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夏至什么時候到來?
夏至
2023年夏至是農歷五月初四,6月21日22時57分37秒,星期三。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歷6月21日或22日,太陽到達黃經90度時為夏至。此時,太陽直射點到達一年中最北點,幾乎直達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時間最長。
夏至有哪些習俗?
祖先崇拜
夏至是麥收的時節,自古人們在此時歡慶豐收、祭祀祖先,祈求消災解厄、五谷豐登。因此,夏至被列入古代祭祀神的儀式之中。如今,有些地方仍在夏至前后舉行盛大的“夏麥”活動,這是古代“夏祭”活動的遺跡。
暑假
夏至這天,婦女們會互相贈送折扇、化妝品等禮物。扇子用來制造風,化妝品用來散去身體發熱產生的濁氣,防止痱子。古時,王室在夏至后,會拿出“冬藏夏用”的冰塊來“消暑”。這種做法從周朝一直延續到歷代,并逐漸形成一種制度。
冬至餛飩和夏至面
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冬至吃餛飩,夏至吃面條”的說法,還有“夏至吃面條,白晝短了一線”的說法。南方的面條品種繁多,有陽春面、干湯面、肉絲面、三鮮面、過橋面、麻油涼面等網校哪個好,北方則有鹵面、炸醬面等。因為夏至時新麥已經到來,所以夏至吃面條也意味著嘗試新的東西。
健康知識:
夏至健康
1.適當鍛煉
運動時間以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為佳,運動地點可選擇空氣清新的地方,如河道、湖泊、公園、庭院等,散步、太極拳、廣播體操等為佳,避免劇烈運動。
2. 外出時做好防曬措施
此季節,民眾應避免在強烈陽光下暴曬,外出時應做好防曬措施,如打傘、戴遮陽帽、涂抹防曬霜等,隨身攜帶仁丹、藿香正氣水、柿蒂水、清涼油等。此外,在服裝顏色方面今年冬至時間幾點到幾點今年冬至時間幾點到幾點,最好穿紅色的衣服,因為紅色衣服能吸收陽光中大量的紫外線,從而保護皮膚,防止皮膚老化,甚至防止癌癥。
3.保持涼爽
這多指衣著和居住環境。夏天不要穿太厚的衣服,很多年輕人喜歡穿牛仔服裝,但牛仔服裝并不適合夏天。衣服顏色盡量淺一些,這樣吸熱少一些。衣服盡量選擇棉麻類的,易吸汗、透氣。室內要涼爽,早晚室內溫度低,要打開門窗通風,中午室外溫度高于室內,要關閉門窗、拉上窗簾。涼爽的環境會讓人心平氣和,安心。
4. 晚睡早起,小憩一會兒
此期間,民眾應順應陽旺陰弱的自然變化,應晚睡早起,年老體弱者則應早睡早起,盡量保持每天7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從此日開始,必須午睡。夏至陰生,中醫理論認為午睡以陽養陰,午睡以陰養陽,只要能閉目養神片刻,就能達到很好的滋陰效果。
5.休息并調節心態
中醫五行理論認為,夏季為養心時節。養心專家認為,夏季天氣炎熱,調息靜心更為適宜,應“心常如冰雪”,即“心靜則涼”。聽舒緩的音樂是調息的好方法。音樂中的音符也包含陰陽五行元素。與快節奏的音樂能增強人體陽氣、讓人興奮的效果相反,舒緩的音樂有助于減緩呼吸,讓心臟得到休息。
6.洗個溫水澡
每天洗溫水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它不僅可以洗去汗水和污垢,使皮膚清潔涼爽,解暑防病,而且還可以起到鍛煉身體的目的。這是因為溫水澡的水壓和機械按摩作用,可以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擴張體表血管,加快血液循環,改善皮膚和組織的營養,降低肌肉緊張度,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抵抗力。
7. 晚上避免睡在涼爽的地方
晚上睡覺時不要整夜開空調,這種習慣很容易導致感冒、面癱、關節痛、腹痛腹瀉等,對身體的危害很大。孩子睡著后更不要扇扇子降溫,否則容易發生手腳抽搐、牙關緊閉、風濕等疾病。人們往往不知道其中的危害,愛得越深,危害越大。有句諺語說“避風如避箭,避淫如避亂,衣服隨時增減,下午三點后少吃”,都可以理解為夏季養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