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特種兵,你會想到誰?是《逃離亞馬遜》里鐵血忠誠的“中國獵人”,還是《士兵突擊》里永不放棄的許三多,還是《戰狼》里無所不能的冷鋒,抑或是《紅海行動》里生死與共的“蛟龍突擊隊”……
無論是現實還是想象,這些熒幕上的英雄形象都讓大家對現實中的特種兵充滿好奇。真正的特種兵是怎樣煉成的?他們又有哪些過人之處?
今天陸軍特種作戰學院分數,全軍唯一專門培養特種兵的高等院校陸軍特種作戰學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特戰學院”正式上線,將向網絡世界打開一扇扇窗口,與你分享“特種兵、特種人、特種精神、特種魂”的校園故事,記錄、展現特戰學員成長的坎坷與坎坷,邀你共同見證特戰學院人在強國強軍征程上“立德育人、為戰而生”的追夢情懷和鏗鏘腳步。
調高音量,聽聽日常特種作戰訓練是什么樣的。
你的熱血沸騰了嗎?是否充滿了戰爭的味道?
陸軍特種作戰學院,顧名思義,“戰爭”二字不僅是該學院最鮮明的屬性,也是其最核心的價值追求。
守住正道,取得出其不意的勝利
為戰而生
2017年合并成立的學院歷史底蘊深厚,歷史悠久。其前身桂林綜訓基地始于解放戰爭末期成立的第二野戰軍政大學第三分校,后經北碚步兵學校、桂林步兵學校、桂林陸軍學院等多個階段發展;其前身特戰學院源于軍事體育綜訓基地,始于解放戰爭初期成立的冀熱遼軍政干部學校,后經廣東軍政大學、第25步兵學校、解放軍體育學院等多個階段傳承創新;源于原國際關系學院1978年開設的偵察特戰專業,是我軍系統化、專業化培養偵察特戰人才的搖籃。
20世紀80年代初,桂林陸軍學院全體師生奔赴邊境參加對岸對峙反擊戰,在血與火的洗禮中寫下了光輝篇章。在60多年的辦學歷史中,培養了大批新中國體育先驅、體育英雄,在國際國內比賽中奪得金牌260余枚。偵察、特戰指揮專業學練為戰,培養了胡華國、王亞林、劉貴、莊緒洲等一批特戰精英。
在桂林象山大營門口,我們時刻被提醒著“忘戰則危,懈戰則敗”。
廣州營校區原設在黃埔軍校燕塘分校,也是廣州起義的主戰場之一。
誕生于戰火硝煙中,歷經風雨發展變遷,重生于改革新時代。會打仗、會謀戰、會打勝仗的基因貫穿著學院的前世今生,涌進我們腳下這片熱土,融入特殊學院人的靈魂和熱血,引領他們走向戰爭。
善于戰斗
非凡的成就需要非凡的人。學院圍繞打造世界一流特戰學校,建成了全軍特戰人才培養基地、全軍高中級狙擊手訓練中心、全軍軍事體育人才培養基地、特種作戰理論戰術與訓練方法研發中心。學院堅持以戰斗力標準選人、用人、育人,努力打造“能打仗、善打仗”的精銳隊伍。建院以來,深入挖掘和激發現有隊伍潛在活力,不斷從全軍選拔優秀軍官加強優化?,F有教職工中,有參戰立功軍功6人,獲世界冠軍、全國冠軍稱號19人,全軍各類比賽尖子生21人。
全國攀巖冠軍馬和泰曾帶領團隊奪得10余次世界冠軍。
邊金濤,全國武術散打65公斤級冠軍,中意、中泰武術散打比賽冠軍。
朱林芳,全軍十佳運動員,曾5次奪得跆拳道世界錦標賽冠軍。
宋美霞是世界軍人跆拳道錦標賽女隊七連冠得主,全國跆拳道錦標賽、中韓比賽、全國精英賽冠軍得主。
馬云浩曾連續8年奪得全國拳擊錦標賽54公斤級冠軍,奪得兩屆全運會冠軍,亞錦賽冠軍、中日、中美拳擊錦標賽冠軍、世界軍人運動會冠軍。
陳曉杰,中國首位攀巖世界冠軍。
華璐(左二)是享譽軍內外的女狙擊手教練,曾率隊多次參加國際軍事比賽,奪得48枚金牌。
“艾爾娜突擊”國際童子軍比賽團體冠軍隊員曹光奎(左五)被原沈陽軍區授予“童子軍先鋒”榮譽稱號。
“特戰獅”是教官的最高榮譽稱號,象征著忠誠、奉獻、智慧和勇敢。
特戰教官不簡單,特戰學員同樣人才濟濟。目前學員中,二級功勛學員60余人,一級功勛學員2人。他們有的在國際軍事比賽、軍事競賽中爭當第一,有的剛剛完成中外特種部隊聯訓、重大軍事任務歸來。他們的榮譽構成了學院獨特的風景線,激勵著更多學員不斷超越、沖鋒陷陣。
三年來,學院官兵齊心協力、不懈努力,在上級領導組織的重要考核和競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榮獲陸軍“精武—2018”軍事比賽學院組第一名、陸軍戰術理論教學總成績第一名、陸軍“教學之星—2020”教學競賽總成績第一名。
奪得軍校學員軍事競賽最高榮譽“精武劍”
參加陸軍戰術理論教學競賽凱旋歸來
榮獲全軍“教學之星-2020”教學競賽總分第一名
三個方面的斗爭
對于特戰學員來說,“最舒服的日子永遠是昨天”。從桂北深山到粵南叢林,從馬龍高原到北海海濱陸軍特種作戰學院分數,特戰學員追夢的足跡遍布多地域、全地形。戰術訓練、特種射擊、游泳訓練、高空跳傘、懸崖攀爬、野外生存等20余項訓練演習無縫銜接、快速轉換,學員們經受多技能、全方位的磨練,不斷成長為“空中雄鷹、陸地猛虎、海上蛟龍”的兩棲先鋒。
戰術訓練場上硝煙彌漫,危機重重。
高空跳傘是技術和心理的雙重考驗。
潛伏狙擊,陪伴你的不僅僅是孤獨,還有蚊子、蛇、螞蟻。
克服戰場上的障礙并完成你的使命。
在水下戰斗,秘密與敵人交戰,一擊取勝。
每次對抗演習都是一場激烈的斗智斗勇。
特戰魂
“關鍵時刻,一招制勝”、“淬鋼利劍鑄魂”、“球場如戰場,調兵遣將為先;賽場如戰場,狹路相逢勇者勝”、“流血流汗洗盡嬌柔,脫皮脫肉鑄就金剛”、“攻防穩準狠,進退快巧”……走在學院,無論是體育場、跑道、訓練館,還是教室、操場、宿舍區,每個角落的文化符號都彰顯著鮮明的特種戰精神。忠誠、智慧、勇敢、堅韌、超越、創造、團結等元素默默融入靈魂,轉化為自覺行為。
放學第一課,就是參觀湘江戰役紀念館、鴉片戰爭博物館、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吸收歷史滋養,鍛造軍人精神,領悟使命,強化責任。
刺殺和格斗是新手的“必修課”,能激發血性,點燃戰斗精神。
這里沒有男女之分,每個學生都是“戰士”。
我可以成為孤獨的英雄,但我也了解團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