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學院交流論壇
5月27日上午,我校在北校區實訓樓會議室舉辦西華大學對口支援西昌學院工作交流會。西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劉小兵,黨委組織部副部長黨國華,西昌學院校長何勝宇,黨委常委、副校長胡金超,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胡慶龍等出席座談會。會議由副校長胡金超主持。
何勝宇院長代表學校黨委、行政對劉小兵副校長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向來訪人員簡要介紹了學校辦學情況。她表示,西華大學與西昌學院聯合辦學歷史悠久,援建情誼深厚,西華大學支持西昌學院四校合并、專科升格本科,為我校提升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為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培養大批優秀人才做出了重要貢獻。她指出,西昌學院地處涼山,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也是中央重點支持的“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學校立足涼山、面向四川、輻射西南。 學校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產出為導向、持續改進”的辦學理念,在涼山彝族地區辦學80年,形成了“應用型、地方型、民族型”的辦學特色。學校是涼山發展的人才培養基地、資源開發研究基地、優秀民族文化傳承創新基地、服務涼山脫貧致富的行動基地,為涼山經濟社會發展和脫貧攻堅培養了大批“走得下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質人才。
何勝宇院長希望通過西華大學的對口援建,學校在辦學條件、教育教學質量、重點實驗室建設、實踐教學基地、師資隊伍建設、學科與科研水平、干部交流、學生交流、研究生聯合培養、學校管理和社會服務能力等方面得到較大提升。同時她要求我校各職能部門、相關二級學院要主動作為,深化對接援建內涵西昌學院教務網,探討對口援建重點,積極搭建對口援建工作平臺網校哪個好,盡快簽訂校際對口援建協議,建立對口援建長效機制。
胡錦超副校長向與會人員介紹了我校扶貧工作情況:一是扶貧工作是我校的重中之重;二是扶貧工作與教學育人相結合;三是緊密結合當地需求。他對本次對口幫扶工作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提升學科專業水平,加大對口專業的學生交流力度;二是聯合開展學術研究和學科建設,互派崗位,聯合培養科研骨干;三是實現兩校資源共享。
劉小兵副校長向與會人員介紹了西華大學的歷史、規模、專業建設、人才引進、教學改革、對口支援等情況,希望兩校在人才培養、師資交流、基金項目合作、碩士培養等方面加深交流,同時也希望兩校搭建深入合作的橋梁,多多溝通,促進兩校共同發展。
與會人員還就專業建設、學術研究、科研成果轉化、師資培訓等進行了深入交流。
參加會見的還有西華大學校友會辦公室、學校扶貧辦主任王麗娟,物流公司總經理楊明君西昌學院教務網,藝術設計學院黨委書記李長杰,布拖縣發展改革局副局長、西華大學扶貧村干部陳寶樹,西昌學院黨委辦公室、校辦主任沈良杰,發展規劃處處長阮學勇,定點扶貧辦主任、檔案館館長孫德剛,西昌學院資產公司總經理陸煒,人事處處長袁英,教務處處長卞世英,科技處處長董紅慶,藝術學院黨支部書記吳忠文,信息技術學院副院長董強,機電工程學院院長陳宗榮,藝術設計學院黨總支書記郭寧等。土木與水利學院院長。
文|實習記者 高翔玲
照片 | 實習記者王凱欣、岳嘉英
排版 | 范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