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聽到或看到別人彈奏優(yōu)美的古箏曲時,
大多數人都會有學習古箏的沖動和熱情。
孩子們也不例外。
然后,
在“我也要學古箏,彈奏美妙的音樂”美好愿望的指引下,
很多年輕的古箏學生已經開始跟老師正式學習古箏了!
簡潔優(yōu)雅
柔和的語調
但我們很快就會發(fā)現,當短暫的熱情過去后,當孩子們每節(jié)課都收到老師布置的練習作業(yè)時,當孩子們一遍又一遍地重復同樣的指法,與自己與生俱來的手指習慣“斗爭”時,他們的熱情還能維持下去嗎?
這時候孩子很有可能會說:“媽媽,我不想彈古箏了后悔讓女兒學古箏,我不想學古箏了,我不想去上課了。”這時候家長看著孩子那哀求的眼神,心里不免有些無助,家長是真的有難了。
當孩子說:“我不喜歡彈鋼琴了,我不想再彈了”,這或許是他的真實感受,他現在的處境,都有原因,沒什么可責怪的。我們可以先接受它,而不是去責怪它,然后冷靜地想一些辦法去改變它。
面對這種情況,很多家長要么放棄讓孩子學習古箏,要么用強硬的手段強迫孩子繼續(xù)學習。但這真的是個好主意嗎?
俞敏洪先生曾經發(fā)表過一篇文章,叫《育兒指南》。
他在文中分享了女兒的成長故事。
俞敏洪先生的女兒從小學習鋼琴,也遇到過上述情況。有一天,女兒突然對他說:“爸爸,我不想學了,我對鋼琴沒興趣了。”俞敏洪先生是如何應對的呢?
當女兒表示不想繼續(xù)學鋼琴時,俞敏洪也沒有直接反對,并表示是否繼續(xù)彈鋼琴,由女兒自己決定。
但他沒有讓女兒放棄鋼琴課,一周后,他帶著女兒去聽了一場音樂會。
音樂會結束后,俞敏洪對女兒說:“寶貝,你鋼琴彈得那么好,不繼續(xù)學下去,真的太可惜了。你學了這么多年,受了這么多苦,現在就把它扔掉,我為你所有的努力感到惋惜。等你上了高中、大學,有同學聚會,同學們唱歌,如果你能彈鋼琴給他們伴奏,大家都會覺得你很了不起吧?還有,我讓你學鋼琴,就是希望你將來能有個伴后悔讓女兒學古箏,你知道嗎?長大以后,每個人都會有很多次感到孤獨,如果那時候我和你媽媽都不在你身邊,有音樂陪伴,你就不會感到孤獨,因為你可以和別人傾訴。”
后來俞敏洪發(fā)現,當他們不再強迫女兒彈鋼琴時,女兒開始自己練習。如今,女兒的鋼琴彈得越來越好,甚至逐漸對其他樂器產生了興趣。
“你可以不成功,但你不能不成長。”
孩子不能缺少兩樣東西,第一是對生活的熱愛,不管在學校的表現如何,哪怕不上大學,只讀中專、大專,也要對生活充滿熱愛,熱愛生活;第二是與人合作、分享的能力。
人類是社會性動物,需要彼此付出、傳遞溫暖,這是孩子應該自覺承擔的能力和責任。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與教誨。在孩子學鋼琴這件事情上,家長是一定要參與進來的,特別是在鋼琴小朋友還沒有一定的自主意識的情況下,如果只注重技術練習,忽視了對孩子音樂審美感的培養(yǎng),枯燥地練習,很容易扼殺孩子學鋼琴的興趣。
古箏教學不僅僅是傳授演奏技巧,還包含音樂心理、美學和哲學等,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
就像俞敏洪的引導,當女兒不想學鋼琴的時候,他選擇帶她去聽音樂會,用心理溝通打開她的心扉,讓她明白父母更希望她學鋼琴是為了自己。
對于這一代的孩子來說,他們的成功必須建立在快樂的基礎上,否則,在未來世界經濟一體化、文化交流的背景下,競爭會越來越激烈,沒有快樂作為基礎,他們走不遠。孩子學鋼琴也是如此,無論學古箏還是其他樂器,成長比成功更重要。家長要引導孩子充分發(fā)揮潛能,快樂地生活、??快樂地練習,做最好的自己。
文章的最后,波爾總結了鋼琴學生家長經常遇到的幾個問題。
?聽說學古箏時間長了會枯燥乏味,怎樣才能讓孩子堅持下去?
?首先父母一定要喜歡古箏。大部分孩子學古箏沒有堅持下來,都是父母放棄的。孩子畢竟是孩子,作為父母,一定要為了孩子堅持下去。感染她,讓她知道父母有多在乎她學習古箏,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和激勵她。
?家里沒人懂音樂,孩子不喜歡練琴,但是喜歡老師,上課積極性很高,要不要繼續(xù)學?孩子8歲了。
?很多古箏名家的父母都不是專業(yè)的音樂家。應該說,大多數古箏孩子的父母都不是古箏演奏者或音樂家網校頭條,所以父母要相信老師,特別是教孩子的老師。父母常常會因為自己的錯誤判斷而影響孩子學習古箏的時機,甚至毀掉孩子的天賦。所以要聽老師的建議。
?作為彈鋼琴孩子的家長,我們應該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
? 培養(yǎng)和領導很重要。建議家長參與并表現出真正的興趣,這樣孩子就不再孤單地面對未知。和他們一起聽音樂,讓他們覺得你也在享受。先享受自己,就像大鳥喂小鳥一樣。他們需要看到學習是如此有趣和美麗。
?在成為一名專業(yè)古箏演奏者的道路上,什么可以讓你堅持下去?
?父母的堅持很重要,它直接為孩子樹立了一個永恒的夢想,有了父母的榜樣,孩子才會有信心在音樂的道路上堅持走下去,無論成功還是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