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定年假及其他休假標準
休息、休假時間是勞動者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任職期間,依照法律、規定可以不參加生產、工作而自行利用的時間。
1.休息日標準。
休息日,也稱為公共假期,是工人工作一周后的休息時間。
《勞動法》第38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天。1995年頒布的《國務院關于修改勞動法的決定》(國務院令第174號)規定,中國職工的標準休息時間為工作5天,休息2天。該決定還規定網校哪個好,機關、事業單位實行統一工作時間,周六、周日為每周休息日;不能實行國家規定統一工作時間的企事業單位年休假國家規定,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每周休息日。
2.法定年假標準。
法定年休假是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進行紀念、慶祝活動的休息時間,也是勞動者休息時間的一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國法定年休假天數為7天,1999年將法定年休假天數增至10天。2007年頒布的《全國節假日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國務院令第513號)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除夕等定為法定節假日。將中國傳統節日定為法定節假日,有利于弘揚和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提高全球華人的文化凝聚力。
我國現行法定節假日為11天。根據2013年《國務院關于修改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44號),全體公民的節假日如下:元旦,放假1天(1月1日);春節,放假3天(正月初一、二、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節那天);勞動節,放假1天(五一);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節那天);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節那天);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部分公民節假日、紀念日:婦女節(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 青年節(5月4日),14歲以上的青少年放假半天;兒童節(6月1日),14歲以下的少年兒童放假一天;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8月1日),現役軍人放假半天。
少數民族的節日,由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當地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確定放假的時間。
其余“二七紀念日”、“五卅紀念日”、“七七抗日戰爭紀念日”、“九三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九·一八紀念日”、“教師節”、“護士節”、“記者節”、“植樹節”等節日、紀念日不放假。
全體公民的節假日恰逢周六、周日的,應當在工作日補休;部分公民的節假日恰逢周六、周日的,不再補休。
3.年假標準。
帶薪年休假是勞動者連續工作滿一年后,每年享有的一定時間的連續休息期,在此期間,保留原職務和工資。
勞動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
2007年,國務院頒布《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國務院令第514號),明確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的職工,連續工作滿一年的,享受帶薪年休假。職工連續工作滿一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享受年休假5天;連續工作滿十年以上二十年的,享受年休假10天;連續工作滿二十年的,享受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不計算在年休假之內。
2008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和《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頒布實施。
至此,適用于各類用人單位的帶薪年休假制度已經全面建立,帶薪年休假制度的推行,使員工得到了更好的休息,有利于勞動者的身體健康,也有利于勞動者在充分休息之后,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產工作中。
4.探親假標準。
1981年,國務院發布《職工探親待遇條例》,規定了國家機關、人民團體和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探親假的標準。
按照規定,員工工作滿一年,不與配偶同住,又不能在法定節假日團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的休假福利(每年一次,休假30天);不與父親或母親同住,又不能在法定節假日團聚的,可以享受探望父母的休假福利(未婚員工每年一次,休假20天;已婚員工每四年一次年休假國家規定,休假20天)。同時,單位應根據需要給予探望假。探親假包括法定節假日和法定節假日。
5.婚喪假標準。
根據1980年《國家勞動局、財政部關于國有企業職工婚喪假、旅游假問題的通知》,職工結婚或直系親屬(父母、配偶、子女)死亡,單位可根據具體情況酌情給予1—3天的婚喪假。另外,還可根據路程遠近給予旅游假。
導演 | 曹玉海
制片人 | 張平、王正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