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歷來珍視家人、親友的團聚,天倫之樂。都說過節,人們更想念親人,更何況是象征團圓、幸福的中秋節呢?以下是有關中秋節的手抄報圖片,歡迎閱讀!
中秋節手寫海報圖片
中秋節手抄報圖片
【我國其他地區的中秋節習俗】
中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風俗習慣各異,慶祝中秋節的方式也多種多樣,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形成了豐富多彩的中秋節習俗。
在福建浦城,中秋節婦女要走過南浦大橋,祈求長壽;在建寧,中秋之夜掛燈籠,是祈求月宮生子的好兆頭;在上杭,中秋節孩子們常常會請來月神。龍巖人吃月餅,父母會挖出一個中間直徑二三寸的圓形餅給長輩吃,寓意秘密不能讓晚輩知道,此習俗源于傳說月餅里有抗元殺敵的訊息。在金門,中秋節拜月之前要先拜天公。
在廣東潮汕,中秋節有拜月的習俗,主要在婦女兒童中。有“男不拜圓月,女不拜灶王”之說。傍晚月亮升起時,婦女們就在院子里、陽臺上擺起桌子,向天上祈福。銀燭高燃,香火繚繞,桌上擺滿了供品中的果品、糕點。中秋節還有吃芋頭的習俗。潮汕有句俗語:“江河對岸,可吃芋頭”。八月,正是芋頭的收獲季節,農民習慣用芋頭祭拜祖先。這當然和農耕有關,但在民間還流傳著一個廣為流傳的傳說:公元1279年,蒙古貴族滅亡了南宋,建立了元朝,對漢族人民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為保衛潮州,抵抗元朝。城破之后,百姓慘遭屠殺。后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的苦難,便以與“胡頭”諧音、形似人頭的芋頭來祭拜祖先。此舉代代相傳中秋手抄報圖片,至今猶存。
中秋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至3米不等,多用碎瓦砌成,較大的塔用磚砌成,磚約占塔高的1/4,然后將瓦片疊在一起,上面留一個口,用來放燃料,在中秋之夜點燃。燃料有木柴、竹子、稻殼等,火旺時澆上松香粉,點燃火焰,歡呼雀躍,極為壯觀。民間還有燒塔比賽的規則,誰把整座塔燒紅了誰就贏,燒不紅或燒的過程中倒塌了誰就輸了。獲勝者由主持人賜予彩旗一面、獎金或獎品。據說火塔也是元末漢人反抗殘暴統治的起源,中秋起義時也以火作為信號。
江南地區的民俗也多種多樣。中秋節南京人除了吃月餅外,還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在桂花飄香時節可用,肥而不膩,味道鮮美。飲酒后,必吃一小塊甜芋頭,澆上桂花糖漿,美味無比。“桂花糖漿”因屈原《楚辭·邵司明》“扶北收,澆桂花糖漿”而得名。桂花糖漿又稱糖桂花,在中秋節前后采摘,用糖和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婦女巧手,把詩中的物件變成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南京人把合家賞月稱為“慶團圓”、集體飲酒稱為“滿月”、游街示眾稱為“走月”。
明初的南京
有觀月樓、戲月橋。觀月樓建于清代獅子山腳下,都是供人賞月的,其中戲月橋最為熱鬧。每當月亮高懸天際,人們便一同到觀月樓、戲月橋上,欣賞玉兔的美景。“戲月橋”位于夫子廟秦淮河南岸,橋邊是名妓馬香蘭的住所。此夜,文人聚集在橋上吹笙吹簫中秋手抄報圖片,追憶牛渚賞月,賦詩吟月網校頭條,故此橋名為戲月橋。明朝滅亡后,此橋逐漸衰落,后人有詩云:“風流南調已消,只剩西風長木橋,卻記得玉女坐在橋上,明月下教吹笛。”長木棧道即為原來的戲月橋,近年來,南京夫子廟經過修繕,恢復了一些明清時期的亭臺樓閣,疏浚了河道,每逢中秋佳節,人們便會相聚于此,享受賞月的樂趣。
江蘇省無錫縣
中秋之夜,人們焚香。香上包著紗布,畫著月宮的景象。也有用香棒做成的香,上面插著紙做的魁星和彩旗。上海人在中秋宴上吃桂花蜂蜜酒作為配菜。
江西省吉安縣
中秋節晚上,各村寨都要燒陶罐,用稻草燒,燒紅后加醋,香味便傳遍全村。新城縣中秋節期間,從8月11日晚到8月17日,都要掛稻草燈。
安徽省婺源縣
中秋節時,孩子們用磚瓦砌成空心塔,塔上掛上帷幔、匾額等飾物,塔前擺放一張桌子,擺放供奉“塔神”的各種器物,入夜時,內外都點上蠟燭。中秋節時,績溪的孩子們玩中秋炮。中秋炮是用稻草扎成辮子,浸濕后敲在石頭上,發出巨大的響聲。還有游火龍的習俗。火龍是用稻草編成的,身上插上香火,游火龍時有鑼鼓隊隨行,游過各村后,送到河邊。
四川人除吃月餅外,還有做年糕、殺鴨、吃燒餅、蜜餅等與中秋節有關的習俗。有的地方還點亮橘色燈籠,懸掛在門口,以示慶祝。還有小孩子在柚子上插上香,沿街跳舞,叫“舞流星香球”。嘉定縣在中秋節祭拜土地神、表演綜藝節目、聲樂、文物展演等,叫“看節目”。
在北方,山東慶云縣農民在八月十五祭祀地神、谷神,稱為“慶苗會”。諸城、臨沂、即墨等地,除祭祀月亮外,還要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右城等地主在中秋節還招待佃戶。即墨中秋節要吃一種時令食品,叫“麥箭”。山西六安中秋節要招待女婿。大同縣把月餅稱為團圓餅,中秋之夜有守夜的習俗。
河北省萬全縣把中秋節稱為“小年節”,月紙上畫著月神和關帝夜讀《春秋》的圖案。河間縣民間認為中秋雨是苦雨,如果中秋節下雨,當地人認為蔬菜肯定會變質。
陜西西鄉,中秋之夜,男人們泛舟崖上,女人們則準備豐盛的宴席,無論貧富,都要吃西瓜。中秋節時,還有打鼓的挨家挨戶敲鑼打鼓,要錢。洛川縣的中秋節,家長們帶著孩子給老師帶禮物,午餐更像是一次聚會,而不是學校的聚餐。
一些地方形成了許多特殊的中秋習俗,除賞月、拜月、吃月餅外,還有香港舞火龍、安徽疊塔、廣州植樹、晉江火塔、蘇州石湖賞月、傣族拜月、苗族舞月亮、侗族偷月菜、高山族跳圓球等。
美麗的中秋節作文
今天是中秋節,陽光燦爛,萬里無云,鳥兒在枝頭歌唱,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我們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去爺爺奶奶家過中秋節。
到了爺爺奶奶家,看到舅舅一家和姑姑一家早早就到了,小孩子們一見高興極了,手拉著手,開心地一起玩耍。一會兒,一股誘人的香味飄了進來,奶奶做的菜端上來了。這時,大家圍坐在桌子旁。我定睛一看,哇,今天的菜可真豐盛啊!有金黃誘人的烤全雞,有熱氣騰騰的水煮魚,有香氣撲鼻的牙簽牛肉,還有我們邵陽的特色小吃雞蛋餃子。大家舉杯慶祝,笑語盈盈,其樂融融。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樹梢。奶奶端來了月餅和水果,我們坐在陽臺上賞月。這時,有人提議唱帶有“月”字的歌,誰唱得多誰就是贏家,大家都舉手表示同意。
游戲開始了。叔叔跑上來,唱道:“我遠遠地看著月亮,有多少夢想在自由地飛翔……”。啊,叔叔太快了!還沒等我反應過來,爸爸和哥哥又沖了上來。爸爸搶過“話筒”,大聲唱道:“我承認,都是月亮惹的禍……”爸爸和叔叔太厲害了,我要更加努力了!
下一輪開始了,大家都爭先恐后地往前跑,可是沒有人唱歌。突然,我靈光一閃,唱道:“八月十五月亮明,爺爺給我做月餅……”是啊,我終于唱完了一首歌。接著,大家正苦思冥想,突然,我看見面前閃過兩個身影。爺爺和奶奶搶過“話筒”,一起唱道:“十五的月亮照在家鄉和邊疆……”我還沒唱完,大家就忍不住歡呼鼓掌。
就這樣,直到月亮高懸在頭頂我們才離開。
【中秋節手抄報圖片】相關文章:
中秋節手寫海報圖片09-11
中秋節手抄報圖片05-07
中秋節手寫海報圖片09-11
中秋節手抄報精美圖片09-11
精美中秋節手寫海報圖片09-11
中秋節手抄報圖片精美09-11
中秋節手抄報內容圖片09-11
中秋節手抄報圖片很美09-11
中秋節手抄報信息圖片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