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12月25日訊(全媒體記者 岳霞)優質學位充分供給、教育質量全面提升、融合教育全面深化、師資建設不斷加強……記者25日從長沙市教育局獲悉,長沙市啟動《長沙市特殊教育發展提升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到2025年底,每個區、縣(市)至少建成一所特殊教育學校或一所優質普特融合學校,鼓勵人口較多的區、縣(市)根據實際需要興辦第二所特殊教育學校或普特融合學校。
確保殘疾兒童接受學前教育
規劃提出,各區縣市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8%以上,非義務教育殘疾兒童少年入學機會大幅增加。到2025年底,每個區縣市至少擁有1所符合標準的特殊教育學校或優質普特結合學校,鼓勵人口較多的區縣市根據實際需要建設第二所特殊教育學校或普特結合學校。
大力發展非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到2025年,各區、縣(市)建成3所及以上普教結合幼兒園,保障殘疾兒童接受學前教育;長沙縣、瀏陽市、寧鄉市特殊教育學校全面開設智力殘疾人職業高中班。支持長沙職業技術學院加強特殊教育學院建設,支持普通高校、開放大學、成人高校開展殘疾人繼續教育,暢通完善殘疾人終身學習渠道。
打造長沙融合教育模式
根據《規劃》部署,將進一步推進普通教育、職業教育、醫療康復、信息技術與特殊教育融合發展,按照“多元、適度、優質”的安置育人原則,建立完備的基礎保障和質量提升體系,打造長沙融合教育模式,探索特殊教育學校、普通中職學校與企業聯合培養機制,開設符合殘疾學生學習特點和市場需求的專業。
建立醫教協同實驗基地,提升殘疾兒童少年評估鑒定、入學安置、教育教學、康復訓練等環節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探索對殘疾兒童少年各成長階段進行數字化教育賦能,打造智慧特殊教育。
職稱評審認定及獎勵向特殊教育教師傾斜
未來長沙市特殊教育學校將按照1:2的師生比例配備專職教師,多重殘疾、重度殘疾、自閉癥學生按照1:2的師生比例配備專職教師網校頭條,同時按照專職教師25%的比例配備教學助理,融合教育學校按照1:5的師生比例配備專職教師。
進一步完善培訓機制,打造立體完整的三級師資培訓模式。進一步提高教師待遇,在職稱評定、聘任、表彰獎勵等方面給予特殊教育教師更多傾斜。各級特殊教育研究培訓中心(資源中心)加強對本地區融合教育的現場指導特殊教育學校建設標準,全面推進差異化、個性化教學,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
逐步提高人均公用資金補助標準
落實并逐步提高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學校、普特結合學校、普通學校內的特殊教育部(班)、普通班制學校、居家教育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
減免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兒童托幼費用,對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實行義務教育和12年免費高中教育,確保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得到優先資助,對在校殘疾學生實行“四免四補”政策??(免除伙食費、學費、教科書、住宿費,補貼生活費、學習用品費、交通費、干預訓練費),逐步提高特殊教育經費投入水平。
充分發揮市特殊教育發展聯席會議的統籌協調作用特殊教育學校建設標準,通過鄉鎮(街道)、村(居)委會、社區等形式,探索為殘疾學生提供集中托管、日間托管、課后托管、社區康復、就學、輔助就業等服務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