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河海大學水利工程專業考生趙萬成
2021年7月,紅河大學對口幫扶的金平縣金河鎮扎門村委會貧困戶趙福家的兒子趙萬成在紅河州第一中學參加高考,考了理科601分。負責幫扶趙福家一家的紅河大學美術學院老師劉海清感慨道:“聽到這個消息我特別開心,2016年我就參加了學校的扶貧工作,我和趙福家一家這時候就成了‘親戚’。每次見到趙萬成,我都鼓勵他好好學習網校頭條,用知識改變命運。”
記者了解到,趙萬成讀初中時,曾有過放棄上中學的想法,當時他的妹妹也要上學,家里很窮,沒有多余的錢供我讀書。看到父母在外辛苦打工,難以養家糊口,就想著出去打工幫幫父母,讓妹妹繼續讀書。紅河學院體育學院教師、原駐村隊隊員劉瑞告訴記者:“家訪中,我們了解到趙福寶家的孩子趙萬成學習成績不錯,因為家里沒錢,趙福寶準備讓孩子放棄學業出去打工。于是,我們對趙福寶做了一些思想工作,要他堅持讓孩子上學,并表示會盡一切努力幫助他家渡過目前的困難。”
助“貧”不如助“智”,助“今天”不如助“明天”。劉海清聽說孩子要放棄學業后,心里十分難過,通過各種渠道聯系趙萬成,鼓勵他堅持下去,永遠不要放棄求學之路。隨后,紅河高校扶貧辦安排老師繼續做好思??想工作,同時積極通過各種渠道爭取各種資源,盡力解決趙萬成的學費等問題。通過連續六年的資助紅河學院教學工作網,趙萬成順利完成了初中學業,并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紅河州第一中學。
金河鎮黨委書記李正和說:“我們也替趙萬成感到高興,這幾年都沒有考過600分的學生,他考上了985、211河海大學,不辜負了所有幫助過他的人。”“紅河學院的對口支援教育,不僅充實了邊遠地區的師資隊伍,而且提高了教書育人的成效。”金平縣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縣教育體育局副局長陳云峰說。
幫扶趙萬成只是紅河學院通過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紅河學院共向扎門村委會派出駐村工作隊隊員27人、聯絡干部110余人。學校充分發揮人才智力優勢,積極推進教育扶貧,為邊疆地區培養各類專業人才。
此外,紅河學院還向金平縣所有接入網絡的城鄉中小學免費、無障礙地提供紅河大學圖書館180萬冊電子圖書資源庫,讓地處邊疆地區的金平縣中小學也能擁有一座大學圖書館。
據了解紅河學院教學工作網,2016年以來,紅河學院為金平縣培訓邊遠山區班主任300名、中小學校長67名、中小學骨干教師150名、新教師100名;選派7批優秀大學生到金平縣特別是邊遠山區任教,解決師資短缺問題;對口幫扶3所小學,捐贈電子白板,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助力教育教學質量提升。
云南網記者何凱通訊員唐嘉璐王峰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