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排名,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個官方認可的排名,無論是武書連、校友會、軟科還是其他的排名,都是機構排名,參考價值不大。
1. 為何大學排名不可靠
①院校為什么需要排名?
早在上世紀 80 年代,美國家長和孩子也為選擇全國上千所高校而頭疼,于是有一家叫
美國新聞
媒體意識到了這種需要并率先推出了大學排名。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國內的大學排行榜是移植自西方國家的排行榜,但在移植的過程中,也發生了很多變化。作為機構,排行榜的制作不僅僅是為了考生和家長的參考,也有經濟方面的考慮。
②國內大學排行榜存在哪些缺陷?
美國新聞
等等,國內的排名標準不夠透明。
大學排名的標準是什么?有多少個指標?每個指標的權重是多少?每年都有哪些指標在變化?在很多人討論排名結果的同時,卻很少有人關心這些問題。
其實,國內排名的諸多評判標準中,對院校規模、學科數量的傾斜度比較大,所以你會發現綜合性大學在排名中更有優勢,規模小的學校即使各學科都很強,也很難取得優勢。
2. 大學排名毫無意義嗎?
國內的大學排名并不是毫無參考價值,比如我們在觀察榜單的時候,不能只看排名,還要學會按照學校類型來看排名,進行對比。
比如,一所理工科大學排名29,一所師范大學排名30,那么你就不要太糾結29和30之間的差距,可以找一些排名差不多的理工科大學和師范大學,在同一個領域內進行比較,這樣的比較結果會更有意義。
再深究下去,即便兩所理工科大學分別排在第 29 位和第 33 位,幾個名詞的差別不足以說明什么,但如果差距比較大,比如相差二三十名,還是能讓人有一個粗淺的了解。畢竟面對成千上萬所大學,非專業人士很難說出一所大學比另一所大學好在哪里。
當然這樣的排名結果是綜合形成的,要參考各個學科、專業的實力,才能準確把握全國一本大學,這個很重要。
3.如何正確認識大學?
要想準確了解大學,最好擺脫排名的概念,因為如果你不能準確了解全方位的信息,排名就會干擾你。
如今高考剛剛結束,很多家長和孩子都為填報志愿的問題而煩惱,苗老師就借排名的機會,講一講如何了解大學。
大學的基本信息包括:歷史沿革(跟它擅長的專業、辦學體系的成熟度有關)、學校級別(部屬、省屬、共建、雙一流、985、211等)、主要學科(可以參考教育部的學科排名)、師資實力(你打算報考的專業是否可以學到東西,可以在學校或學院的官網上查看)、教學硬件(實驗室、教學樓、圖書館)、生活硬件(住宿、餐飲、生活條件)、學術能力(碩博士點、學術巨擘數量)等。
在選擇大學的時候全國一本大學,可以通過學校的官網、論壇、問答社區等了解一些有用的信息,當然也可以看苗老師寫的文章和視頻。排名只能作為參考,不能直接作為錄取依據。
我是“大學生活地圖”繆登峰老師,十年走訪萬所大學,歡迎關注我。
原創不易網校哪個好,期待你們的點贊、轉發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