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謎語手抄報素材】
1. 中國謎語的歷史
在古代,我國的謎語有薄詞、隱詞、燈虎、春燈、燈謎等。謎語在我國起源很早。據(jù)南朝著名文論家劉勰《文心雕龍》《和隱》篇記載:“自魏以來,不甚盛行,而君子譏諷隱匿之事,化為謎語。”周密在《齊東野語》中也說:“古所謂薄詞,即今之隱詞,俗所謂謎語。”“薄詞”在《國語金語武》中有記載,說:“有秦客于朝廷作薄詞,無臣能答。”魏詔注云:“薄即隱,即以隱而奇之言詞于朝廷問詢。”由此可見網(wǎng)校頭條,謎語在古代外交斗爭中已有運用。 其實,隱語在夏商周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如《周易·癸丑》商六中商代短歌謠《女成匡》可算是我國最早的謎語記載之一:
女人拿著籃子,但籃子是空的。
始卦代表羊,但沒有血。
它用傳統(tǒng)謎語中常見的“反駁法”,巧妙地描繪出年輕牧羊人夫婦在牧場剪羊毛的情景,并“互答言辭”,讓人猜不透。秦漢以后,謎語逐漸流行,因猜謎活動多在元宵節(jié)舉行,故稱“元宵謎”。“謎”字由“言”和“迷”組成,意為容易混淆的詞語。有人說“謎”字是南朝文學家鮑照所創(chuàng),此說是否屬實,有待考證。
2. 謎語的分類
從大類上可分為字謎、成語謎、單詞謎、古詩詞古句謎、人名謎、書名謎、報刊雜志名謎、地名謎、動物謎、植物謎、生活用品謎、影視劇名謎、中藥名謎、人體謎、猜謎語、畫謎、趣味謎(也叫色彩謎)、謎語故事謎等。
3. 謎語、問答
謎語由謎語、問題、答案三部分組成。
謎語是謎語的隱喻,也稱“形式”。謎語是用作者所寫的單詞、復詞、成語、古今詩詞或句子,巧妙地用比喻的方式代表答案(題目)。謎語也可以是圖形或其他符號、公式趣味歷史手抄報,但多數(shù)以短語、韻文或詩歌的形式出現(xiàn)。
謎語是指謎語要求猜測的事物范圍,通常標明“猜一”或“猜二”,如果不明確規(guī)定猜測的事物范圍,猜謎者就會不知所措,很難猜出答案。
謎語答案就是謎語所指出的實際事物,也就是謎語的本質和“內幕”趣味歷史手抄報,猜謎者必須利用謎語的提示,在謎語范圍內找到其所指的實際事物,才能達到猜出它的目的。
IV. 主要謎題網(wǎng)格
謎格是謎語的附加條件,即特殊的規(guī)則,或猜謎語的特定公式。謎格是指謎語的答案,與謎面或謎題關系不大。常用的有:秋千格。卷簾格。許飛格。求鳳格。白頭格。梨花格。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