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選擇對高考成績、專業申請乃至未來就業都有很大的影響。那么,新高考科目選擇應該考慮哪些因素呢?
本期小編就給大家講解2024年高考新科目選拔政策,一起來看看吧!滿滿的實用信息網校頭條,記得收藏哦~
目錄
1.福建新高考模式
二、“大學專業”與“選修科目”的關系
三、12個選修科目組合分析
4.如何科學選題
01福建新高考模式
2018年,福建省開始實行高考改革,采用“3+1+2”選科模式。
大學入學考試科目及分數
“3”是指語文、數學、外語為高考統一科目,所有學生必須參加;
“1”為第一志愿,考生須在物理、歷史中選擇一門學科;
“2”代表選修科目,考生可從化學、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門科目中選擇2門。
“3+1+2”,語文、數學、英語為統一考試科目,每科150分,三科滿分為450分,原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
必修科目中物理或歷史為第一志愿,每科滿分為100分,原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
化學、生物、政治、地理四門科目中任意兩門為選修科目,每門科目滿分為100分,選修科目按原分數不計入總成績,評分后計入高考總成績。
從分數構成來看,語文、數學、英語三科占高考總成績的60%,是拉開差距的重點科目,可以說是重中之重;其次是物理/歷史,以原始分數計入總分。
將化學、生物、政治、地理四門科目進行評分后納入高考總分,將原來的0-100分的分數區間壓縮為30-100分的分數區間,分數的分化實際上減少了。
特別提醒:這四門科目將不會按照物理組合、歷史組合合并計分,而是以各科目考試總人數作為折算基數進行計分。
什么是成績分配?
同學們可能還不太理解“成績評分”這個概念,下面我們就來給大家解釋一下。
等級轉換計分方法
思政、地理、化學、生物四門科目原分值各為100分,折算后滿分仍為100分,計分起點為30分。
折算時,各科考生原成績將按從高到低分為A、B、C、D、E五個等級,各等級人數占比分別約為15%、35%、35%、13%和2%。
當各科目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時,將原A至E級考生成績按照預定比例及換算公式換算為100-86、85-71、70-56、55-41、40-30五個分數區間,得到該考生的分配分數,換算基數為實際參加該科目選修考試的考生人數。
具體等級比例及計分區間如下:
概括來說,分級計分制不以考生在試卷上的成績來計算分數,而是遵循“原始分數-百分比-成績-折算分數”的分級計分路徑。
其實績點是由有關主管部門自動分配的,大家在查詢高考成績時就會看到分配的分數,無需自行換算。
從評分體系中我們可以發現:
舊高考分數范圍為0~750分,新高考分數范圍為60~750分。也就是說,如果考生參加了高考所有科目考試,填寫了所有個人信息,并交了一張白卷,他仍然可以得到60分。
那么扁平化之后,我們該如何選科?高校如何選拔考生?高考如何體現分化程度?我們接下來就來聊聊這些問題。
02 “大學專業”與“選修科目”的關系
科目的選擇與大學錄取專業設置、錄取要求密切相關。
1.選題指南帶來的新變化與策略
2021年教育部發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招生選修科目要求指南(普通版)》,2024年起實施。(含12個學科、92個專業類別、739個內設專業,不含2021年、2022年新增專業)
1.《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選修科目要求指南(通用版)》是《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選修科目要求指南(試行)》和《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選修科目要求指南(3+1+2模式)》的集成優化。
2.適用范圍:全國采用3+3或3+1+2(普及版)新高考制度省份考生均可使用。
3.實施高校:部屬各高校、部省共建高校。
全國所有高水平大學,這意味著考生如果在選擇科目時不參考該指南,將無法在高考中被清華、北大等高水平大學錄取。
4、總版政策更加精簡,大學專業選修科目限制增加,其他政策基本不變。
知名大學在大部分理工學、農學、醫科專業都要求學生同時修讀物理和化學,提高了化學在理科中的相對地位。
數據解釋
《指南》列出了高校92個學科專業,其中包括:
65個學科要求物理為必修科目2024年福建高考分數線,占70.65%;
56個學科需要化學,占60.87%;
要求選修物理和化學的學科有55個,占比59.78%;要求同時選修物理和化學的專業有55個,分布在理、工、農、醫四大學科門類的61個學科和專業中,占比90.16%。
739 個專業中,439 個專業有必修選修科目要求,300 個專業沒有明確選修科目要求。439 個專業中,397 個專業有物理選修科目要求。397 個專業中,356 個專業有物理+化學作為必修選修科目要求。
簡而言之:如果你想讀理工農醫相關專業,基本就繞不開物理和化學。相比以往的選課要求,物理和化學的權重大大提升。
(二)來閩招生高校選擇專業要求
按照《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選修科目要求指南(通用版)》要求,各高校整理了2024年計劃在閩招生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選修科目要求,供2021年秋季入學普通高中新生和2024年計劃參加福建省高考的考生參考。
數據解釋
按照《2024年計劃在閩招生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選修科目要求》,2024年福建省新高考34350個本科專業(類別)中:
偏好科目:要求“只選物理”的專業數量是要求“只選歷史”的專業數量的 34 倍。
選修科目:要求“必修化學”的專業數量最多,要求“必修政治”的專業數量次之,要求“必修生物”的專業數量最少,僅有218個。覆蓋率越高,考生可選擇的院校和專業就越多。
我們統計了各個學科組合的覆蓋率,覆蓋率越高,可選擇的院校和專業越多。
物理作為第一志愿的組合可選專業數量遠遠多于歷史作為第一志愿的組合,物理作為第一志愿的組合覆蓋率在50%-96%之間,而歷史作為第一志愿的組合覆蓋率在45%-46%之間,兩者差距巨大。
化學作為第二選修科目的組合可選專業更多,物理作為第一選修科目、化學作為第二選修科目的組合覆蓋率達90%以上2024年福建高考分數線,遠高于不包含化學的組合。
總體來看,覆蓋率最高的學科組合為物理、化學、生物,達到96.63%;歷史、化學、生物的覆蓋率最低,為45.92%。
與2021年福建新高考選科要求相比,2024年版選科要求有哪些變化?
01 物理專業考生有更廣泛的專業選擇
2021年福建省高考選科要求中,物理專業可供報考人數僅為12538人,但2024年這一數字增長至17886人,增加了5348人。相反,歷史專業人數則從2021年的753人減少到518人。
02 理工農醫專業大多“捆綁”
最新的學科選擇要求強化了相關專業的高中學科基礎要求,根據專業人才培養要求,大部分高校“理工農醫”專業都要求物理、化學為必修科目,化學地位明顯提升。
03 12門選修科目組合分析
小編整理了新高考“3+1+2”12個選修科目組合的特點及優缺點,供大家參考:
04 如何科學選題?
大家在選科的時候,要多做自我分析,仔細閱讀教育部、省考試主管部門發布的選科、報名等相關文件。
1. 選擇科目應該考慮哪些方面?
1.個人因素(自身的學科興趣、學科優勢、專業傾向)
2. 家庭與學校因素(家庭職業背景、學校學科優勢、學校整體安排)
3.客觀因素(選修專業廣度、考生整體水平、往年招生計劃)
2. 選題的原則是什么?
1. 從最終目標出發
根據你未來的職業規劃,設定你大學的專業目標,然后根據你專業的選科要求逆向做出選科決定。
2. 腳踏實地
物理代表科學思維:空間想象力強,計算能力強,數學基礎好,邏輯思維強;
歷史代表著文科思維:有較強的辯證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喜歡讀書,知識面廣。
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物理學是自然科學專業的基礎學科,歷史學是人文社會科學專業的基礎學科,高中階段學習物理學或歷史學是大學階段學習自然科學專業或人文社會科學專業等交叉學科專業的重要基礎,因此將這兩門學科作為限選科目,有利于考生為大學階段的專業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也有利于高校培養相關專業的學生。
3. 兩者該如何選擇?
福建省考試形勢分析
1、物理專業學生本科錄取率高于歷史專業學生。從2022年高考數據可以看出,物理專業本科錄取率為72.02%,歷史專業本科錄取率為54.59%。物理專業本科錄取率遠高于歷史專業。
2、同級大學歷史、物理專業錄取分數線呈現如下規律:
如果成績達到600分及以上,歷史專業學生進入中上等985/211大學的幾率比物理專業學生更大;
對于580到570分之間的學生,歷史組和物理組的差距會逐漸縮小,難度也差不多。
從580-570分開始,物理組要求的分數線開始逐漸低于歷史組,與專升本線的差距在20分左右,與本科線的差距在40分左右。
結論:文科生在申請985/211名校方面比理科生更有優勢。
結合福建省近年來的考試情況,第一志愿科目的選擇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
(一)學生學科能力
當學生在歷史方面有絕對優勢時,歷史是首選;當物理太弱時,選擇歷史。其他情況下,選擇物理。
(二)大學專業選修科目要求
如果學生對以后的專業有偏好和想法,且專業要求與物理和歷史掛鉤,如果專業只要求歷史,就選擇歷史;如果只要求物理,就選擇物理;如果物理和歷史都可以,建議選擇物理。
如果學生不確定自己喜歡什么專業,建議選擇物理。
(三)學生表現
該學生是文科生,高考成績預計超過600分,如果想考上重點大學,可以選擇歷史專業。
4. 四個中如何選兩個?
在選擇選修科目時,可以遵循高分原則:滿足高校的選修科目要求、及早做好職業規劃、了解專業。
(1)選擇你擅長的領域;
(2)選擇一個弱的對手;
(三)學校的優勢學科;
(4)選擇一些你不討厭的東西。
5. 關于選題的誤解
01是否要選擇專業覆蓋率高的學科組合?
A:我們只會被錄取一個專業。選科的時候可以參考專業覆蓋率,但不要把它作為選科的唯一標準。更正確的概念應該是我選擇的科目組合能讓我學到我想學的專業。
02學生是否應該選擇高一考試成績最好的科目?
回答:你不能僅根據高中一年級的成績來決定選修科目。
① 設立等級,按名次確定分數;
②高二的學科學習會和高一有所不同,更看重學科潛力;
③考慮結果和所花費的時間的關系。
選題經驗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