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
1、2024年銀川市義務教育學校入學年齡規定是什么?
答:2024年城市小學入學年齡原則上為2018年8月31日,農村小學入學年齡為2018年2月28日。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可根據本轄區招生實際工作情況,確定是否統一城鄉適齡兒童入學年齡。
2. 我的孩子已到入學年齡,但由于健康原因,需推遲一年入學。我該怎么辦?
答:孩子已達到入學年齡,但因身體原因需要延期入學的,可以由孩子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準備申請材料,報送所在縣(市)區教育局基礎教育處審核備案。
3. 我想了解我的孩子就讀于當地哪些公立小學和初中,應該去哪里咨詢?
答:義務教育招生堅持屬地管理原則,各縣(市)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劃分本轄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含自治區、銀川市轄區內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區域。家長可關注網上公布的各縣(市)區2024年義務教育招生安排,電話咨詢或登錄銀川市中小學招生轉學服務平臺查詢。
4.入讀義務教育學校對戶籍時間有何要求?
答:公辦義務教育學校落戶時間要求為入學前一年12月31日前。以2024年為例,落戶時間要求為2023年12月31日前;民辦義務教育學校落戶時間要求為入學前。
5、公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辦法是怎樣的?如何報名?
答:公立小學一般采用報到注冊方式招生,公立初中一般采用報到注冊或直升注冊方式招生。民辦義務教育學校與公立學校同時招生銀川教育招生考試網,報名人數超出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適齡兒童少年應按規定時間登錄銀川市中小學招生轉學服務平臺,按照轄區教育部門義務教育招生工作安排,選擇轄區相應報名入口報名。
6、流動人口子女可以在銀川上學嗎?
答:銀川市實行“兩個優先、兩個納入、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外地流動人口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入學政策,確保外地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全部入學。外地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在銀川初中畢業后,可報名參加當地的中考。
7.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范圍如何確定?
答:根據教育部、自治區教育廳關于招生工作的有關文件精神,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范圍為“優先滿足所在縣(區)學生入學需要”,當所在縣(區)招生不夠時,經市教育局批準,可適當跨縣(市)、區招生,但不得招收銀川市以外的學生。
8.如果我報考了私立義務教育學校并被錄取,但是我不想再讀了,我可以放棄而選擇其他學校嗎?
答:已被民辦學校錄取的學生不得放棄入學,放棄入學的初中生將不能享受中考“限額入學”政策。
9. 如果我報考私立義務教育學校但沒有被錄取,我還能回到當地的公立學校嗎?
答:已申請民辦義務教育學校計算機隨機分配但未被錄取的,其所在縣(區)教育行政部門可以根據學額情況安排其到所轄區域公立學校就讀;所轄區域公立學校學額不足時,按照就近分配的原則予以調整。
10、2024年銀川中考科目和分數線是如何規定的?
答:2024年銀川市中考總成績為770分。其中,語文、數學、英語(含聽力、口語各20分)各120分,物理75分,化學65分,品德與法治70分,歷史30分,地理、生物各30分(選擇一門科目計入中考總分,另一門科目采用ABCDE評分體系呈現),體育與健康70分(含過程性考核20分、統考50分),信息技術15分,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各10分,學生綜合素質測評25分(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7分、誠信與修養教育3分、平時學習成績5分、表現與特長測評10分)。 音樂、美術、書法及綜合練習成績以及格或不及格的評分制度呈現,不計入總分。
11.普通高中招生范圍是如何確定的?
答:自治區屬下公立高中(含大學附設高中)、銀川市及市轄區公立高中在銀川市三區范圍內招生,縣(市)屬下公立高中在縣(市)范圍內招生。民辦高中招生范圍與地方公立高中相同。生源不足的銀川教育招生考試網,經市教育局同意,可向縣(市)教育行政部門申請,在市轄三區范圍內適當統籌調整,但不得在銀川市外招生。
12.公立普通高中招生與錄取辦法是怎樣的?
答:公立普通高中招生錄取分為自主招生和統招兩種錄取方式。其中,自主招生由各高中負責;統招由銀川市中小學招生領導小組負責,分為“指標到校”和“擇優錄取”兩個錄取批次。2024年仍嚴格執行優質公立普通高中招生名額60%分配給區域內初中的政策(簡稱“指標到校”),其余40%統招計劃實行擇優錄取;從2025年秋季入學開始,逐年提高“指標到校”比例。
13. 學生如何通過獨立招生進入公立高中?如何申請?
答:公辦高中自主招生分為自主招生一類(招收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科目突出的學生)、自主招生二類(招收藝術、體育等特殊才能的學生)和自主招生三類(招收高中畢業后有意向直接出國留學的學生)。自愿參加普通高中自主招生的考生,可按照銀川市中小學生招生領導小組批準的各高中自主招生計劃要求,在銀川市中考招生平臺上報名入學。
14.特殊教育學生如何進入普通高中學習?
答:銀川市中小學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將組織三區文藝體育類特長生招生及專業考試。九年級擬參加銀川市體育藝術類特長考試的學生須同時報考體育藝術類特長考試。報名截止后不再組織補報名;經自治區教育廳批準招收三區外學生的學校,可在體育藝術類特長考試前組織三區外考生現場報名。同時請您關注后續特長生招生計劃,按規定時間報到入學。
15.銀川三區中考“指標到校”政策享受條件是什么?錄取方式是怎樣的?
答:考生須具有銀川市三區戶籍(戶籍轉移截止時間為中考報名前),且在初中就讀滿兩年并實際學習滿兩年,方可享受“定額入學”政策(當年放棄民辦初中入學資格的學生除外)。凡有作弊行為的,一經查實,取消中考“定額入學”資格。享受“定額入學”資格的銀川市三區農村初中考生,可降低分數區間參加錄取。其中,戶籍在農村初中所在市轄區鄉(鎮)或村,且戶籍、學籍滿兩年的,可按銀川市三區民辦普通高中入學最低控制線參加“定額入學”錄取。
考生根據成績和志愿在線填寫入學意愿,每位考生只能填寫一個志愿,銀川市中小學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將根據考生中考成績從高到低進行錄取(若成績相同,則語文、數學、英語總成績高者優先錄取,若成績再次相同,則增加體育成績進行比較)。
未填報“指標到校”計劃的學校剩余學額將分配至“擇優錄取”批次錄取。已在“指標到校”批次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后續錄取。被錄取的考生將在規定時間內收到所在初中的錄取通知書。
16.中考擇優錄取的錄取辦法是怎樣的?
答:銀川市中小學招生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中考網絡招生測控中心,各初中設立招生工作室。網絡招生開始后,考生按預先安排的入學場次、入學時間段(按預先確定的分數區間確定)分批進入招生工作室填寫、提交報考意愿。銀川市中小學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將根據考生意愿和中考成績(語數、英語總分相同者優先錄取,再次相同則增加體育成績進行比較)從高到低進行錄取。被錄取的考生現場領取錄取通知書,未被錄取的考生可繼續參加下一輪招生。被錄取的考生按規定時間到初中領取錄取通知書。
17、中考插班結束后,部分普通高中仍未滿員,下一批招生如何進行?
答:對尚未滿員的普通高中,采取集中征集志愿方式進行補招。考生登錄銀川市中考招生平臺填報征集志愿,銀川市中小學生招生領導小組將根據高中剩余計劃和考生成績從高到低進行錄取。未被“擇優錄取”批次錄取的考生務必及時關注銀川市中考招生平臺發布的征集志愿通知,避免錯過填報志愿時間。
18.私立普通高中招生與錄取辦法是怎樣的?
答:民辦高中實行“全民同招生”原則,招生范圍、標準、方式、時間與本地區公立高中一致。公立高中實行“指標到校”招生時,民辦高中按不超過招生計劃60%的比例招生,考生須在網上填報報名信息,經銀川市中小學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批準錄取。其余40%招生計劃由公立高中“擇優錄取”。對未完成招生計劃的民辦高中,采取集中征集志愿的方式進行補招。
19.教育優惠政策的范圍如何確定?
答:按照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規定網校頭條,對符合條件的烈士子女、現役軍人子女(含國家綜合消防救援隊人員子女)、公安英雄模范子女、因公殉職人民警察子女、華僑子女、高層次人才子女以及其他享受優待的人員,落實教育優惠政策,探索實現多子女家庭子女在同一所學校就讀。
20.中小學入學保障機制有哪些?
答:一是加強招生工作的組織領導。銀川市中小學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統一組織實施,各縣(市)區要建立健全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完善招生工作相關制度。
二要嚴明招生紀律。嚴格落實教育部中小學招生“十嚴禁”規定:
嚴禁無計劃、超計劃組織招生,招生結束后,學校不得擅自招收已被其他學校錄取的學生。
嚴禁舉辦或者與社會培訓機構聯合舉辦以選拔學生為目的的各類考試,或者使用社會培訓機構自行舉辦的各類考試成績;
嚴禁提前組織招生、變相選拔學生;
嚴禁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混合招生、混班;
嚴禁以高額物質獎勵、虛假宣傳等不正當手段招生;
嚴禁任何學校收取或者變相收取與招生掛鉤的“教育捐款”;
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以各類競賽證書、學科競賽成績或者考試成績作為入學依據;
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以任何名義設置重點班、快慢班;
嚴禁初中、高中按照中考、高考成績進行排序、公布高考狀元和升學率;嚴禁教育行政部門按照中考、高考成績對學校進行排序、向學校提供其他學校的中考、高考數據。
嚴格學籍管理,嚴禁學生學籍分離、空招學籍、學籍欺詐等行為,對跨地區違規入學、違規轉學的學生不予辦理學籍轉學手續。全面推行中小學“陽光招生”“陽光分班”,堅決糾正違規招生行為。
三是完善防輟保學機制。完善各縣、各校防輟保學方案,建立適齡兒童(含流動兒童)、疑似輟學兒童(含已輟學學生)、失學兒童“三臺臺賬”,認真落實部門聯防聯保工作機制,嚴防學生失學失學教育管理。
四是加強招生宣傳指導。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校園網、“兩微一端”等媒體,加大中小學校招生政策宣傳力度,做好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的宣傳解讀。
21.如何督導中小學校招生工作?
答:銀川市中小學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將加大對教育部中小學招生“十嚴不準”落實情況的督導力度,加強招生全過程監管,暢通舉報渠道,認真核實群眾來信來訪投訴,及時解決招生過程中的突出問題,嚴厲查處違規招生、亂收費行為。2023年,銀川市教育局共處理以招生為由騙取家長錢財案件5起。請家長配合監督招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