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財經高等專科學校
該校前身是東北銀行黑龍江分行、松江支行于1950年6月創辦的銀行干部培訓班。在此基礎上,1954年成立了中國人民銀行齊齊哈爾干部學校。建校至今,有著深厚的銀行底蘊,是國務院批準設立的我國第一所金融院校。2000年,學校下放地方,成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院校。2010年,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為哈爾濱財經學院。
據學校官網介紹,該校被譽為“金融家的搖籃”、“東北金融人才的“黃埔軍校”。然而,盡管有著輝煌的歷史和背景,但學校起點較低,目前的定位是應用型本科金融大學。目前,學校尚未取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只能招收本科生。從學科實力來看,學校實力平平,沒有國家重點學科,沒有ESI全球前1%學科,沒有參加教育部學科評估的資格。但學校擁有黑龍江省首批知識產權專業、全省首個且唯一的金融技術專業,財務與會計(財務會計)是其王牌專業。
學校就業質量報告顯示,近年來學校畢業生就業率一直在80%左右,協議合同就業率都在50%左右。
保定財經高等專科學校
學校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源于1952年創辦的保定銀行學校,2000年由中國人民銀行劃轉河北省人民政府,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地方管理為主體”的管理體制,2007年學校成功升格為大學,更名為河北財政學院。
如今這里是河北省重點培養金融人才的基地,實力比哈爾濱財經學院還要強,不僅比哈爾濱財經學院更早升格本科,更是金融專業碩士培養試點單位,學校2011年就取得金融專業碩士培養資格,2012年招收首批金融專業碩士,還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金融學,以及河北省社科類唯一的重點實驗室——科技金融重點實驗室。學校在金融科技領域,尤其是在區塊鏈領域成果斐然,甚至參與了工信部、人社部區塊鏈應用人才國家標準的制定。
根據該校2022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截至2022年8月31日,該校2022屆畢業生就業率為81.26%。這一數據與哈爾濱財經學院相近,而在協議合同就業率方面2023年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專科錄取分數線,2022屆的數據為44.5%,也與哈爾濱財經學院相近。由此可見,兩所學校雖然實力上有差距,但在就業方面差距并不大。
廣州金融學院
該校前身是1950年創辦的中國人民銀行華南銀行學校,2000年也劃轉地方,管理體制改為中央與地方共建、地方管理為主,2004年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為廣東財政學院。
或許是因為地處廣州的緣故,它的發展要好于保定財經學院,不僅早三年升格為本科院校,而且河北財經學院僅有金融學一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而廣東財經學院則擁有金融學、保險學、會計學三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
從學校2021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截至當年12月15日,該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為92.07%,其中協議合同就業率達63.98%。這一數據無疑優于前兩所高校,但它們的統計時間并不相同。廣東財經大學的統計時間比前兩所晚了3個多月,畢業生找工作的時間更長。因此,不能簡單斷定其就業情況優于前兩所學校。
上海財經大學
這所學校大概是四所院校中最知名的了,其前身是1952年創辦的上海銀行學校,當時隸屬于中國人民銀行華東銀行學校。2000年,由中國人民銀行劃轉上海市政府,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與中國人民銀行共建,以上海市政府為管理主體。2003年,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為上海金融學院。2016年6月,學校與原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合并,成立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上海立信會計學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28年“中國現代會計之父”潘須倫先生創辦的立信會計補習學校、函授學校、專科學校和高級職業學校2023年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專科錄取分數線,也是一所比較著名的高校。
或許是因為是兩所學校合并,又或許是因為地處我國經濟中心上海,這所學校的知名度遠高于其他三所學校。它被業界譽為中國現代會計教育的發源地之一,未來金融家的搖籃。2017年,學校與匯科集團聯合創辦了國內首家金融科技學院;2022年,成為全國首個獲得AACSB(美國國際商學院聯合會)認證的本土金融學院。
該校擁有會計、金融兩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審計學碩士學位授權點。其實從學術實力上來說,并不是特別突出,但從錄取分數線來看,是四所高校中最高的,而且遙遙領先。我想也和上海的地理優勢有關。從其2023年的就業質量報告來看,該校的去向落實率、合同就業率都還不錯。從就業單位來看,與其他三所高校有所不同,很多畢業生沒有去銀行工作,而是去了會計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