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作為華南地區經濟最發達的省份,教育實力一直名列前茅。
就在近日,權威機構CNUR發布的2024年中國大學排行榜,呈現了廣東省38所大學的最新表現。
讓我們仔細看看這些百年名校、傳統小鎮、后起之秀等的實力是否與其名聲相符!
傳統中山大學繼續領跑
中山大學作為廣東第一大學,在廣東大學排名中再次位列第一,在全國大學排名中位列第14位,當之無愧。
這所由孫中山先生親手創辦的百年名校,始終秉承“育、問、思、辨、行”的校訓。 聘請了一批批國內外知名學者,師資力量十分雄厚。
如今,中大吸引了20多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在文理、醫學、管理等領域實力一流。
不僅如此,中大還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地處珠江之濱,附近高新技術產業發達,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實習和就業渠道。
因此,中大學生的就業率一直很高。
再加上歷年來持續慷慨的財政注入,2023年預算將達到159億元,在國內高校中排名第五。 擁有堅實的發展基礎網校頭條,實力將持續領跑。
中國工人的地位不可動搖
繼中山大學之后,廣東另一所985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化工學院作為我國四大工科院校之一,師資力量雄厚,工科專業特色鮮明。
環境科學與工程、建筑學、管理科學等多個領域在全國名列前茅。
另外,師生比例較高,師資充足,為每個學生提供了充分的科研和實踐條件。
從就業數據來看,機械、材料、信息、電力等傳統行業的HUC學生就業情況極為突出,是校園供應商的首選。
非常適合對相應專業有較高要求的學生。
當然,除了工科之外,HCG在金融等跨學科學科的發展趨勢近年來也極為可觀。
南方科技大學進步神速,深圳大學進步驕人。
此次榜單可以說是南方科技大學的閃亮時刻。
這所成立僅10余年的年輕大學,一舉超越廣東大學、暨南大學等老牌211所大學,位列榜單第三位,成為廣東高等教育界最大的黑馬。
南方科技大學辦學時間雖短,但始終堅持非傳統的教學理念,吸納國內外一流大學的教學模式。
其師資力量同樣雄厚,吸引了眾多海外學者加盟。 采用全英文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
特別是在基礎科學和前沿科技領域廣東大學排行榜2024官方排名,南方科技大學始終走在前列。
可以說,他是廣東高校領域的后起之秀廣東大學排行榜2024官方排名,前景無限。
繼南方科技大學之后的深圳大學雖然算不上傳統意義上的名校,但近年來發展迅速。
深圳大學就業質量極高,是全國就業質量最好的大學之一。
而且,它立足于創新之都深圳,與無數科技公司和初創企業有著密切的合作。 學生入學之初就能感受到濃厚的創業和科研氛圍。
暨南大學今年排名大幅下滑,華東師范大學則繼續保持穩定
與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大學等后起之秀相比,一些老牌大學的表現有些差強人意。
比如廣東排名第一的暨南大學,雖然在師資隊伍、學科設置等方面一向實力雄厚,但今年卻意外跌出了榜單前三名,僅排名第四廣東的大學。
濟南在金融、新聞、醫藥、生物科學等領域一直具有很大優勢,一直是很多學子向往的目的地。
但近年來可能在教育投入和科研實力方面落后,導致排名下降。
然而,暨南大學校園位于廣州、深圳和佛山。 區位優勢不容忽視,發展前景依然廣闊。
華南師范大學作為廣東另一所211大學,位列前十,綜合實力穩定。
特別是作為一所師范大學,在教育學、心理學等特色學科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華東師范大學的學院教育質量一直很高,畢業生獲得巨大紅利。
如果將來想從事教育行業,華東師范大學在廣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此外,排名后面的廣東工業大學、南方醫科大學、華農大學等高校也都是廣東高等教育領域的佼佼者。
無論是在工程技術、醫學,還是農林生物領域,這些院校都占據領先地位,教育質量有口皆碑。
但與985、211的資源優勢相比,它們在整體排名和知名度上都或多或少地遜色。
因此,如果放眼廣東省各高校,不僅有實力雄厚的“鯨魚”,也有冉冉升起的“黑馬”,可供選擇的范圍相當廣闊。
在決定選擇哪所學校時,考生需要綜合考慮自己的意愿、條件和發展規劃,做出正確的選擇,這樣才不會后悔。
總體來看,廣東大學生態系統繁榮,良性競爭使得行業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傳統名校保持實力,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大學等后起之秀也不斷涌現。 學術強省之名當之無愧。
以下附2024年ABC中文大學排名(廣東)