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春天,一位老人在南海上畫了一個圈。”歷史的車輪在這一刻開始滾動。
1983年,南山閱海門附近,一片灘涂、荔枝林中,一座“巍峨高樓”——深圳大學拔地而起。
01| 用錢建起來的大學
深圳大學是用錢建成的,這句話千真萬確。
20世紀80年代,深圳每年的財政收入都超過1億元,但市委決定撥款5000萬元用于建設深圳大學。
時任深圳市市長梁翔曾說:“我愿意賣褲子創辦深圳大學”。
02 | 這就是“深圳速度”
1984年1月26日,時任深圳市市長梁翔指著一片只有兩臺推土機、幾個地質勘探架的荒地告訴鄧小平同志:“這里要成為深圳大學的校園,今年九月就建成開放。”
僅經過7個月的建設深圳大學是211還是985,深圳大學校園就建成了,并于9月如期舉行了新校舍落成暨學校一周年慶典活動。
當年年底,鄧小平同志在觀看市領導帶來的會議錄像后感慨道:“這就是深圳速度!”
深圳大學臨時校區位于(原寶安縣政府大院)
03 | “北有清華,南有深圳大學”
建校伊始,一批批來自清華、北大、人大等一流大學的教授、學者來到這里研習,他們在這片多情的灘涂黃土地上克服一切困難、辛勤耕耘。
北京大學援建中文、外語學科,清華大學援建電子學、建筑學學科,人民大學援建經濟學、法學學科,為深圳大學的學科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難怪他當時敢于提出“北有清華,南有深圳”的創校夢。
如今,深圳大學已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性大學,涵蓋哲學、文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醫學、歷史學、藝術學等11個學科門類,設有24個本科學院(部),103個本科專業,3個中外合作專業,擁有34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1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7個ESI世界前1%學科。
深圳大學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電子信息工程、建筑學、工商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金融學
在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打造學術高峰、實現內涵式高質量發展方面,深圳大學走在前列、奮勇前行。
04 | 第一所收取學費的大學
90年代以前,上大學是免費的,而且就業有保障,深圳大學是國內最早效仿國外先進大學,實行大學學費制度的學校,目的也是提醒學生學習是需要付費的,讓他們更加珍惜在校的學習機會。
05 | 全國首家不保證就業的大學
在畢業生就業保障的年代,作為“特區高校”的深圳有著強烈的改革意識,深大在全國高校中率先采取“畢業即就業、就業指導”的方式,邁出了改革開放的第一步。
圖為20世紀80年代學生接受職業指導。
06 | 圖書館——深圳大學的“心臟”
深圳大學的圖書館位于整個校園的中心位置,在最高的斜坡上,被稱為深圳大學的“心臟”。這是學校領導和設計者的巧思,他們認為這所大學應該是一所自由的、以知識為導向的機構。
三座圖書館建筑面積近9萬平方米,全年開放355天,館藏紙質圖書451萬冊、報刊2421種、電子圖書303萬冊、全文電子期刊12.8萬種、多媒體數據庫15個,提供7×24小時在線數字資源服務,讓您在書海中自由徜徉。
深圳大學圖書館
07 | 深圳大學的“人氣磚”
學校文山湖餐廳門口,有一塊大石頭,上面刻著“古石現代人”,被學生們戲稱為“人氣磚”。
此石是深圳大學從海邊搬回來的一塊重達幾十噸的巨石,安放在閱海門招待所(現文山湖餐廳)門口,并請郭熙源老師題詞、刻石,以示景致。
“人氣磚”見證了一代又一代深圳大學的學子來來去去,走過了無數個年頭。
圖片來源: Lishi
08 | “創業大學”
深圳大學被昵稱為“創業型大學”,其實深圳大學的創業精神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奠定了。
深圳大學推行勤工儉學的時候,所有與學生有關的崗位都由學生擔任,學生在學校內部享有充分的自主權,他們自己規劃校園,自己辦銀行,自己賣糧食,自己辦校辦工廠。
深圳大學生在這座小房子里創辦洗衣工廠 | 圖片來源:深圳??大學檔案館
在這里,夢想從來不僅僅是想象。
如今,學校每年投入超千萬元支持學生創新創業,已孵化大學生創業企業466家,其中銷售或市值過億元的企業5家,銷售或市值過千萬元的企業35家以上。
09| 富可敵國的校友群體
深圳大學迄今已培養畢業生30余萬,涌現出一批杰出校友,包括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張志東、陳一丹、許晨曄,以及史玉柱、李書福、周群飛等各領域杰出領袖人物,此外還有運動員陳夢、帆板運動員陳佩娜、演員歐陽奮強、網紅經濟學教授薛兆豐等一批杰出校友,他們在各自行業都貢獻了杰出的成就。
2018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以馬化騰為首的深圳大學校友,以近6000億的總財富位居榜首。有句笑話是這么說的:深圳大學校友創造了整個阿根廷的GDP。
10 | “全國最強非本地大學”
“社會不應該以大學的地位來評判一個大學生,而應該以他們掌握的真正技能來評判。”
這是深圳大學前校長張必功的教學理念,他不喜歡中國教育“一刀切”的做法,因為不同的大學按照綜合實力劃分,形成不同的層級,這對不同地區的學生其實是不公平的。
建校短短40年,沒有“211”、“985”支撐的深圳大學也進入了各大世界大學排行榜。
在世界公認的四大權威排名:QS世界大學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深圳大學均位居主榜單,科研實力早已超越多所211大學。
11 | 深圳大學就業
深圳大學的就業率一直備受關注,過去幾年受疫情影響,畢業生就業形勢普遍面臨困難,但深圳大學采取了一系列舉措應對這一挑戰,包括深化政校企合作,提供崗位拓展、職業規劃、精準信息推送等服務。
200余家上市公司聚集在學校周邊,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為校企聯合培養、產學研結合、學生實習就業提供了更多可能。
據統計,深大約90%畢業生選擇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近年來吸納深大畢業生最多的前四大企業分別是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和深圳今日頭條科技有限公司(字節跳動)。
12 | “解決雜貨店的問題”
深圳大學設立了校長信箱和各院系公共信箱,為學生提供了與校長溝通的渠道。張必功校長任校長七年來,共回復學生來信五萬多封。
學生來信內容各異,有掛科的擔憂、人生受騙、愛情迷茫、討論國家大事,都可以通過鏈接發送給校長,校長會親自回復每一封。
有煩惱可以找校長,這里不僅是心靈樹洞,校園里的很多改革也都通過校長信箱進行宣傳,簡直就是學生們的“解憂雜貨店”。
13 | 最強“護童”
有些人可能不記得張璧公這個名字,但他“大力支持學生、反對銀行不正當招聘”的事跡卻廣為流傳。
有一次,一家銀行在招聘時打出標語:“只招985、211學生。”被拒后,一名深大學生向張必公投訴,他當即宣布要將深大在該銀行開立的賬戶全部注銷。張必公因此被譽為“最強行行長”。
14 | 深圳大學院士
在絕大多數211大學、半數以上985大學院士都是個位數的情況下,深圳大學卻已經擁有16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這是讓無數高校羨慕不已的。
15 | 賺錢
深大學子也許學歷不是最高,但賺錢能力確實很強。
據統計,深圳大學畢業生工作10年后平均薪資達15963元,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在2018年中國最能創造財富大學排行榜中,深圳大學位列第一。
這兩個數據充分體現了深圳大學和深圳學生的雄厚實力。
16| 『梨園,小巴』
#學校采摘10萬公斤荔枝免費提供給全校師生#
前段時間,這個熱搜提到的神仙大學就是深圳大學。深圳大學每年出產的荔枝大概有10萬公斤!深圳大學因此被昵稱為“荔園”。
梨園風景迷人,群山起伏,內湖外海,荔枝林立,曾被評為“中國最美十大校園”之一。學校特色建筑與自然景觀相得益彰,四季皆有美景可賞。
每趟票價1元的梨園小巴,是深圳大學學子準時上課的救星。下雨天,司機依然在風雨中“飛馳”,防止學生上課遲到,因此也被深圳大學學子稱為“梨園快艇”。
擁有自己校車的高校并不多,但深圳大學不僅有電動小巴、校內中巴,還有專門的環校園路線B728。
17|深圳大學,“發財”了!
2022年科研總經費突破18.4億元;2022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05項,位居廣東省高校第三位;2022年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0項,位居廣東省高校第三位;2022年SCI收錄論文6643篇網校頭條,SSCI收錄論文708篇,在兩地土地上書寫論文佳作。
在深圳大學,學生不僅可以“日吃300顆荔枝”,四年還能“積攢30萬獎金”!
其中“新生獎學金”高達10萬元,“梨園卓越之星獎學金”5萬元,“外語考試獎學金”還可以讓學生免費參加雅思、托福考試……
在這里,錢不是問題,學習才是底線。學校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深圳大學是211還是985,每年發放的本科生獎學金總額超過5000萬元,全校約有1/4的學生能獲得獎學金。
18| 因空調而走紅的網絡話題
深圳大學,一所被傳廁所里有空調的高校,一度成為熱議話題,引得全國大學生羨慕不已。
其實,深圳大學的廁所確實有空調,但僅限于部分教學樓。
19 | 12 家讓你吃不完的餐廳
平凡的生活就是三餐和四季的N次方,深圳大學擁有十余家餐廳,匯聚了東南、西北、廣東、潮州、川湘等地的美食風味,讓你不用走遍山河湖海,就能嘗遍天下美食。
校園荔枝節期間,食堂還會推出豐富多彩的荔枝菜肴,酸甜荔枝肉、荔枝蝦球、荔枝飲料、荔枝慕斯蛋糕、荔枝撻、荔枝丹麥酥……一場真正的味蕾盛宴!
難怪有同學說:我畢業了也沒在深大滿貫餐廳吃過飯。
20 | 當你從深圳大學畢業時
今年,深圳大學給畢業生們送上了四支試管,分別盛滿了粵海校區的沃土、尚文山湖的清水、蠡湖校區的枝葉。三支試管留住了深大的“味道”,一支空白試管則留給了未來的濃郁色彩。這份充滿詩意的禮物,是專屬于深大人的浪漫。
體外受精畢業典禮是今年深圳大學的一項創新,讓很多深大畢業生表示羨慕不已。
9月27日是深圳大學建校40周年
也祝深圳大學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