉,當兵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村里要是有人穿軍裝走過,就會有小孩子追著看。”
2006年,蔣新林考入裝甲兵工程學院,如愿成為一名坦克駕駛員。 就在他即將畢業時,一個意想不到的機會突然來臨:空軍向全國各軍校招收飛行員。
“飛行員很帥吧?”蔣新林笑著說。當時有很多學生報名當飛行員,蔣新林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報名了,沒想到竟然全部通過了選拔。
在空軍航空大學完成半年飛行理論學習后,蔣新林開始實際飛行,從一名坦克駕駛員轉型為翱翔藍天的飛行員。
蔣新林還記得第一次坐上初級教練機座艙的感受,“一沖破云層,看到遼闊的風景,感覺頭腦特別開闊,‘天高任鳥飛’的感覺一下子就出來了!我喜歡一些機械的東西,以前也開過坦克,所以開飛機給我的感覺比較震撼。”
02
飛行員→宇航員
能在浩瀚宇宙中遨游,是一種幸福
10年的飛行生涯中,蔣新林安全飛行了1000多個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蔣新林對能駕駛戰斗機保衛祖國的海空感到十分自豪。
而后,又一個機會不期而至——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啟動,面對這次選拔,蔣新林并沒有抱有太大的希望。
但讓人想不到的是,他“通過了所有考驗”,成為第三批七名航天飛行員之一,開始系統而嚴格的訓練。
回想起自己成長為一名航天員的經歷,蔣新林坦言自己很幸運。順利參加高考,考入軍校,是幸事;大學畢業時,有機會參加飛行招飛,幸運地被選中成為一名戰斗機飛行員;如今,自己已經成為一名航天員,即將遨游浩瀚太空,更是幸運。
被選為第三批候選航天員后,蔣新林深感高強度訓練的壓力,特別是為了預防太空運動病的發生、減輕其癥狀的嚴重程度而進行的前庭功能訓練。
“我剛來的時候大概是二級,反應比較強,每次訓練都會出汗空軍航空大學,頭暈惡心,沒事的時候才會多練,不斷刺激前庭功能。現在我的反應基本沒那么強了,已經達到一級了。”
03
“俯瞰美麗的星球
找到祖國的大好山河”
如今,航天員蔣新林對執行神舟十七號任務信心滿滿。他說:“我準備好了!我們有地面專業的訓練隊伍提供支持空軍航空大學,還有大批科研人員提供支持,還有指揮員有非常豐富的實踐經驗帶領我們飛行。各方面都讓我對這次任務充滿信心!”
蔣新林說網校哪個好,開坦克能有沉重感,開飛機能有被推在背上的感覺,他非常期待即將進行的為期半年的飛行任務。
“我想體驗太空失重的快樂,俯瞰美麗的星球,尋找祖國的秀美山河!最期待的就是順利完成任務。”
坦克→戰斗機→神舟十七號
蔣心霖,加油!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