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職業技術學院
01
寧波及學校基本信息
寧波:取自古諺語“海靜則波平”,簡稱“甬”,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浙江省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中國東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長江三角洲南翼經濟中心,中國新一線城市、中國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北侖:因水而生、因港而興,是智慧創新的現代化港口城市、國際化濱海美景城、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全國工業百強區,被譽為寧波改革開放的先頭部隊。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是1999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學校深根北侖、輻射余姚,現有北侖校區和余姚校區。學校以“融通香港、通達世界、匯聚智慧、培育工匠”為發展愿景,持續推進政校企三方聯動合作育人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創新形成了“地市共建、區校合作、校園融合”的地方高職院校“寧波模式”。
學校地處由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區、大榭開發區、出口加工區、北侖港區組成的寧波北侖新區,現有全日制高職在校生11000余人,設置了緊密對接區域綠色石化、高端裝備制造等萬億級產業發展需求的綠色化工、智能制造等8大專業群,設有化學工程與工藝、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38個專業和5個聯合培養本科專業。
■周邊環境--商業環境
學校位于北侖商業中心2023年余姚市第四職業技術學校錄取分數線,周邊有博英秀城、銀泰城、富邦城等大型商業大廈,休閑娛樂、餐飲購物十分便利。學校交通便利,地鐵一號線、多條公交可直達,周邊有中國港口博物館、九峰山、虹橋、萬仁沙灘等休閑娛樂好去處。
■學校發展——歷史短、發展快
建校以來,學校快速發展,取得一系列重要育人成果,辦學規模位居全國高職院校前列。
2006年入選首批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全國28所之一,浙江省僅2所)2017年入選浙江省重點建設高職院校(浙江省5所之一)。2019年入選國家優質專科院校;入選國家“雙高”建設學校(全國56所之一),應用化工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兩個專業群入選高水平建設專業群。2021年入選省國際化特色學校。2022年榮獲全國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優秀學校獎”、國家級創新創業學院建設單位。
02
學校特色
01
學院
人才服務強校,人才引領強校,人才是學校的力量。學校現有專任教師678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15.93%;高級職稱教師占34.22%。有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3個,國家級技術能手5人,教育部思政教學團隊1個。
學校“雙師型”教師培養經驗入選國家級典型案例;學校是寧波市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成效突出的集體、寧波市服務人才工作先進單位,在全省訪學工校企合作項目評估中名列前茅。
02
專業設置
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成效顯著,是教育部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學校,建立了“素質與能力融合、專業與創造力融合、寫作與認證融合、數理與教學融合、學研融合、競賽與教學融合”的“六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
設立了綠色化工、智能制造等8個專業群,緊密對接區域綠色石化、高端裝備制造等萬億級產業發展需求,擁有國家級高水平專業群2個,國家示范、國家骨干、改革試點、財政支持和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13個,省級重點優勢(特色)專業15個,市級重點優勢(特色)專業13個。
03
校企合作
學校緊密對接寧波“361”萬億級產業集群、“225”外貿雙萬億行動和“3433”服務業倍增發展行動,注重服務人才全面發展,堅持以教促產、以產助教,不斷深化產教融合,積極探索校企人才共育人,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學校牽頭產教聯合體、產教融合共同體、產業學院等載體,與中石化鎮海煉化、海天塑機集團、舜宇光學集團、托普集團、凱越集團等行業龍頭企業開展駐廠工程師、訂單班、學徒制等多形式合作培養,用人單位滿意度高,為區域經濟發展培養了大批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03
人才發展
01
豐富的社區活動
學校現有思想政治、學術科技、創新創業、文化體育、志愿慈善、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六大類學生社團61個,注冊會員4300余人。學生社團在校內外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展現了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的多元才藝,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學校打造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業社團、音樂沙龍協會、無人機協會、籃球協會、月林影劇社、影視傳媒協會等一批優質社團,促進社團健康有序發展,豐富了學生課余生活。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社團主題活動連續四年被評為寧波市社科普及重點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產基地被評為浙江省社科普及基地;音樂沙龍榮獲浙江省大學生藝術節聲樂金獎;影視傳媒協會、寧波市職業先鋒營等榮獲浙江省活力社團。
學生社團平均每年舉辦60余場活動,包括專項演出、比賽、技能體驗等,在浙江大學生藝術節、寧波大學生音樂節、非物質文化遺產社科普及周、寧波大學曲藝比賽、學校新生迎新晚會等各類校內外活動中大放異彩,深受同學們的喜愛。
02
學生飛行支持計劃
■ 完善的獎學金政策體系,確保沒有一個貧困學生因貧困而輟學
學校建立“捐資助學—化解困境—勵志奮進—成長成長—回饋社會”的良性循環體系,建成了包括慈善教育、思源超市、班級冠名基金、思源夜市、愛心之家等在內的思源文化教育實踐基地,營造“讓慈善成為習慣”的慈善文化氛圍。
截至目前,基金已捐款1400余萬元,為2000余名學生提供資助,資助金額逾600萬元;受助學生中已有400余人回饋思源基金,累計金額逾200萬元。
03
創新創業
■就業質量高,創新創業能力強
學校為區域經濟發展培養了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用人單位滿意度高,崗位供需比為1:10,畢業一年后平均薪資為6500元。
近三年,學生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25項、各類學科競賽102項;學生累計獲得專利200項,轉化率8%,2016屆畢業生榮獲2020年度行業企業家稱號。
04
深度學習
■專升本通過率高,錄取率高,錄取學校好。
2023年錄取學生1300余人,錄取率63%;2023年錄取學生1400余人,錄取率65%,其中50%以上學生考入二本以上院校,錄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05
國際交流
■開放教育,走向國際
中外合作辦學:加拿大阿岡昆應用藝術與科學學院旅游管理專業。
雙文憑、雙資源:聯合開發培養項目,聯合授課,資源共享。渠道寬:打通本科、研究生文憑課程,獲得本科學位和研究生文憑。出國就業或深造。
教育國際化進程不斷深化:學校發起成立全國首個“一帶一路”產教協同聯盟“寧魯班工坊”,成為國家級魯班工坊運行項目。中國(寧)絲綢之路學院、中國(斯里蘭卡)絲綢之路學院獲批浙江省首批絲綢之路院校。學校積極參與全球職業教育治理,擔任中國牽頭的金磚國家職業教育聯盟執行秘書處,成為世界職業教育發展聯盟、中國—東盟職教聯合會、中非職教聯合會等國際雙多邊組織的首批發起單位。
開展援外培訓:2012年成為商務部“中國職業技術教育援外培訓基地”。自2007年至今,援外培訓已覆蓋亞洲、非洲、拉美、大洋洲、中東歐、南太平洋等地區129個國家,培訓人數超過4500人,形成了多國網絡平臺。
04
招生計劃和申請要求
2024年學校招生2258人,其中普通生732人、藝術生70人、省外普通高中生276人、單獨考試招生1180人。與去年相比,省內招生計劃略有減少,普通高中各專業不受選修科目要求限制。考生填報時可參考往年分數線和排名數字。
浙江省2024年普通招生計劃
浙江省2024年藝術類招生計劃
2024年浙江省獨立考試招生計劃
安徽省2024年招生計劃
2024年江西省招生計劃
四川省2024年招生計劃
河南省2024年招生計劃
2024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招生計劃
注:招生計劃數以各省招生部門最終公布為準。
省外高考招生計劃276人2023年余姚市第四職業技術學校錄取分數線,面向5個省(自治區)招生,省外招生專業數量與去年持平。由于部分省份實行傳統高校平行申請,如考生喜歡我校,請填報第一志愿并填寫“服從專業調整”。
2023年浙江省普通本科招生(含藝術類)
2023年浙江省獨立考試招生
2021年至2023年省外普通高中招生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